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刘强东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是不是意味着东哥就要“出局”了?

首席剪辑官


首先来给个结论,卸任不代表放弃,东哥还是手握79%投票权,不要说“出局”了,应该说还是拥有极大的话语权的。


1、频频卸任是满满的求生欲?

4月2日,刘强东卸任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据天眼查数据不完全统计,这已是今年来刘强东卸任的第47家关联公司高管职位。但仍紧握79%投票权,很显然,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有足够的话语权的,只是调整了某些策略。

早在19年11月始,刘强东便陆续卸任京东旗下公司高管职务,逐渐退居幕后。对此,京东官方回应称:“这是很正常的管理动作”。

回顾整个19年,他的新闻少之又少,微博热搜上彷如绝迹。这跟他以往的“草根逆袭,夫妻恩爱”的人设不符,这里要提到的是造成这一切的源头:

2、根源最大嫌疑:18年美国“明州事件”

18年美国“明州事件”,个人微博在发出道歉后已停更。我们不对该事件做过多的评判,仅对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公关来分析一二。

不管是危机管理五度法则,还是企业CEO声誉管理,都是些令人窒息的操作,自乱阵脚,谎言连篇,最终被狠狠打脸,丧失的公信力是巨大且持久的。

因为,性丑闻事件一直都是对涉案个人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直接危害到涉案人的人格形象、价值观、声誉等,那段时间京东的股价波动可以说明一切。

如今的信任危机,都是当年高调恩爱挖的坑,本以为是个草根逆袭的王者,没想到是个没逃过男人都会犯的错的青铜。


3、好名声是企业最体面的服务

4月1日,滴滴创始人程维卸任一号专车运营主体——上海奇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且去年来已陆续卸任多家子公司管理层职务。

近年来,领导人卸任频发,阿里巴巴马云、顺丰控股王卫、复星集团郭广昌都曾卸任旗下公司高管职务。而这些公司回应都很标准化:属公司内部治理的正常调整,对公司经营情况不产生影响。

从根源上讲,一切都是为了企业活得更好。

其实企业CEO声誉管理是把双刃剑,干得漂亮等于buff加成,否则,便是暴风哭泣,你品,你细品。

小结:

卸任并不等于放弃,

去刘强东化,也未必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不是单纯的危机公关,

希望只是京东的战略/战术调整上“很正常的管理动作”吧~

手握79%投票权的东哥,也不会让自己那么轻易地“出局”,

这毕竟是他多年的心血(堪称下金蛋的大母鸡),

当年都肯为了它远赴国外进修镀金,

狠得下血本的东哥,后续应该会有大动作,

特别是战略上的大动作,不妨发挥下想象力,

跟疫情、5G、大数据等因素结合起来,

发散一下思维,或许我们都能成为预言家。


小号看点


首先,企业银行账户相关的开立、变更、撤销和税务系统的一些信息上报,这都需要企业法人的身份证(经常还需要原件),有时候还需要法人出具委托书,才能正常办理下去。比如你连开个支票,都需要法人盖个人章,这类子孙公司多的企业每每让法人的个人章交给办事员管理,也是很令人不安的。

其次,企业子公司、分公司的设立、撤销以及营业范围的变更,还有章程修改等重大事项,都需要法人本人的身份证,甚至法人现场出席……

再次,假如涉及诉讼或者其他事项,比如股东大会等都需要法人出面或委托别人出面……刘强东作为多家京东体系的企业的法人,N多事宜都是完全交给下属公司打理,自己却要牵扯很多精力在程序性事务,完全没必要。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现在在企业运营中,法律上的责任,基本都是穿透到实际控制人的,刘强东即使卸任了企业法人代表身份,他仍然是实际控制人,法律责任是依然承担的。我知道非常多的跨国公司和央企等巨无霸企业,法人和实控人不是同一个,很正常!你看华为的一大堆公司,任正非都不是法人。阿里巴巴也是这样!

像京东这样一大堆子公司和分公司经常出现上述各种重大操作,动不动就得他本人到场或者把身份证(或者复印件)拿过去使用,可以想象,刘强东有多大的不便(以及私人信息泄露)和时间浪费。

所以,我认为,这个没有多少重大意义,很可能仅仅是让他减少了很多程序性的烦扰琐事。只要股权还在,那么真正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依然存续的。


欠进化


京东的权力调整,还是引来不少的外界猜想。但无论如何,最终必然是为了京东集团的利益,为了保持京东这辆马车继续前行。

京东原本稳坐电商的第二把交椅,完全是坐二望一的态势。但拼多多的野蛮生长,闪电般的崛起,严重威胁了京东的地位,给了京东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两者市值曾经只相差1.63亿,京东险被拼多多反超。

在拼多多步步紧逼,京东呈现守势,并且越发被动的过程中,刘强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明州事件更是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件的持续发酵,使得京东股价暴跌,半年内市值蒸发超千亿;内部腐败案件不断,最多曾一连通过16起,使得京东内部人心惶惶。就连一些曾经的重要投资方也悄悄退出了京东大股东行列。

京东的滑铁卢,总归要有人负责,刘强东这位京东的拿破仑,也只能做出选择。

编辑搜图

早年间,刘强东在京东集团的持股比例只有15.4%,却拥有接近80%的投票权,更是规定在其缺席的情况下,董事会无权做出任何重要决定。放权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实现之下,刘强东不得不做出妥协。

京东的权力调整,是为了京东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态势,也是内部改革的必然过程。京东去刘强东化,是京东发展至今,面对困境、面对瓶颈,突破向上的需要,也是刘强东个人形象受损之下,保护集团形象的需要。前者是本因,后者只是起到催化作用。

成功的企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没有了刘强东的京东,依然会在新时代迅猛前行。只不过少了东哥,少了马云等一众大佬的江湖,似乎变得乏味无趣了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