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報告顯示:中產家庭的房價依賴度過度!

央行報告顯示:中產家庭的房價依賴度過度!

文/楊國英

昨天,央行的一組數據,近乎引起了全網的調侃。

當然,調侃的,都暗含悲苦的心情。

“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317.9萬!央行的這個數據,說實話,是讓許多人有“被平均了”、“拖了後腿”的悲憤感。

這些人,有出生農村、求學和工作在城市的90後,有四五線小城市(含城鎮)的普遍居民,300多萬,對於無家境支撐的外省年輕人,或者四五線小城市的居民而言,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

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這個數據不真實嗎?

我認為是真實的。

1,317.9萬,是戶均總資產,而不是淨資產。

2,317.9萬,是平均數,而不是中位數。

要知道,300萬多點的總資產,在一線城市,現在也就約等於四、五十平米的房子,在二線頭部城市,也就是一百平米左右的房子。

所以,理論上,只要是在一線和二線頭部城市擁有住房的家庭,幾乎都能達到317.9萬戶均總資產的水平。

貧富加劇了,你“被平均了”——央行的這個調查報告,提到“總資產最高的10%家庭,佔比全部樣本家庭總資產的47.5%,接近一半。”

央行報告顯示:中產家庭的房價依賴度過度!

▲總資產最高的10%家庭,佔比全部樣本家庭總資產的47.5%

這也很正常。

比如,馬雲的家庭資產,一平均,差不多5萬個赤貧家庭,能達到317.9萬的平均水平。即便是北上深的一套大平層,算一算資產值,也能平均10個赤貧家庭達到平均值。

就不拉愁恨了,我只是想說明,央行的這個數據,還是基本靠譜的,本質也沒有造假的動機。

今天的文章,我想特別提示一下,央行的這個報告,最令人擔憂的地方:房價依賴度!

房價依賴度,這個詞是我創造出來的,意思是指:我國居民的家庭資產,對房價的依賴程度。

這主要關聯到兩個部分:1,房價漲跌,對居民財富將產生巨大的變化;2,房價漲跌,對居民財富的安全度、負債率將產生巨大的變化。

央行的報告,有兩組數據,關係到“房價依賴度”:

1,城鎮居民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居民住房資產佔家庭總資產的比重為59.1%;

2,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佔家庭總負債超過七成(為75.9%)。

這樣的“房價依賴度”,放眼全球,幾乎是最嚴重的了。

先說第1點,居民住房資產佔比家庭總資產的比重,我們是59.1%,要知道,美國是多少,才30.6%!

還有,59.1%,這個居民住房資產佔比,是個平均數,而不是中位數!畢竟,在億萬富豪的資產結構裡,住房資產佔比,一般都是個位數的。

所以,如果取中位數,或者一般中產家庭(家庭總資產在300-1000萬)之間的樣本進行分析,我覺得,住房資產佔比家庭總資產的比重,至少要高達70%以上。

這還不嚴重嗎?這還不擔心房價嗎?

只要房價一跌,中產家庭的資產,分分鐘縮水!

央行報告顯示:中產家庭的房價依賴度過度!

再說第2點,房貸佔到中國城鎮居民家庭總負債的75.9%,這個比例,也肯定是震驚全球了。

還是再說一下,75.9%,這是個平均數,不是中位數。真正的富豪家庭,或淨資產超過3000萬的高淨值家庭,佔比高的負債,該是企業經營相關貸款,而絕對不可能是房貸。

那麼,同樣的問題來了,如果還是取一般中產家庭進行樣本分析,那麼,房貸佔家庭總負債的比例,肯定不僅僅是75.9%了,而起碼在90%以上了,部分家庭,甚至可能是100%了。

這還不令人擔心嗎?

這意味著,房價只要一跌,你的負債率就要大大上升——因為,房價一跌,你的資產縮水了,而你的負債卻沒有變化——資產是分母,負債是分子,分母變小,分子不變,負債率不就明顯上去了。

而如果房價的跌幅一大,那麼,有些中產家庭的資產,就不是簡單縮水的問題了,而可能是腰斬的問題了。

中國中產家庭的“房價依賴度”,高得這麼離譜,簡直身家性命全部押在房子上。

央行報告顯示:中產家庭的房價依賴度過度!

那還是擔心些房價吧,尤其是在經濟預期不樂觀的情況下,還是提前做點準備為好,一般中產,3套房以上的,還是儘快拋吧。1—2套的,負債過多的,那還是謹慎些改善吧!

當然,這倒不是唱空房價,一二城市的房價,未來2—3年大跌的可能性,大概率是沒有的。

但是,小跌,或者僅是不跌不漲橫盤,那算上資金成本,本質上,也要讓業主們虧大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