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動精力不集中,家長學會三招,輕鬆化解好動心理

前言

三分鐘熱度是個可怕的詞,因為這意味著孩子太好動,而且不管做什麼都是無法保持精力集中的。說真的,若是連精力都無法集中在一起,那孩子自然是無所成就的,畢竟做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有注意力做保障的。

記得之前有了解過,孩子要是能夠保持高度集中的精力,那麼他的自律性以及專注度也是極好的。雖說凡凡只有四歲,但是他做事情有規有矩,而且特別的認真,尤其是在搭建樂高的時候,可以一兩個小時不帶中斷的。而且期間認真的樣子讓媽媽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凡凡會對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很高,好像在他的眼中,搭建出來的樣子不允許有任何的偏差。

孩子好動精力不集中,家長學會三招,輕鬆化解好動心理

生活中像凡凡這樣的孩子還是少數,因為大多數四五歲的孩子很調皮,而且特別的好動。甚至有媽媽表示,孩子連幼兒園一節20分鐘的課都堅持不下來,已經多次被老師點名過。所以對於那些注意力特別集中,而且絲毫不會有好動行為的孩子特別羨慕。其實讓孩子收起好動的心理,並且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集在一起,也是需要很多先決條件的。只有萬事都具備了,才能確保孩子的注意力持續在線。

​精力集中的三要素

1、環境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路上,最為重要的應該就是環境了,因為在適宜的環境中,孩子才有望發展的更好。當然這裡所說的環境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要確保室內的環境整潔之外,甚至連孩子所處的自然環境也要適宜。在好的環境下,孩子的身心會特別舒服,所以不用被糟糕的環境所影響。

孩子好動精力不集中,家長學會三招,輕鬆化解好動心理

2、老師

這裡要說的老師不僅僅是教育者,父母也要位列其中的,因為教育是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的。作為孩子成長中的啟蒙者,所有的老師都得要情緒穩定,而且內心要時刻保持平靜,最好不要出現因情緒煩躁而責罵孩子的行為。其實從老師這裡學到的東西太多了,所以老師有必要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氛圍。

孩子好動精力不集中,家長學會三招,輕鬆化解好動心理

3、教具

只有孩子保持足夠的好奇,才能夠引發他們的興趣,自然才能確保他的注意力。因為不感興趣的事情,是無法吸引孩子投入精力,說不定還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呢。所以說要多給孩子準備一些他喜歡的教具,只要可以挖掘出他們的好奇心就好。藉助教具的力量去鍛鍊孩子,最終幫助他養成好的注意力。

孩子好動精力不集中,家長學會三招,輕鬆化解好動心理

想不到孩子的專注力不是一日養成的,它需要家長在教育中不斷的灌溉和澆養,只有前期的不斷投入,才能有後期的收穫。除了要準備這些外在的條件之外,家長還需要做好三件事,方能把孩子的精力都挖掘出來,而且還不會引起他們的牴觸。

培養孩子精力集中的三個方法

1、及時表揚孩子

家長既然有心著重的培養孩子,那麼近期的注意力一定要放在他身上,時刻關注孩子的動向及變化才行。只要發現孩子有進步的表現,家長就要立馬給他表揚,哪怕好動的孩子只是安靜了幾分鐘,這對孩子而言依舊是地步。只是家長的表揚要具體到某件事,這樣既能讓孩子繼續堅持進步的地方,又能促進他繼續努力的心情。

孩子好動精力不集中,家長學會三招,輕鬆化解好動心理

2、允許孩子反覆

對於好動的孩子來說,保持安靜真的特別困難,所以家長要允許他們反覆,尤其是在初次培養的階段。其實說句實話,孩子堅持不住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的自控能力實在是太過於薄弱了。而且好動的話,說明小孩天性是比較活潑的,若是立馬壓制他們的天性,很可能會得到相反的教育結果。

孩子好動精力不集中,家長學會三招,輕鬆化解好動心理

3、平等跟孩子對話

誰都會犯錯,所以家長在跟孩子溝通聊天時,請不要用高姿態去訓斥孩子,更不要隨意給他貼標籤。好多家長在溝通的時候有些用力過猛,總想著用自己家長的身份去壓制孩子,到頭來不僅好動的毛病沒有改變,而且親子關係還受到了劇烈影響。所以說溝通不能發力過猛,尤其是跟孩子對話,更是要思慮再三後再開口。

孩子好動精力不集中,家長學會三招,輕鬆化解好動心理

總結

換個角度去看孩子的好動,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大毛病,通常好動的孩子是比較聰明的,因為他們內心的好奇感十分強烈,所以才會有各種行動去探索。若是有幸跟孩子成為朋友,那麼一起的教育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關注「老張育兒記」,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評論、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