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病了?別急著去醫院: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從身體信號被誤解開始

據《重慶商報》報道,重慶小矮人聯誼會聯合西南醫院等醫學專家在隨機抽取40名小學生,測量他們的身高,結果顯示其中7人偏矮小。

通過調查這7名學生的成長環境,發現他們的家庭關係都不甚健康。

又病了?別急著去醫院: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從身體信號被誤解開始

專家分析道:

“由於家庭破裂或不和睦,失去父愛母愛等社會心理因素的刺激,下丘腦分泌生長激素釋放因子會減少,導致個子矮小。”

孩子的心理不適,往往先通過外在身體表現發出求救信號,那麼,常見的信號有哪些呢?

A.H.布拉夫曼的《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正是一本關於如何識別這些信號的教科書,通過剖析24個臨床案例,教我們從孩子的軀體症狀入手,由外及內,由表入裡,與孩子的內心對話,讀懂孩子內在的不適和苦惱。

我們可以從孩子的大便失禁看到父母激烈爭吵給他帶來的擔心,從孩子的纏人和嘔吐看到他想引起大人關注的慾望…...從而緩解為人父母的焦慮和恐懼,對症下藥,做好養育孩子這項生命工程。

又病了?別急著去醫院: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從身體信號被誤解開始

作者布拉夫曼是一位醫學博士,英國國家健康中心心理諮詢師,50多年來一直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擅長以孩子的外在身體不適剖析內在情感。

01.對於“久治不愈”的身體不適,試試用關注和耐心來療傷。

我們時常會看到兒童醫院中的熙攘人群、中醫推拿所中的人頭攢動,甚至新聞報道有的家長為了“醫治”孩子的尿床,竟然定時逼迫孩子服藥。

但遺憾的是,雖然家長們多方求醫問藥,但孩子的便秘、尿床、嘔吐、厭食等頑固“病症”也沒有被治癒。

孩子的身體症狀是內在情感衝突的外在表現。因為年幼,孩子自控和自療能力不足,不能解決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於是只能通過身體症狀表現和傳導出來,宣洩情緒的同時,期待可以幸運地尋求到幫助。

又病了?別急著去醫院: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從身體信號被誤解開始

作為父母,如果能意識到孩子是用身體症狀來向我們求助,那麼,無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是在自己的認知維度中,都是一種幸運。

但遺憾的是,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身體上的不適,其關愛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生理層面。愛得越深,越深信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得了某種嚴重的生理疾病。

面對孩子“久治不愈”的頑固“病症”,或許家長不對孩子厲聲訓斥、陪伴孩子的時候放下手機、父母之間的和聲細語,甚至父母正確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就可以迎刃而解。

孩子如此,大人亦然。

想一想,面對曾經百吃不厭的鰻魚,會不會在無意中看過一張它腐爛的照片後,再見它就嘔吐呢?

又病了?別急著去醫院: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從身體信號被誤解開始

面對曾經喜歡的同事,會不會在聽說了她對自己的偏見後,再一起聊天就會頭暈呢?

面對曾經迷戀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會不會在知道兒時的玩伴溺水身亡後,再碰一下海水就痙攣呢?

想解決問題,不在於如何費心思去烹飪更美味的鰻魚、挖掘更八卦的聊天話題、找尋更湛藍的海水,而在於內心深處的照片、傳言和溺水的玩伴。

02.對於屢教不改的行為“多動”,試試理順“言傳”和“身教”的關係。

為人父母,愛子心切,望子成龍,願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統統苦口婆心地分享給自己的孩子,哪怕是最隱秘的部分也毫無保留,希望孩子能從中汲取點滴,儘量避免遺憾和過失。但有的時候,家長卻忽視了孟子所言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孩子是在學你做的,而不是學你說的。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中講了一對父母,他們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存在我們並不陌生的自相矛盾:

一方面,父母覺得不能讓孩子認為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投降和服從,於是告訴他要學會自我保護,正當維護自己的權益;

另一方面,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又教導孩子要溫和,即使遭遇不禮貌對待,也不能侵犯別的人權利。

導致2歲大的孩子對父母的真實期望感到困惑,於是見人就咬,並被診斷的“多動症”,但事實上,孩子是用咬人來表露幼小心靈中的衝突。

又病了?別急著去醫院: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從身體信號被誤解開始

教導孩子,最佳的狀態是潤物細無聲,從孩子的外在表象理解其內心的感受,不是一味地講道理說期望,父母的行為影響有時候比耳提面命更有效。

對於這個咬人的孩子而言,如果看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意見分歧時,可以心平氣和地溝通,而非爭吵摔打;看到全家被凌晨還在k歌的鄰居吵醒時,父母和氣但也堅決地請鄰居調低音量,而非大打出手,孩子就會隨著心智的成長,糾正自己咬人的行為,學會在不侵犯別人的前提下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孩子如此,大人亦然。

想一想,是不是有時候我們明明看到了書店牆壁上掛起的警示條幅,上書“看過的書請放回原處”,但卻懶得逐一尋找架碼,只是象徵性地找一個位置放好;

但當看到管理員推著一車被翻亂的書有條不紊地把每一本細心地擺回原處,還並不刻意地撫平書角,並用袖口擦拭上面的灰塵……我們會不聲不響地送書回家。

又病了?別急著去醫院: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從身體信號被誤解開始

03.對於不被接受的“性格孤僻”,試試用無條件肯定來鼓勵。

1642年,在蘇格蘭東海岸的一個鄉村裡,降生了一個只有三磅重的男嬰。因為早產,他又瘦又小,呼吸困難,被判斷“活不了多久”;4歲時因為動作遲緩,不願意和別人說話,被稱為“自閉”;上小學時因為把1加2回答成2,喜歡一個人不言不語地傻傻坐著,被評價為“智力低下的呆子”。

男孩兒不好動不好說,是因為比同齡孩子更喜歡安靜專注地觀察事物。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得他可以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盯著某一件事物看很久,而且一旦沉浸在自己的觀察思考中,他便無暇顧及周圍發生的事情。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孩子的古怪孤僻,外婆總是無條件地肯定他,並鼓勵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於是他更加善於洞察和琢磨,並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樂在其中。中學時就動手製作了小風車和小水車,長大後又被一隻改變人類命運的蘋果砸中......對,他就是牛頓。

又病了?別急著去醫院: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從身體信號被誤解開始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會聽到很多評價孩子的性格標準,3歲的孩子不願意說話很可能是孤僻症,4歲的孩子見到別人不主動打招呼很可能是內向,8歲的孩子不喜歡和別的同學一起玩兒很可能是心理發育不正常……

為人父母,我們首先必須做到的是,自己要遠離那些世俗的攀比、缺少科學依據的評判標準,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有人做了一個小實驗,把含羞草分為兩組,每天早晨為其中一組播放25分鐘古典歌曲。一週後,聽音樂的一組是不聽音樂的一組身高的2倍。

在音樂的鼓勵下,連“害羞”的小草都可以大方地綻放,況且我們的孩子。面對外界的質疑,家長的肯定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傷害,鼓勵他們更好地成長。

孩子如此,大人亦然。

想一想,是不是我們有時候也會被外界對我們性格的評價所影響。別人對你的評價和你的自我評價不一致,有時甚至是天壤之別或者背道而馳,於是睏倦感由然而升,突然覺得自己安靜淡然不妥,開懷大笑也不對。

真正能治癒我們的,不是去和外界理論或自己默默委屈,而是用自我肯定來督促自己不斷成長,用持續的成長來進一步肯定自己。

又病了?別急著去醫院: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從身體信號被誤解開始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讓我們通過孩子的外在身體症狀對話孩子的內心,用愛意用行動用鼓勵來第一時間回應孩子的求助信號,同時,也正視自己的情緒,突破自我認知,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