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為何動用上百萬的兵力?又為何會失敗?

亙古懷念說史


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隋王朝對高句麗進行了三次戰爭。第一次出征隋軍超過130萬人,第二次出兵至少60萬,第三次也近乎100萬。這些還僅僅是軍隊,數量更多的民夫還未算入。然而,這三次戰爭都以隋軍失敗而告終。兵力超過高句麗十倍,隋王朝為何還會失敗呢?其實,此戰是非戰之敗,東征高句麗是楊廣實施的一場“政治戰”。

隋煬帝楊廣的目的是“去胡留漢”,經過三百年的南北朝對峙,漢人大多遷居在南方,北方則以胡人為主,雖然胡人逐漸漢化,然而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僅僅只是這樣,楊廣也不會這麼著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關隴集團”,它操作北方政權二百年,隋朝的建立也是得益於它的支持。

◆公元604年,楊堅病重住進了仁壽宮,太子楊廣同百官進入病侍。同年8月13日,楊堅病逝,而在前一日,楊堅迴光返照,召太子楊廣述話,沒想到成為最後遺言。

▲隋文帝楊堅

◆內容如下:永嘉之亂以來,南朝北朝更迭紛紛,終無一朝善始壽終,原以為魏能長久,但僅百年又被北周所代,昔日孝文帝也思改革,卻誤入歧途,以致門閥之風再起,宇文泰建關隴門閥,得以最終立國,可它還是毀於門閥之手,天下毒瘤,某過於門閥,門閥之毒又莫過於關隴,朕執政二十年,始終奈何不了他們,關隴門閥是我大隋心腹首患,謹記!

◆大隋大隋心患之二是北齊舊地,胡漢混雜,大多是六鎮子孫,彪悍不服教化,一遇風雨便要起兵,切記寬以善待,不要給他們起兵的藉口。心患之三是草原北胡,一旦草原寒冷,北胡必然南下,儘管啟民突厥被我扶持,但胡人多變,不可輕信,必須剛柔並舉,長孫晟和裴矩是治胡良臣,可重用之。

▲隋煬帝楊廣劇照

◆朕思秦之短暫,又思漢之四百年,感觸良多。秦以法治國,強暴而不施仁義,以致天下大亂,漢初以老莊無為而治,後武帝尊儒得以中興,最終實現長治久安。你要切記,法以治人,儒以治心,這是漢法治國之道,是我大隋長治久安之本,朕治如初漢,已使國富民強,希望你能成為漢之武帝,實現大隋中興,完成朕未盡之事業,驅除北胡,恢復漢統。

▲隋三次進攻高句麗路線圖

隋王朝有兩大心腹之患,第一是關隴集團,它隨時可以傾覆隋王朝的統治;第二是北方的遊牧民族。當時朝堂的官員,一半以上屬於關隴集團,軍隊的70%是由關隴貴族所控制。因此,楊廣發動了這次戰役,所選的軍隊和民夫幾乎都是北方人,就是為了消耗北方人口。之後讓南方漢人北遷,達到漢化的目的。只是這場豪賭,楊廣失敗了。


參考文獻:

1.《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2.《隋書·帝紀第三》


魚羊讀史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說起。第一,高句麗的崛起。第二,隋煬帝為什麼冒著亡國的危險,也要三徵高句麗?第三,失敗的原因。

高句麗的崛起

茫茫的大興安嶺,巍峨的長白山,奔騰的西拉木倫河、遼河、松花江,孕育了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在白山黑水之間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一、高句麗立國

高句麗源於遼東半島的古“貘”族,而古“貘”族來源於古東夷人沿渤海灣北擴。“穢北貘南”穢又稱濊,先秦時候穢的分佈地在松嫩平原。貘分佈在遼東半島千山山脈的山地。高句麗統一穢貘,建立了強盛一時的高句麗王國。

高句麗王國從漢至唐,國祚700餘年,區域遍佈於鴨綠江兩岸及朝鮮半島北部。曾一度成為中原王朝,遼東方向重要的威脅。

高句麗這個族群在西周初年,就有記載:

皆朝鮮、濊貉、句驪蠻夷。

《漢書·地理志》

而高句麗族群活動的區域,就在今渾江流域和鴨綠江中游的遼寧省桓仁,與吉林省集安一帶。

二、高句麗崛起

公元前37年高句麗建國,當時這一政權並非獨立興起的國家。而是在西漢時期,受封於中原王朝的一個藩屬國。高句麗表面上看臣服於中原王朝,但實際上對中原王朝的態度卻始終搖擺不定。

而且高句麗曾經佔據了東北大片的領土,大有和中原王朝爭奪東亞霸主的雄心。事實上,在漢武帝時代,朝鮮北部的確曾是大漢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朝在此地建立了四個郡,“南朝鮮”才是“朝鮮人”的傳統地盤。

高句麗之初屬漢朝,朝鮮四郡之一的“玄菟郡”直接管理。自東漢末年至隋朝中原政權,頻繁更迭,為了更好的鞏固統治,歷代中原政權都縮小了控制範圍。

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中央政府對邊境地區的控制減弱。高句麗趁中原王朝無暇東顧,逐漸崛起不斷蠶食“朝鮮四郡”。

匈奴人經過西東兩漢的嚴重打擊下,慢慢地開始退出歷史。鮮卑族趁勢悄悄崛起,而蟄伏在漢朝的高句麗人開始初露鋒芒。

公元313年西晉滅亡的前夕,高句麗徹底吞併了“朝鮮四郡”的所有領土。中原王朝對朝鮮半島長達數世紀的管制結束。

可以說,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遼東及東北亞的主人已經不屬於中原王朝的了,它的歸屬權換到高句麗王國手中。

隋朝時期的高句麗,不斷擴充疆土並挑唆隋鄰國對隋挑起戰爭。此時高句麗就有獨霸東亞的野心。

隋煬帝為什麼冒著亡國的危險,也要三徵高句麗?

公元6、7世紀開始,高句麗從一個地區小國,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具備了與隋爭鋒東亞霸權的潛力。

隋文帝年間,高句麗國王就率領各族聯軍,對隋朝邊境進行侵犯。隋文帝發兵30萬對其進行反擊,因種種原因兵敗。

雖然最終高句麗國王選擇撤軍,拱手稱臣,但高句麗稱霸東北的野心沒有泯滅。隋煬帝繼位之後,因其勵精圖治,國力日漸強盛。

周邊各國都紛紛朝拜隋王朝,就連西北地區的突厥也俯首稱臣。放眼天下,只有東北地區的高句麗不但不肯臣服,還派遣使者與突厥勾結,嚴重威脅到隋朝的安全。

從政治方面來說,為了穩定家邦,平定邊患。同時也為了實現帝國統一大業,征討高句麗也就成為,收復固有領土的必然戰爭。

隋煬帝三次征伐高句麗,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一、戰略、戰術的失誤

第一次隋煬帝戰略決策失誤

當時由於大隋朝國力強盛,隋煬帝親率100萬大軍,御駕親征討伐高句麗。

隋朝大軍所到之處,高句麗各城就聞風喪膽,紛紛舉城投降,這便使得隋軍陷入了盲目樂觀的狀態。

可是,待高句麗集結軍隊集結,組織起有效反擊時。隋朝大軍就顯現出了驕兵必敗的本色,隋軍兵潰千里。

如果不是隋煬帝戰略上的失誤,戰術上的藐視敵軍的話,那麼此一戰就能給高句麗一個致命的打擊,以大震國威。

第二次隋煬帝因掣肘各部,將軍們不能自由發揮各自的軍事才能,因而錯過了作戰時機

隋煬帝本來應該總結前次戰敗的經驗教訓,更正前次失敗的錯誤。不料想,這次他又因好大喜功,居然把各國和各部酋長都邀請來觀戰,意圖以一戰戰勝高句麗,抖抖雄威,震懾其他各國。

然,雖說隋軍中有許多精熟兵法的名將,但是,因隋煬帝的處處掣肘,將領們的軍事才能,無法得到正常的發揮,軍隊的行動也受到了許多限制,因而失去了擊敗敵軍的最佳時機。結果隋軍又一次大敗。

第三次因內亂而被迫撤軍

隋煬帝終於吸收了前兩次教訓。大戰之初,打得還有模有樣,隋朝大軍也取得了不小的戰績。

可是內亂又來了,隋朝勳貴楊玄感起兵造反了,隋煬帝為了鎮壓叛亂,他又得下令大軍撤回平叛。就這樣征伐高句麗的戰爭,在即將勝利之時無功而返。

二、政治原因

自西晉永嘉之亂後,中原王朝開始混亂。到了南北朝頻繁更選政權,在這種情況下,北魏魏孝文帝為了擴大和鞏固政權,對軍事進行了改革“府兵”制,而這樣卻助長了門閥之風。

中原數百年的分裂,主要原因也是因為門閥。隋朝的建立,就是依靠關隴門閥成功的。所以隋朝兩代君主深深懂得門閥的危害。

特別是關隴門閥手中的“府兵”,對新建立還在混亂中的隋王朝威脅更大。所以隋煬帝也想借助戰爭,來削弱門閥“府兵”,以鞏固自己的王朝。

隋煬帝第一次出征前,就將國庫軍糧轉移到了江都,從他的這一軍事準備行動來看,他的目的是想削弱門閥,而這又間接地造成第一次征伐高句麗失敗。

之後他又不顧損失,仍然發動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征伐戰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他並不在乎戰爭損失,他只是想削弱門閥貴族手中的“府兵”,從而達到控制門閥的政治目的。

總而言之,隋煬帝為了政治利益,而忽略了人民的利益,進而動搖了國家根其。他不懂得政治應該是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

隋煬帝動用百萬大軍,三次征伐高句麗戰敗。有其主觀原因,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

他給我們的啟示是,人民才是國家根本,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吳百蘭


高句麗在隋唐時期存在感極強,從隋文帝到唐高宗大約70餘年的時間內,中原王朝與高句麗戰爭不斷,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隋煬大帝三徵高句麗了,因為這場戰爭直接導致了強大的隋帝國滅亡。

那麼為何隋煬帝要動用百萬之眾去征討高句麗呢?因為他想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高句麗這個刺頭。因為高句麗確實討厭。

1、高句麗在朝鮮半島做大,當時的朝鮮半島處於三國時期,其南部有新羅和百濟兩個國家。當時百濟的背後是日本,新羅的背後就是隋朝。而高句麗一直想消滅這兩個國家,經常對最弱的新羅發動戰爭,這樣隋朝就必須出手。

2、高句麗小動作多,隋文帝時期,就曾經發生過高句麗聯合靺鞨進犯隋朝邊疆這樣的事情;另外,高句麗還與突厥暗通款曲,這令隋朝很不爽,它的小動作影響了隋朝對東亞的控制,所以必須整治這個國家。

那麼又為何,隋煬帝興師動眾的卻最終失敗呢?

1、高句麗路途遙遠。以那個時候的交通,要繞過整個渤海灣才能夠進入高句麗的疆域內,而且當時由遼東通往內地的道路,開發程度相當低,沿途的人口也比較稀少,能夠獲得的補給相當有限。對於中原軍隊來說,這種遠征可以說困難重重。

2、糧草以及運輸的問題。隋煬帝第一次伐高句麗的時候,他竟然一口氣出動兵力113萬,而且還“饋運者倍之”,也就是說,輸送糧草的民工的數量還兩倍于軍隊。換句話說,一支300多萬人的龐大隊伍,就這樣上了前線了。這裡邊有個問題,高句麗地勢狹窄,山地眾多,根本無法展開100多萬的兵力。

這200多萬的民夫不僅帶著糧食,還需要龐大的牛、馬、車來運輸,這對中原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打擊,而且這些人也要吃飯啊,到了前線的軍糧很可能就不夠用了,這仗還怎麼打?

後世,李世民及李治時期,就吸取了這個教訓,他們對高句麗的戰爭不再發動大規模的軍隊,這樣後勤補給不那麼吃力,軍事作戰也更靈活,一般帶個十萬左右就夠了,正是在多次的打擊之下,高句麗在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被唐軍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