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铭经典 深耕临床

 自东汉张仲景以降,历史上伤寒学家、经方医家数不胜数,学术之争鸣可谓百花齐放,代代不衰。近日,笔者拜读张耕铭所著《伤寒耕读录》,受益匪浅。该书分为《伤寒耕读录一:理法方药,医海去芜存菁》《伤寒耕读录二:性命双修,医路霹雳精诚》(以下分别简称《耕读录一》《耕读录二》)两册,侧重点有所不同。现将其内容略述如下。

  医海去芜存菁

  《耕读录一》脱胎于作者在大学的历次讲座。就体例而言,不同于寻章摘句、考证考据、连篇累牍地解释条文。它是一本解析与答疑《伤寒论》疑难要点的书,其中许多文章都穿插了实时问答,直截了当而又简约灵动。书中列举条文,顺便回答相关疑难点或分享作者对该条文的思考与心得,再附以作者的临证医案,使这些临证疑难点与关键要素得以佐证。

  该书很多篇章也突出了中西医之间的见底对比,用六经辨证结合现代病理生理知识,剖析了很多危重症与疑难病的辨治与转归,给人以启发,带动读者更深入理解作者所构建的《伤寒论》理法体系。

  作者眼中的六经医学体系是一套独立的中医学体系:第一,《伤寒论》可以独立于《黄帝内经》而自成体系,六经系统并不能与《内经》论述的脏腑经络划等号;第二,《伤寒论》的六经系统拥有自己的一套成熟且成体系的认知人体的方法,在病生理转换、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转归判定方面一脉相连,临床中不可将其割裂或对立看待。作者认为“六经钤百病”,临证可以先判定疾病的六经归属,而后确定表里虚实寒热,继而精准地遣方用药。

  作者认为《伤寒论》之所以叫“论”而不叫“经”,原因有三:一者此书极有可能为仲景口述之书,乃平素临床举枚总结之结集;二者此书行文构架极为灵活,不当死读,而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仲景达成临床教学之互动;三者“论”乃总论、方法论之意,具有一定灵活性与整合性,后世中医人可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挥。

  另外,作者也认为六经并不是实质性的载体,而是古代病理生理学的集合产物,同时也是解决疾病的简化渠道。这一观点解答了一些《伤寒论》医学体系中关于六经辨证的问题。同时,作者也尝试将六经辨证体系从纷繁复杂的条文中提炼出来,以便于读者充分感受并理解支撑整个伤寒学术纲领的骨骼与精髓。

  以上便是作者治学于六经医学体系下的伤寒学术脉络,其溯源扎根于《伤寒论》理法,谙熟且汇通了中西医生理病理知识,从而实现各种疾病的调御。长期从事《金匮要略》教学与经方临证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王诗源对该书作者作出如下评价:“勤铭经典,深耕临床,耕铭可谓是当代中医经典思维的‘宝库’。”

  医路霹雳精诚

  《耕读录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记录并剖析了作者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重病、疑难病案例及相关联的《伤寒论》原文,但体例和语气较第一本已经开始出现转换;第二部分则包含了作者在读书临证之余对于“医、人、世、事”的沉思与体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作为一名青年中医是怎样看待世间生老病死的。毫无疑问,这样的心理素质与洞察能力源于作者较为深厚的学养,这似乎也是他著书写作的源头与动力。

  《耕读录二》的立意在于希望为读者的中医临床与生活带来些许启发,所引导的是一种哲学思维。作者在书中真诚地为我们刻画出他心目中的中医世界,或许看似并不一定有多么美好,但是却饱含深沉、质朴与敬意。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内心都会遇到很多不堪的事,更会身受病苦。只有学会转化,从中获得爱的力量,才会温和柔软地面对世间,实现疗愈与解脱的目的。对于医生而言更是如此,因为我们也同样肩负着与患者共悲欢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医,这也是一生必备的修行。可见该书作者的成就并非单单来自《伤寒论》,还在于他所经受的临证压力与动力,以及对于多种人文知识的广泛积累。

  笔者认为,少年强则中医强。像该书作者一样热情善良、有胆有识的青年中医是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医学之脊梁。当这一大批青年中医人真正归来时,才是中医真正复兴之时。

文源:中国中医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