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團隊的不幸,往往從大家變得與世無爭開始

管理學中有個名詞,叫鯰魚效應。

沙丁魚是挪威人喜食的一種食材,活魚味道尤其鮮美,價格也是死魚的數倍。但由於沙丁魚生性懶惰不好動,運輸過程中船艙又缺氧,到岸時大多奄奄一息。漁民們絞盡腦汁使其鮮活,但卻徒勞。

一個團隊的不幸,往往從大家變得與世無爭開始

然而,人們卻驚奇地發現,有一個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蹦亂跳的。

原來,他的訣竅是,往沙丁魚群中扔一條鯰魚,因為鯰魚生性好動,沙丁魚會變得異常緊張,遊動不止,同時促進船艙中空氣的流通,於是活著到岸。

一個團隊中,如果一個人選擇做與世無爭的沙丁魚,而不做努力爭奪資源的鯰魚,那麼他會被委屈、被邊緣,最終被淘汰;而如果團隊中的每個人都選擇做沙丁魚,那麼,整個團隊最終就會被癱瘓、被解體。

職場中,唯有競爭,才能成長。

01.對下級,責任擔當需要強勢競爭

騰訊公司前博客頻道副總監和菜頭曾開導一個剛升職但糾結於職場競爭的朋友,

“你如果以一個好人為滿足,那麼你的屬下為什麼要跟著你繼續打拼呢?你對自己的屬下都不能負責,在意自己的聲名遠甚於他們的利益,你如何能說自己是個好人呢?所以,麻煩你像一個真正的公司高管那樣去鉤心鬥角,去爭奪權利,去為你的部門爭取更多公司資源,為你的屬下爭取更多部門職位,爭取更多加薪機會吧!”

作為領導層,在激勵下屬努力工作、創造業績的同時,更要為其盡力爭取相應的酬勞和職位,否則,當下屬意識到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不成正比,且這種情形將持續下去,下屬要麼選擇不再一如既往地付出,要麼選擇投誠他人麾下。

一個團隊的不幸,往往從大家變得與世無爭開始

《史記》載,

謀士陳平背棄項羽而投奔劉邦後,劉邦問陳平自己和項羽的區別,陳平回答:“項王寬和,您粗野傲慢。”劉邦追問:“那你為何棄項王而投奔於我呢?”陳平答曰:“項王對於有功之人捨不得封賞,而大王您不吝恩賜。”

這個小故事,一方面說明項羽攬功自居,不懂犒賞三軍的管理藝術;但另一方面,更說明項羽生性高傲,不捨得孤注一擲地為將士們爭功奪利,甚至慘敗後,也不捨得放棄名聲背水一戰,而選擇自刎於烏江,雖給世間留下了霸王別姬的千古柔腸,卻辜負了屬下們的血氣方剛。

02.對上級,獲得關注需要主動競爭

職場中流傳一句順口溜,

“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會工作的不如會做PPT的”。

年少時,曾一度為這種現象抱不平,覺得是不良的競爭環境讓老實人吃了虧,不分良莠的領導層埋沒了默默無聞的人才,但當自己也置身其中,在職場打拼十幾年之後,逐漸理解了這種現象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作為領導層,雖然有責任瞭解下屬的工作情況,但畢竟領導也是人,他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以一箇中型企業的中型項目主管為例,他需要管理一支約10個人組成的項目團隊,即使他每週抽出時間與10個下屬分別談話1小時,瞭解他們的工作情況,也需要10個小時,而10小時已經是他一週正常工作時間的四分之一。

而且,1個小時中談及的內容,剔除人之常情的問候、領導的記憶曲線的過濾,所剩無幾。

所以,現實情況是,領導對經常主動找時間向自己彙報,且彙報形式和內容生動的下屬印象比較深刻,這正是所謂的“會說”和“會做ppt”。

一個團隊的不幸,往往從大家變得與世無爭開始

“會說”,是用心組織語言、主動溝通的體現;“會做ppt”,是一種通過深入思考,讓對方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瞭解自己工作狀況的彙報方式。

“會說”和“會做ppt”是職場所青睞技能的兩個典型代表,除此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屬於自己的優勢和弱項,想在競爭中取勝,要學會在自己的優勢領域裡精耕細作,挖掘並夯實自己的閃光點。

職場中競爭的本質,從微觀上說,是運用自己的態度和能力,對領導層有限時間和注意力的競爭;從宏觀上說,是發揮自己的思維和優勢,對職場內有限職位、酬勞和資源的競爭。

03.對同級,豐盈成長需要擅用競爭

史載,

“秦有六國,兢兢以強;六國既除,沲沲乃亡”。意識是說,秦滅六國之前,一直兢兢業業,使國家強盛,但除掉六國之後,秦國不久就滅亡了。

過於自在舒適的環境,會使人喪失危機感,不由自主地滋生惰性;沒有敵人的競爭真空,會使人不思進取,悄無聲息地頹廢自毀。

競爭和對手是一種別樣的財富,但學會與財富和諧相處並借勢成長,是一種難得的幸運。

一個團隊的不幸,往往從大家變得與世無爭開始

相信我們都曾經激情澎湃、豪情萬丈,但或許是覺得自己成熟了,於是不屑於聲嘶力竭地爭奪;或許是判斷自己不適合,於是心有不甘地暗自消沉,但

無論是“討厭競爭”,還是“不屑於爭奪”,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退縮掩飾和頹唐逃避的理由。

無論是美國高通公司的華裔工程師大衛·吳,還是中興公司的程序員歐建新,都在人生的盛年,不約而同地選擇以跳樓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作為同齡人當中的佼佼者,他們選擇永別家人,離開這個世界,相信背後的原因紛繁複雜,我們不妄議逝者的委屈和周遭的正義,但究其內心,根源在於他們在職場競爭中的不適。因為不適,所以逃避。

馬雲曾說過,

“你窮,是因為你沒有野心。”

有野心,並使其成真的過程,需要競爭。但是,野心,這個字眼是我們今天羞於提及的。擔心自己的野心被看穿,擔心為實現野心的奮進言行被詬病,還擔心一旦野心沒能變成現實被嘲笑……於是,我們小心翼翼,徜徉著雲淡風輕,與野心和競爭刻意保持著距離,但是,職位永遠是有限的,薪酬永遠是不夠的,資源永遠是緊缺的,所以我們在選擇與世無爭的同時,就會成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貧苦兒。

一個團隊的不幸,往往從大家變得與世無爭開始

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說:

“良好的競爭心理,正當的競爭精神,這就是使事業成功與督促個人向上的動力。”

身在職場,讓我們都用一顆競爭之心,以競爭之道,一直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