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疫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趨向好轉。而隨著高三初三的開學,繃在人們心頭的那根弦終於可以鬆一鬆了。可是,作為家長,什麼時候都很難心平氣和的。這不,教育部1號預警的發佈,又讓各位家長放下的心又拎了起來。

01學生出現多起溺亡

隨著氣溫的回升,天氣越來越暖和,一些地方的氣溫超過了35℃。在這樣的天氣之下,游泳成了消暑一個不錯的選擇。

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而正是因為游泳的誘惑,海南、雲南已出現多起未成年人野泳溺亡事件。

3月8日下午,安徽阜陽市潁州區王店鎮韓寨村金莊自然村,一口3 米多深的水塘內三名兒童均溺水身亡。

3月16日,海南省東方市三家鎮,一名年約17歲的高三男生王某溺水身亡。

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3月27日一天,雲南文山市就有7名兒童同一天溺亡——廣南縣珠琳鎮5名兒童水庫游泳溺亡和硯山縣阿猛鎮2名兒童壩塘游泳溺水死亡事件。

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3月31日,怒江州瀘水市上江鎮蠻英村附近勐古怒江特大橋旁,6名同村少年在怒江邊遊玩時,一名16歲未成年人溺亡。

02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

一個又一個慘劇的不斷上演,撕扯著每一個人的心,更讓當事的家庭霎時間天地沒有了顏色。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此發佈了2020年第1號預警,預警意在提醒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高度重視這件事,與相關點部門一起強化防溺水工作,確保學生生命安全。

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預警中,主要強調了四個方面:第一,加強聯防聯控。地方政府明確職責分工,定期通報情況,形成聯防聯控機制。

第二,是加強隱患排查。對重點時段、重點水域、重點人群,定期發佈預警信息。同時,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完善安全警示標識,配置安全防護設施,組織巡查值守,及時做好應急處置。

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第三,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介紹預防溺水安全常識,強化溺水警示教育。

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第四,加強家校溝通。

學校要通過家訪、電話、微信等多渠道、多形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繫,引導學生家長增強責任意識,切實擔負起監護責任,預防溺水事故發生。

03家長能做些什麼

預防孩子溺水,除了社會和學校,家長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那麼,在預防孩子溺水上,家長能做些什麼呢?

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第一,家長要教育孩子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和危機意識。溺水事故的發生,大多是孩子缺少自我約束的意識造成的。家長如果經常給孩子灌輸危機意識,就能夠讓他們心頭始終敲著警鐘,讓他們在面對誘惑的時候,能收回邁出的腳步。

第二,教會孩子防溺水的相關知識。防溺水怎麼預防,孩子如果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又怎麼知道那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呢!心底有弦,才能彈的起來,不是?

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第三,教給孩子遇到溺水時的處置方法。上文提到的多人溺亡,都是因為一人溺水,而其他的人盲目地去救造成的。如果他們知道怎樣處置溺水的突發狀況,就不可能造成那樣慘重的死亡。

第四,家長要做好監護工作。意外是隨時都可能出現的,作為家長,必須要時刻關注,尤其是節假日是雙休日的時候。在這期間,家長一定做到“四個知道”:知道孩子去哪裡了、知道孩子去幹什麼了、知道孩子和誰去、知道孩子什麼時候回來。

教育部發布1號預警,事關所有中小學生,家長要高度注意了


每一個家庭,孩子都只有一兩個,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中寶。為了避免溺水悲劇的發生,家長必須自覺履行監護人的職責,管好孩子,千萬不能存有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為了孩子,請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而舒適的港灣,讓他們在其中健康快樂而健康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