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冬小麦

(小说) 周茂深

也许有人会问,谁还会在农村种小麦么?现代社会发展的这样迅速,种小麦的话不是太俗气了么?人家都在家搞大棚,栽植蓝莓,你没看见?

我生在农村,但我又讨厌农村,原因农村体力活重,我受不了这份罪啊。农村环境不好,所以我也是最早从村子里出去上学上班的,不知不觉几十年过去,父母年龄也越来越大,耕耘土地亦显得力不从心,但是现在再怎么说总比过去的岁月强许多。

父母不能下地,自然轮到我们这一代,我是家中老大,自然责任也大。还担心下农业搞不好,农村苦累,有点活路的都出去闯去了,不是在家,特别是本区这儿10年大旱,土地收成低,减产,所以真的是没几个在家。

想想我们家还是挺落后的。但,也不算很落后。在农村都是搞的传统农作物,也没什么特种种养殖,也没农机,都在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都在外上班。

原来播种冬小麦还是很有意思,想想当年没机械的年月割麦子就头疼。在7月天要冒着毒烈的太阳到大田中割麦,实在太苦太累。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还会搞一身脏泥土。

还什么割麦子,用手薅……薅麦子,那才叫真正的“锄禾日当午,汗滴那禾下的土。”直至将手薅出血泡血印子,为这没有不草鸡的。是不是有点原始荒蛮,落后和愚昧。可我真经历过,在我漫长的生命长河的记忆里,那些艰难的岁月,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走过。

到西山安顿子。在398省道国防公路北侧有3亩地,今年,小磊不知从哪儿买回一辆重型旋耕机,什么牌子哪产的多少钱?无比振奋,这让村里人一阵欢呼一阵沸腾。开在街上呜呜地,在刚刚修建不久的新水泥路面上隆隆走过,多么威风十足,那重型拖拉机开起来轰轰隆隆,但高高的烟囱却看不出来冒出的股股浓烟,原来还零污染零排放很环保的。那十分夸张的两个大拖拉机轮子转起来真好笑。就我这大个儿也得快走才能跟上,要不一溜小跑站到岭上跟他说话伸头张嘴去巴结他。邻居家离我们家的大田也不远,出外干活把外村的耕种机叫上,80块钱一亩,效率很高,新翻的土地有一种新鲜的湿凉味道,我在一旁光看和感慨。冷不丁一低头在地边就能发现被刚刚翻出土地的蜷缩一团的一只大青豆虫,不很多。

几百亩山里红,樱桃园里散发的味道不同以往,原野清新无比,土地有些凉意,登高望远,,山山岭岭,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美丽乡村美景美图。

这天,李子哥从东边的村子里开来一辆中型耕种一体机。直接开到我地里,二话没说就开干,忽忽地几个来回就会完事,一边翻地,一边化肥,一边播种。原来耕种小麦竟如此简单,看来看不起人是不对的。我只有在一旁袖手旁观的份,别的什么的根本就插不上什么手,很历害的我的哥和国。

天空任鸟飞,今天的当空中根本也没什么云彩,高高的太阳光线有些刺眼,一会儿一亩,效率实在太高我不住惊叹。原先我们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如今很快实现机械化的连续耕作,实现了从薅麦子、割麦子、耕种一体的联合收割三级跳,实在是省时省力又省心呐!

小李子哥嘿嘿哈哈开心地朝我笑了几声:“周哥你这就不懂了吧,很简单,我们一上午差不多一、二十亩地都是小事。”我有些疑惑,他急切地有些气喘吁吁:“你这二亩地,打算给你免费,你没听明白。”我一怔:“如今哪有这种好事?”我这才仔细打量起他来,他红红的脸膛,中等偏上点的个儿。笑起来很开心:“哈哈,你还不知道,我认识你们村谁谁谁,我跟他是好伙计,都老熟了。”我急忙跟他说:“那可好了,原来如此。”

可就在他第四个来回中,李子哥的播种机出了故障,车头处开焊裂开一条大口子,他赶紧停车检查,一边不停地打手机,一边感叹原来问题挺严重,很麻烦要换件,他蹲在地上一会儿脸也憋的通红。他让人从他村里来人捎来工具,我替他担心着急,还担心拖拉机要是从地里出不来咋办?

还有,刚才这一亩地我看先给你钱吧,别忘了,如果弄不好真够呛。他又哈哈哈:“这算什么呀,我不要也不能要,你们赶紧干你们的,我干我们的,都不需要在这儿浪费时间,”我跟他推辞一番,都被他诚心劝阻,我连声道谢,他也再没吱声。

一会儿,谁去联系了小磊子,开着那辆巨型旋耕机打老远从省道上隆隆奔来,原先我以为不需要的兴师动众,小题大做。再个说,在这丘岭山地上没多少大块农田,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那呜呜地隆隆地崭新而铮亮的大型旋耕机会在小块田地调不过头来,可是小磊子熟练地嘉驶着拖拉机,一会儿转过来一会儿转过去,十分灵活,左打方向盘右打方向盘,从容耕耘,把土壤耕耘的又深又匀,看起来十分松软而平整,人都没法进去了。好家伙,一上午他就把相邻的几家几十亩地一口气耕完,当然,原先准备的手扶拖拉机现在只能让他在一边休息着,原来这玩意儿不算管用了……嘻嘻……

邻村小李子哥还在低头拾掇耕种机,我始终给他捏着一把汗,问了问他到底咋回事?啊,原来坏的配件没地方换啊,这可咋办?关键在地里出不来呀!真急死人啦。他告诉我,这“东方红”牌配件远近没修理的。我告诉他:“看看是否考虑考虑网购或者到周边农机公司或站点维修。”可他说不行,打听过没有。

他让我离开,剩下的事又他们负责,让我们先干点别的,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又结伴到别处去继续耕田。

一会儿,李子哥叫来一个中年男人继续蹲在大田中修车,当中又回他原村开出来一辆三轮摩托车,我在路上遇见他还打了一声招呼。回过头来,还是担心他们能不能修好,一抬头,大田里竟没人了,车什么时候修好的,也不知道啥时候走的,也没跟我们打声招呼,可他的维修费和耕种小麦田的钱还没跟我结算,我有些过意不去。

农忙时节,李子哥就在这山山岭岭上奔忙着,莫非第一书记,活雷锋啊,我真佩服他。

直至麦收的时候,我是找到村里的小万、和小富裕来开动大型联合收割机来把麦子割完。割麦子很痛快,一家也就一小时或者多点,突突突……然后,各家有劳动力的青壮劳力把手扶拖拉机开到大型麦收机旁边,从侧边开口,唰唰漏下充满着特殊淡香味的当年丰收的成熟的麦粒。手扶拖拉机的后斗不能装太多,这时,平斗也不行,太多的重量,拖拉机拉不动,上坡也上不去。然后各家再将麦粒拉到刚修好的水泥路两旁凉晒,完成收麦全过程。

趁着天早凉快,大家抓紧来收麦子,这个时节,才兴起几年的蓝莓也熟了,黄澄澄的杏子也熟了,用手一捏,软软的,吃在口里有一种甜甜的纯正香甜味。但奇怪的是,我们在这儿的集市上杏子很便宜,你猜多少钱一斤?嗯。一块钱一斤,一块钱一斤,尝尝吧都。再没什么比这更便宜的水果了,至于麦子,也是一块钱一斤。

麦收时节的地边上,只不过要带很多水,口渴得赶紧来两口。多年不见几近绝迹的洋槐树也盛开了白色的小花一簇一簇一嘟噜一嘟噜……远处的地块上有好几棵合欢花,天空中的小鸟也在静寂般地在空中使劲叫唤并射向更高天空使自己变的很小。

麦收时节很紧张、忙碌而热烈。

原来从耕种到麦收,播种人收麦人都是连喝茶水的工夫都来不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