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BS“匯”視界|範鵬:理論+實踐的“苦行僧”

“一個人無論在職業發展還是知識結構搭建,最好的模式是T字型結構。”

——範鵬(北大匯豐2018級MBA)


年僅而立,即被定義為成功人士,具有豐富的職場經歷,同時具有零售和消費專家、投研總監、管理諮詢師、《新零售》作者等多重身份,他就是北大匯豐2018級MBA——範鵬。

PHBS“匯”視界|範鵬:理論+實踐的“苦行僧”

01 塑造T型結構 助力職業發展

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與知識結構,最好的模式是T字型結構。一橫表示要過多跨界,一豎表示專精一個領域。

在一個領域不斷進行鑽研,才能越研究越深刻,對行業的理解越來越透徹。但是,人不能永遠只將視角放在一個單一的行業中,那樣也將無法打開新的思路。範鵬的知識結構與職業發展就是按照“T”字展開,第一份工作做貿易,後來和師兄一起創業做諮詢,希望在自挑戰中,獲得更大的進步,再到現如今從事投資相關行業。無論範鵬從事哪一個行業,都始終沒有離開零售這一領域,並一直進行著相關研究。

記者:不同的行業與身份的轉變,工作方式有什麼不同嗎?

範鵬:不同的工作會帶來不同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這其中有很大的變化。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國企,工作內容相對來說變數較小,很多時候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些任務就好,比較程序化。第二份工作因為是創業公司,需要自己有更多的主動性,又因為是諮詢公司,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與敏捷的洞察力,需要主動學習與改變,鍛鍊自己開放的思維。

第三份在投資公司的工作則讓我學習到更多,不僅要進行行業研究與商業模式研究,還要判斷財務情況、法務情況與創業者能力。

記者:在工作過程中有沒有一些難忘的經歷?

範鵬:在諮詢公司時,當時我們的很多項目都是為一些上市企業做戰略規劃,彙報工作的直接對象就是各企業的董事長。

有時候他們會因為我的年齡小,進而懷疑是否具備為上市企業做諮詢的能力。但是通過我們對企業的瞭解以及對一些問題的研究,在彙報時能夠較好地解決企業問題,或者為企業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慢慢地企業家們對我的認知就會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

以前可能會叫我小范,但是在問題解決後,無論年紀大小,他都會叫我一聲範老師。稱謂的改變不是重點,難忘的是我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改變了別人對我的認知。

在投資公司時,和創業者相處,面對那些數目繁多的創業項目時也會有很多讓人難忘的故事。

譬如我較早前投資的一個茶葉互聯網項目C(代號)。當我問到創業者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時,他的答案讓我非常感動。只因為偶然間看到人民日報上一篇題為“中國的萬家茶企不及英國一家立頓”的文章,自己的民族感驟然被激發。茶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擁有幾千年的歷史,而英國的茶葉只是從中國傳入過去的。

中國存在大量且分散的茶企業,但是在現代的企業管理當中,中國的茶企業卻因為沒有經過品牌的打造和互聯網的賦能,沒有一家做大、做強的世界級茶企業,反而使英國立頓成為世界茶品牌的第一大品牌。

作為一個具有悠久茶文化歷史的國家,卻沒有世界級的茶企業,讓人感到可悲。抱著通過互聯網讓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態度,進行創業,這樣具有家國情懷和夢想的創業者讓人觸動

記者:如果現在讓你重新來過的話,最希望能避免哪些創業過程中的遺憾?

範鵬:我認為比較大的遺憾有兩個:人才與聚焦。

當時我們創業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人才流失率特別高。創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作為一個新興企業,缺少資金,無法給予人才很好的待遇,而且還要面臨很大的工作壓力。如果再來一次,我將會更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和關注,用情懷與未來的成長來留住人才

另外,在創業時,因為缺錢,我們雖然接了很多行業的項目,這些項目雖然能掙到錢,但是對企業價值的提升作用並不大。所以如果能重來,我們可能會更聚焦於自己的主業,拒絕一些短期的誘惑,做具有長期意義的事情

記者:在創業4年之後,您為什麼又會轉行去做投資呢?

範鵬:隨著信息化越來越發達,企業對自己問題的瞭解越來越深入,並且企業內部慢慢地擁有了很多內部專家,當時諮詢行業呈現下滑趨勢。

與此同時李克強總理提出雙創號召,全國的創業氛圍濃郁,國家用於投資的資金充裕,投資行業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除了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之外,為了進一步拓寬自身的視野,我開始轉行做投資。

投資行業對於某個領域的研究介入的會更深一些。因為它會涉及到企業管理中的方方面面,財務法務、創始歷程、商業模式,各個環節都要介入調研 ,才能對項目進行精準判斷。

記者:作為投資人如何篩選出好項目?

範鵬:看一個項目是否是好項目,我們一般會看三個維度:

第一,是否在好行業。

通過看這個行業處於上升期還是下降期,它是夕陽行業還是朝陽行業來判斷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第二,是否是好企業。

看企業是不是優質的企業,首先商業模式是否正確,如果模式本身不成立,則沒有投資價值。企業的領導者也至關重要,企業的領導的品格良好,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第三,是否是好生意。

投資是逐利的,該項目要具有增值空間,能為我們帶來利潤的增長。

PHBS“匯”視界|範鵬:理論+實踐的“苦行僧”

圖一: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做“新零售和智慧門店”的分享

02 零售改革加速 線上線下一體發展

範鵬是中國研究“新零售”最早的一批人。2016年10月,在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一個月後,範鵬就在《銷售與市場》發表了一篇關於解讀“新零售”的文章,之後更是一直在跟進“新零售”行業的發展與研究。

2017年底,其作品《新零售吹響第4次零售革命的號角》正式與廣大讀者見面。

他在書中提到,零售受到消費、技術與渠道三個因素的影響,正面臨變革的時期。範鵬表示,零售業經歷了四次變革:第一次變革出現百貨業態、第二次變革出現連鎖業態、第三次變革出現了線上業態,而我們現在正面臨著第四次變革,即“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銷售模式。

新冠疫情的發生,對於消費領域的影響較大,因為人們無法出行,消費受到抑制。自己一些合作過、投資過的消費類項目在疫情期間的現金流都比較緊張。

在範鵬看來,整體經濟形式要一分為二看待,例如“互聯網+到家服務”項目,在疫情期間則有較大的增長點,其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銷售模式使得老百姓接受了。

大消費作為人們的剛需,疫情對它的影響是短期內的。

範鵬預測,疫情結束之後,消費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即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的現象,尤其在精神消費與品質消費兩個層面。疫情之後,消費者及時行樂的消費理念會加強,旅遊、電影等精神領域的消費會有一個爆發。

同時,疫情的發生,會讓人們更加註重消費的品質與安全。無論是傳統餐飲,還是現在出現的輕餐飲、新茶飲,都會更加註重安全健康的理念。

PHBS“匯”視界|範鵬:理論+實踐的“苦行僧”

記者:疫情之下,投資人最近都在忙些什麼?

範鵬:對於投資人來說,此次疫情是一個機會,在這個機會中或許能夠找到好的項目。疫情期間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很多優質企業的風險防範意識較強,能夠安全度過這次危機。

一些自身準備不足,沒有很好的應對措施,商業模式不成熟的企業,便無法存活下來。經過優勝劣汰的過程,很多好的企業凸顯出來,為投資人提供了一個好的方向。

記者:受疫情影響,哪些行業在疫情結束後期會有突出的表現?

範鵬:此次疫情的發生會加速產業互聯網的升級,產業互聯網會幫助一些企業完成互聯網轉型。

例如,教育行業在此次疫情中具有較大改革,大部分學校的授課方式都由線下轉到線上,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以往各個學校以線下授課為主,教師資源無法共享。疫情的發生,國家出臺的相對優惠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升級與變革,未來線上教學或將會成為普及的教學模式之一。

同時,衛生醫療行業也會更受重視,“產業互聯網+醫療”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以前醫院對於病人們的信息沒有實現互聯網化,還有很多醫院採用紙張進行記錄。但是通過這次疫情,醫療行業也會實現產業升級,構建屬於自己的區塊鏈與大數據,將互聯網與醫療相結合。

記者:您如何看待零售業在此次疫情中的整體表現?

範鵬:“新零售”在疫情期間是一個商業模式的驗證,即線上線下一體化將成為未來零售業的發展趨勢。

零售是剛需,無論有沒有疫情,人們對日常用品的需求都存在。但是隨著新零售企業的崛起,零售業開始出現二級分化。

“新零售”於2016年底由阿里提出,2017年出現風口期,但是在2018年底開始出現下坡期。雖然模式很好,但是消費者不願意為成本的增加買單,導致盒馬生鮮等新零售行業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

然而此次疫情的發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消費心理與消費習慣,人們逐漸接受線上消費的情況,尤其以往相對較難滲透的中老年人對於這種消費方式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達到了全民性的滲透,加速了新零售的發展。

在疫情發生前,除了盒馬生鮮之外,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等商家都能夠提供購物生鮮配送到家的服務,但是由於其成本較大,中國老百姓對於配送費用的增加比較敏感,一般不願意承擔。

但是在疫情期間,人們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通過配送到家的方式購買日用必需品,消費方式的改變使其商業模式變得越來越暢通。然而對於只有線下業務的傳統超市而言,在疫情期間基本上沒有業務產生,損失較為慘重。

記者:主播帶貨會不會成為零售未來的發展方向?

範鵬:主播帶貨會是一個短期的趨勢。

人們在購物時,對產品的選擇主要集中在價格與品質兩個方面,由於線上購買無法親自考察品質問題,直播帶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崛起的。因為有主播的流量背書,具有較高的信任度,消費者在購買時,其購買決策會相對較快。

但是最好的品質保障方式是線下體驗,未來如果人們的出行越來越便捷,或者各個品牌的線下體驗店越來越多,相對來說人們還是會更願意進行線下體驗。以往線下體驗最大的缺點就是時間成本大,但是如果門店“遍地開花”,人們不需要走很遠就可以購買到產品,這會比線上購買更具安全感。

新零售注重效率與體驗。當前娃哈哈、可口可樂等品牌都已經開始開設線下體驗店。疫情過後,當人們越來越關注品質消費時,對體驗的需求也會隨之提升。雖然聽別人說也是一種體驗,但是體驗方式也存在優劣,親身體驗或將是最好的方式。

PHBS“匯”視界|範鵬:理論+實踐的“苦行僧”

PHBS“匯”視界|範鵬:理論+實踐的“苦行僧”

圖二:宗慶後老爺子邀請去哇哈哈做新零售分享

記者:對於傳統零售的發展,您有什麼建議?

範鵬:傳統零售的發展,應該要有兩個趨勢:

第一,互聯網化。

未來,將不再區分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所有企業都將成為互聯網企業,開展線上業務,提高效率,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

第二,個性化。

現在的消費已經出現圈層化與個性化的趨勢,以跨年舉例,有人會聽羅胖的演講,有人聽吳曉波演講,還有一部分人會收看各大衛視的跨年晚會,這就是圈層化的體現。

消費同樣如此,明星偶像也帶來了圈層化的消費,吳亦凡的粉絲會購買他代言的手機;李易峰的粉絲則會買李易峰代言的手機。消費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圈層化,零售方式也要隨之改變,要向個性化與圈層化轉變。就像上海的羅森便利店,有的是嗶哩嗶哩主題,有的則是泰迪熊主題,以吸引不同個性的人到店進行消費。

記者:在做投資與諮詢的過程中,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是什麼?

範鵬:投資和諮詢都是以研究驅動為前提我們經常被問到關於行業趨勢與企業發展的相關問題。

例如,零售消費領域行業的趨勢和企業的發展問題,我們都會進行相關研究,調研企業的情況。幾乎所有的商業模式我們都研究過,因此針對企業的問題我們都會心中有數。

記者:您正在籌備的新書《看不見的護城河,解讀企業基業長青的秘密》重點討論一些什麼話題?

範鵬:“護城河”是巴菲特提出的概念。

企業有四種類型的護城河:無形資產、轉換成本、網絡效應和成本優勢看一個企業發展的好壞可以看這四個方面。

但是我們發現很多企業還有內部看不見的護城河,這些護城河可能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與否。

以海底撈為例,以前我們認為海底撈的服務與品牌是它的護城河,但是在這兩者之外,海底撈還有一個非常優質的護城河——租金成本。海底撈的店面位置都非常好,但它的租金成本卻不到同行的20%。

這是因為海底撈的品牌能夠主動引流,所以很多商場主動邀請海底撈進駐,為其提供非常有競爭優勢的租金成本,因此資金成本是海底撈能夠持續盈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海底撈只是其中一個,我們希望通過研究與調查,能夠發現針對不同企業的護城河。

PHBS“匯”視界|範鵬:理論+實踐的“苦行僧”

03 聆聽名師見解 構建系統知識體系

範鵬在本科期間就意識到了知識學習與時代背景發展趨勢相一致的重要性。

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依法治國之後,經濟社會中法律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經濟是一種思考的方式,但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需要由法律規定的法則,才能讓其運作效率最大化。因此本科除了主修經濟學專業之外,範鵬還同時修習了法學雙學位。

兩種知識的學習也讓範鵬後來的工作開展與規劃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讓其擁有一個相對符合的教育背景與綜合的思維方式。無論從事諮詢,還是從事投資,對這兩方面的知識都有很大的應用。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也讓其更加註重知識的獲取與學習。

記者: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決定報考北大匯豐MBA項目?

範鵬:報考北大匯豐MBA主要出於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希望能夠更加全面系統地學習管理方面的知識。

在從事諮詢工作期間,雖然我涉獵了一些管理學的書籍,但是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我認為MBA的課程就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行更加系統化的知識結構的學習,對我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我希望能夠聆聽更多知名的老師或者同學的見解。

北大匯豐MBA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大師匯聚,教學資源豐富,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時常聽到很多大咖關於不同領域的見解,對個人的思考具有啟發意義。

同時,在工作之餘可以接觸到各行各業的精英。在一個優秀的群體中與優秀的人一起學習,一起探討案例,去解決問題,也能夠促進自我的思想昇華與認知提升。

記者:在北大匯豐就學習的這兩年有哪些收穫?

範鵬:雖然只有兩年的學習時間,但是在這兩年間,確實有很大的收穫。

北大匯豐是偏金融行業的MBA,開設了很多關於財務的課程,讓我更全方面地學習了相關知識。在我的工作中有很多應用,尤其是後來從事的投資相關行業,我可以以更深入的角度發現財務數據是否存在問題,有沒有造假。

同時,更為系統地學習了管理知識,管理學劉瀾老師說“管理就是看情況”,令我印象深刻。

管理的細化很簡單,但是具體到實施卻要根據行業、公司、人員等不同因素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另外,兩年的MBA學習讓我的思想也有較大的改變,北大匯豐是“商界軍校”,具有“商界”和“軍校”兩個定位。

定位軍校,意味著其具有非常強硬的紀律和職業化的要求,立足於打造商界領袖。成為商界領袖,思想層面的高度必須拔高,視角不能侷限於賺錢,而是通過所作的事情推動社會的發展,來改變中國經濟。

通過北大匯豐的學習,我學會了從更高的維度思考問題:應該投哪些企業,是短期內賺快錢的,還是長期內對我們國家、對一個行業有更多價值的行業。

記者:您如何看待您的零售和消費專家、投研總監、管理諮詢師與作者等多重身份?

範鵬:這些工作對於我來說是一體化的工作,無論做諮詢還是做投資,都需要研究作為前提,在充分的研究之後進行實踐。同時,在實踐中也會促進研究。

我能夠寫書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因為我習慣將我思考與正在進行的事情寫成文字,在可公佈的情況下,發給雜誌社,闡述自己的觀點。

寫東西是對我工作和研究的一個提煉,在思考越來越系統化之後,就可以整理成一本書。這是一個痛並快樂的過程,有些環節比較苦,晚上經常寫到凌晨,有時候甚至會寫個通宵。但在整個過程中,我發揮了自己喜歡寫東西、喜歡提煉與思考的優勢,同時也讓我的工作有一個具化的成果。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在一個領域專精研究多年,並在工作中不斷實踐研究成果,不只是單純在做諮詢或者投資,更多的是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

範鵬評價自己為理論+實踐的“苦行僧”,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提煉出更多有用的觀點,促進行業的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