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200多家鐘錶企業和疫情“賽跑” ,抱團應對出口“倒春寒”

漳州,作為一座中國鐘錶名城,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讓90%以上依靠出口的漳州鐘錶企業面臨著一場大考。

孤木難成林。如今,漳州市200多家鐘錶企業沒有等待,而是抱團應對,在佈滿荊棘的拓荒路上,和疫情“賽跑”,積極應對出口“倒春寒”。

4月初的漳州,200多家鐘錶企業正鉚足了勁,全力推進復工復產。作為擁有全球最大的石英鐘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完整的產業鏈以及最大的產業品牌集群,漳州鐘錶業,穩中求進博風浪。

漳州200多家鐘錶企業和疫情“賽跑” ,抱團應對出口“倒春寒”

挑戰:疫情蔓延外貿難

“2月底到3月初,我們行業基本復工復產了,大家加班加點,趕製節前外貿訂單。沒想到3月中下旬,全球疫情蔓延,歐美的訂單幾乎全部暫停或者取消,一下子讓我們整個鐘錶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4月10日,漳州鐘錶同業公會會長、恆麗電子公司董事長邵躍明說。能產無訂單,這是第一個挑戰。

無獨有偶,從事鐘錶機芯生產的漳州新麗珠五金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建成也坦言,目前的情況比較堪憂,就算有訂單可生產,成品也多數擠壓在倉庫。有貨出不去,這又是另一個挑戰。

訂單取消、關口封閉、貨款延期支付、成品積壓倉庫、資金壓力、原材料漲價,一系列因為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讓漳州許多鐘錶企業的負責人有點措手不及。僅恆麗鐘錶一家企業,就取消出口德國、美國、法國的訂單額超過1200萬元人民幣,出貨受影響鐘表超過15萬隻,造成經濟損失近500萬元人民幣。

破局:抱團應對破寒冰

“疫情當然也給了我們不少的啟發。比如南方鐘錶企業國內市場份額偏小,缺乏抵禦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李建成說,“目前來自印度、巴基斯坦的訂單未有太大影響,但到4月底就沒有訂單可生產,工人出路就成問題。等疫情過後,鋪天蓋地的訂單又會導致工廠缺工”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漳州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多次走訪企業,徵集企業訴求,積極出臺穩崗保障、稅收減免、社保緩交、金融信貸等幫扶企業的“乾貨”政策,幫助企業走出短期困境。漳州鐘錶同業公會也發揮橋樑紐帶的作用,在3月初進行走訪調研,形成書面分析報告,發動會員企業抱團應對,共克難關。

目前,在漳州鐘錶同業公會的倡導下,已有近50家意向鐘錶企業計劃自建一個擁有500個國內、國際品牌體量的鐘表銷售雲平臺,抱團開拓網絡營銷市場;同時,轄區企業改變出口保險的投保方式,集合大體量保單爭取保險費率優惠,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加快已批覆的福建省鐘錶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提升產品設計研發能力,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一系列組合拳的實施,大大提振了行業發展的信心。

出路:危機催生新模式

“疫情導致訂單縮減,我們剛好利用這個時間,改造生產線,提高自動化程度,加快機器換工進程,不僅可以緩解招工難,還能提高產能。”邵躍明說出了許多鐘錶企業主近期升級自動化生產線的打算。

與此同時,作為資深鐘錶人的邵躍明很快轉換思路,把新產品研發重心放在國內市場,通過電商平臺,加大產品推介力度。同時,繼續推動工業旅遊觀光工廠建設,開啟時光餐廳,迎接賓朋,儘量降低疫情對企業的影響。

“這是一款經濟實用的鐘,大小合適,走時準確,很適合年輕一族家居使用……”4月13日,海絲鐘錶博物館導覽員楊惠燕利用上班的間隙,在抖音上直播帶貨。疫情影響,海絲鐘錶博物館曾閉館一段時期,重新開放後,導覽員們也開啟了“網上帶貨”模式……

導報記者 林曉琪 通訊員林聰華 文/圖 編輯 洪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