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思路,讓線上教學叫好還要叫座-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中小學紛紛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線上教學。全新的在線教育形式,對於學生、教師、家長來說,既是一件新鮮事,同時也帶來全新的挑戰。

“停課不停學”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網上平臺授課,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學習。可以說,在線教育突破了時空侷限,學校教育服務持續供給,教育公共服務得以持續;助推了教育的優質均衡,師資打破學校壁壘實現共享,助推了教育公平;師生、家長的信息素養得到了提升。

在具體實踐中,不少家長髮現了在線學習導致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海量信息環境中的學習能力等遭遇挑戰這個問題。而部分家長對孩子上網課的焦慮,也暴露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長期存在的錯位問題。

其實,在孩子們學校學習的生涯中,一個多月只是很短的時間,將課本內容推遲一兩個月再學習,造成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學校與家長無需過度焦慮。同時,還可改變一下教學思路,在疫情防疫期間,上好勞動課、體育課、公民教育課等涉及學生素質教育方面的課程,不失為另一成功。即使要上新課,也不妨根據網課特點做些調整。

疫情過後,教育也將回歸以學校教育為主、在線教育為輔的“混合式學習”形式,家校要優化定位,形成育人新模式。教師和家長作為教育的雙主導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家長不拔苗助長、不越俎代庖、不過度控制;教師要圍繞核心素養做好立德樹人這項重要工作。同時,家校雙方更要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激活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使其獲得自我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