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數字人民幣|底層架構是如何設計的,有何設計用意?

澎湃新聞記者 葉映荷

央行數字貨幣頻傳捷報,熱度也持續不減。

當我們在聊央行數字貨幣的時候,聊的總是它會給我們生產生活、貨幣體系、經濟運行帶來些什麼。若拋開現象談本質,數字人民幣的底層架構是如何設計的,又有何設計用意呢?

發行端:“一幣,兩庫,三中心”

根據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在《中國法定數字貨幣原型構想》一文中的闡述,央行數字貨幣系統框架的核心要素為“一幣,兩庫,三中心”。

細說數字人民幣|底層架構是如何設計的,有何設計用意?

“一幣,兩庫,三中心”的設計架構 歐科雲鏈研究院供圖

其中,“一幣”指的是央行數字貨幣。

“兩庫”指的是數字貨幣發行庫和數字貨幣銀行庫。數字貨幣發行庫是人民銀行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云上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基金的數據庫。數字貨幣商業銀行庫是商業銀行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的數據庫,可以在本地也可以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云上。

“三中心”指的是認證中心、登記中心與大數據發行中心。認證中心是央行對央行數字貨幣機構及用戶身份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它是系統安全的基礎組件,也是可控匿名設計的重要環節。登記中心是記錄央行數字貨幣及對應用戶身份,完成權屬登記;記錄流水,完成央行數字貨幣全生命週期登記。大數據分析中心主要進行反洗錢、支付行為分析、監管調控指標分析。

歐科雲鏈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煉炫表示,六者之間的流程是:根據數字貨幣發行總量,央行統一生成數字貨幣(即生產數字貨幣基金),存放在央行發行庫中;根據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的需求申請,央行將數字貨幣發送到相應商業銀行存放數字貨幣的數據庫,即數字貨幣從發行庫到銀行庫;用戶申請提取數字貨幣時,數字貨幣從銀行庫到流通環節,進入用戶客戶端的存儲介質中(如手機內),即從銀行庫到用戶的數字錢包;在流通環節,數字貨幣實質是在兩個用戶各自數字錢包間進行轉移來完成支付,此時支付分為在線交易和離線交易。

運營端:雙層運營體系

在央行數字貨幣的運營上,央行數字貨幣採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其他運營機構”的雙層運營體系。

細說數字人民幣|底層架構是如何設計的,有何設計用意?

“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其他運營機構”的雙層運營體系 歐科雲鏈研究院供圖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撰文指出,各國現金髮行普遍採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二元模式,中央銀行是基礎貨幣的供應者和貨幣流通的調節者,商業銀行進行貨幣投放、流通和回籠,為公眾提供現金存取服務。美、英、德和我國等主要央行均是將現鈔調運至商業銀行,由其向公眾兌換。這樣既不易引發“金融脫媒”,也不對現有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運行產生大的衝擊。

範一飛表示,一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技術儲備。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應具有成熟的基礎設施、完善的服務體系和充足的人才儲備,由其提供兌換服務可充分調動市場力量,實現優勝劣汰。二是降低風險隱患。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在零售業務治理體系、風控措施等方面經驗豐富,能有效防範操作風險,增強公眾持有、使用數字人民幣的信心。三是避免金融脫媒。數字人民幣沿用了二元模式下貨幣發行體系,且不計付利息,避免與商業銀行存款貨幣形成競爭。四是有利於貨幣政策傳導。商業銀行提供數字人民幣兌換,可加速資金迴流商業銀行的速度和效率,促進其發揮金融中介作用,為貨幣政策傳導提供更直接、高效的渠道。

“雙層體系,可以避免央行直接面向C端,也避免對商業銀行造成金融脫媒的後果。避免了數字貨幣體系對於當前金融體系的衝擊,也讓金融機構有積極性參與到數字貨幣的試點中來。”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孫楊如此說道。

李煉炫也提到,央行數字貨幣對銀行存款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如果採用單層運營體系,將直接導致銀行存款的流失,出現“金融脫媒”現象。

他還認為如果採用單層運營體系,央行要直接面對所有用戶,這又回到了計劃經濟“大一統央行”的時代。並且商業銀行和其他支付機構在IT基礎設施應用和服務體系上都趨於成熟,雙層運營架構有利於充分發揮商業機構的人才和技術優勢。

不過,孫楊還指出,雙層運營體系也有缺陷,因為面向消費者的商業銀行能力有強有弱,在數字貨幣運營的過程中,也會有質量的優劣之分,就像貸款業務有做的好的有做的差的,這需要央行對於商業銀行做好充分的引導和培訓。

100%繳納準備金是為了“防止商業銀行超發數字貨幣”

雙層運營體系中,需要100%全額繳納準備金,且不計付利息。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郝毅表示,我國發行數字貨幣目標是現金M0的替代。現階段在商業銀行兌換現金時,商業銀行就需要繳納100%準備金。數字人民幣繳納100%準備金是為了防止商業銀行超發數字貨幣;也為了增強公眾對數字貨幣的信任,體現數字貨幣背後的國家信用。

他認為,不計付利息代表數字人民幣僅被看做現金的數字形式,也表明數字人民幣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會效益和社會福利最大化。對現有貨幣體系,尤其是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微乎其微,不會擠出商業銀行存款,也不會變成貨幣政策調控工具。數字人民幣不計付利息,但其法幣特性將打破交易壁壘,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從理論上,將會對通脹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數字人民幣定位於現金,定位於錢包裡面的現金,當然不計息。另外準確定位是M0, 隨時用於支付消費。發展不計付利息的數字貨幣,目標是大家把錢花出去,促進消費、促進消費拉動經濟,所以這是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孫楊說。

支付端:雙離線、松耦合

李煉炫認為,在用戶終端,央行數字貨幣主要表現出三大特性:

首先是隱私保護與打擊違法犯罪的平衡。對於公眾正常經濟生活的隱私需要,央行數字貨幣是要保護的,因此必須實現可控匿名。

其次是雙離線支付功能。網銀,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進行交易時需要聯網,否則無法進行交易;而央行數字貨幣的雙離線支付功能,即便交易雙方處於離線狀態,只要兩個手機一碰,交換錢包密鑰,即可完成轉賬交易。

最後,主要面向小額零售場景,有金額和時間限制。有助於解決“雙花問題”,也有出於保護商業銀行,防止“金融脫媒”的考量。

孫楊表示,央行數字貨幣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即央行數字貨幣可以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節對賬戶的依賴程度大幅降低,是一種松耦合的賬戶體系。所以對用戶和企業來說,如果只是日常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進行小額支付,完全無需跑到商業銀行或者商業機構去開戶,只要下載一個央行數字錢包App,完成註冊就能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進行轉賬。除了將數字錢包裡央行數字貨幣取出或者向數字錢包裡充值之外,用戶與用戶之間的相互轉賬無需綁定賬戶。數字貨幣錢包並不是銀行賬戶。

他指出:“松耦合的優勢在於,可得性很高,有利於普惠金融,對於農村偏遠山區等意義重大,只要有能標記你身份的合法證件賬戶,都可以作為承載數字貨幣錢包的賬戶。”

郝毅認為,優勢是實現可控匿名,在滿足部分用戶匿名需求的同時,在最大程度上控制風險。匿名需求可以滿足境外消費者對於隱私保護的需要,助力數字人民幣海外推廣。對匿名賬戶採取限額管理,有助於降低匿名賬戶洗錢的可能性和風險。

“劣勢是依舊存在洗錢風險。即使對匿名賬戶採取限額管理,但在數字化時代,仍存在利用科技技術,控制大量匿名賬戶進行小額交易,達到洗錢的目的。”郝毅說。

孫楊也認為,松耦合對於安全和風控提出了要求,其他的賬戶體系,比如社保、駕照、身份證、學生證等證件可能不具備金融機構的線上風控能力,這需要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在KYC和風控方面部署較多的技術確保安全。

責任編輯:鄭景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