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像陈念那么幸运,有小北这样的保护神

这几天脑海里一直都是电影《少年的你》,电影既让人沉重,也让人感动,同时让人思考。

陈念被欺凌时,母亲在外躲债,长期不在家,无法给予及时的保护,无奈之下,最后只好求助于混混小北。

小北外表看起来痞痞坏坏的,经常打架斗殴,但内心却十分善良,为人仗义,最后甘愿牺牲自己的前途来保护陈念。看到陈念和小北用少年的善良彼此取暖、互相保护时,让人唏嘘感慨。尤其是电影最后,小北依然默默地走在陈念背后守护着她时,让人看到充满阳光的未来。

然而故事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真实生活中,当孩子受欺凌时,相信不大可能去寻找像小北这样一个保护者,所以保护孩子的责任还是落在家长身上。

不是每个人都像陈念那么幸运,有小北这样的保护神

告诉孩子什么是欺凌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让人特别纠心,就是陈念和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大家相互传着球,可是没有一个人把球传给陈念,她站在那里就像空气一样,那时候自己的心好像被什么揪了一下。

当球终于落到陈念面前,她把球发给同学时,同学竟然没有伸手去接,那一刻我感觉透心凉,这种无视的软暴力比肢体暴力更伤人。

欺凌不仅是身体上的欺凌,以强欺弱,比如推搡、吐口水、踢打等等,还有心理上的欺凌,比如嘲讽、辱骂、排挤、造谣等等。被忽视不是那么明显的校园欺凌,但也是校园欺凌的一种,而这种情况在学校里也是很普遍的。

据调查,孩子在学校被欺凌最常见的原因有外貌、身材以及家庭背景。同事说他读初中时,班上就有一位被欺凌的同学。而这位同学之所以被全班同学排挤、戏弄、殴打,仅仅是因为长得特别丑。

电影中的陈念虽然是学霸,在班上成绩非常优秀,但仍被班上同学冷暴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她有一位欠债躲债的母亲。父母处于底层的职业、生活环境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因此这类家庭背景的父母需要特别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动向,警觉校园欺凌的发生。

不是每个人都像陈念那么幸运,有小北这样的保护神

孩子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电影一开始就是高三学生胡小蝶跳楼自杀,陈念用校服盖住同学,以此保护死者最后的尊严。因为这样的举动,她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对象,也因此有了和胡小蝶一样的遭遇,她的凳子上也被泼上了红墨水。

相同的是,陈念和胡小蝶一样沉默,没有问这是谁干。不同的是,胡小蝶默默地坐了上去,让红墨水染红自己的裙子。而陈念却一直站在座椅旁边,用倔强挺直的身体,无声地质问班上每一个人,因此得到老师的注意,让老师替自己发声,提醒同学不要恶作剧。

常常有些孩子受到欺凌后,因为害怕或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不知道如何应对,尤其是性格软弱、比较内向的孩子,更加不太容易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第一步是学会发声。

当孩子受到欺凌时要及时说出来,可以大声表示反抗,如果制止同学无果,事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告诉家长,获得大人们的帮助和支持。后来陈念被魏莱当街欺负时,她第一时间想到打电话报警,这也是不错的保护办法。

对于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家长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强化。比如可以在家跟孩子进行模拟练习,训练如何发声、求救来保护自己;可以让孩子从小学习武术、跆拳道,学习防身之术,强健体魄,强大心智;可以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身上最重要的器官,尽可能降低伤害等等。

不是每个人都像陈念那么幸运,有小北这样的保护神

图片来源于《体育画报》

家长要做孩子最有力的保护者

当孩子出现了人身伤害被欺凌的情况时,作为父母必须要做出及时且正确的反应。为什么很多孩子被欺凌后,却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父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孩子不愿意说,二是孩子不敢说

高中阶段是孩子的心理“断奶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自尊心极强,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这是他们最想脱离父母的时候,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因而显得叛逆。所以当自己被欺凌时,有时会因为面子,不太愿意让父母知道,以免被父母小看。

孩子不告诉父母的第二个原因是孩子不敢说,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怕父母担心伤心,类似陈念,她被欺负后,在跟妈妈的通话中就隐瞒了事实。另一种是怕父母责骂。

有些父母日常习惯去比较、批评、嘲讽孩子,面对孩子的日常表现,惯用的语言就是,“你胆子太小了!”“你什么都不会,一点用都没有!”这样的语言往往会造成孩子较低的自我评价,缺乏自信。如果父母在得知孩子被欺凌后,不是及时给予安慰,而是抱怨和批评时,等于是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为了避免责备,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不说了。

不是每个人都像陈念那么幸运,有小北这样的保护神

因此,做为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第一时间表达自己出的情绪感受。不要一见面只会问孩子,“今天作业做完了吗?“而是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开心吗?跟同学玩什么了?”以此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当父母知道孩子欺凌后,要第一时间与学校联系,了解事情详细过程,在孩子受到严重伤害,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及时报警。

除了帮助孩子不被欺负外,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如何不欺负他人。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可,往往会做出一些趋同性的行为,例如跟着一起欺负他人,虽然有时他们觉得这只是好玩,但无形之中却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因而,父母要加强孩子的三观教育,帮助孩子明辩事非,认识远离品性恶劣的同学。如果孩子是被迫的,也需要第一时间发声,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得到多方的支持和保护。

不是每个人都像陈念那么幸运,有小北这样的保护神

孩子说,班上有很多同学想要去看这部电影。做为青春期的孩子,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但我希望父母能够陪同一起观看。看完电影之后,深层次地跟孩子去讨论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给予正确地引导。

孩子是父母的世界,父母才是孩子的保护神。做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孩子面临什么样的困难,父母永远会站在后面保护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