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於國也》中最後孟子勸說梁惠王成功沒有?為什麼?

吳建義


孟子沒有說服梁惠王,以下為我對於梁惠王沒有接受孟子建議的分析

戰國時期的社會混亂度遠遠超過了春秋時期,諸侯間的征戰,已經從爭奪霸主,變為兼併土地。梁惠王要施展一番雄心壯志,招納賢人,實行強國政治,好在混亂的戰國中以力稱雄。在這樣殘酷的大背景之下,道德仁義被視為蔽履,而儒家所追求的“王道”、“民本”價值則可能成為空泛的口號。孟子當時享有盛名,而梁惠王接見當初,就問“您會對我國帶來什麼好處?”正是忽視了仁政與道德價值,只追求國家利益的一種表現。以利益為最高價值,則在政治實踐中,會把其他儒家所認為更高的政治價值——如民本、仁政、道德、禮樂放在從屬、甚至可以隨意犧牲的位置上,這是儒者所不能接受的。

孟子反駁“何必曰利”,提出“仁義”為最高價值,並不是不懂得為政與強國之道,而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梁惠王在戰國的環境下,如同其它諸侯一樣追求“強國”,其背後之目的,不是真正實現國富民強的王道政治,而只是滿足自己“大欲”的一種私心,它帶不來人民的幸福安樂,只能帶來無窮的戰爭與動亂,其出發點是相當卑劣的。站在對立的立場上,孟子接下來提出為政需要“後利而先義”,這才是政治運行的常態。儒者之義利觀,並不是完全忽視“利”,而是“利”需要符合“義”的價值、不能為追求“利”而違背“義”,否則就可能導致安定秩序的崩潰,司馬遷說“利誠亂之始也”,正體現了這一道理。當然,梁惠王顯然不是一個真正把“仁義”當作是政治最高價值的君主





少有人走的路99


《寡人之於國也》中最後孟子勸說梁惠王成功沒有?為什麼?

言輕莫勸人,能勸說的人,一定是志同道合的,孟子勸說梁惠王是成功的。

因為孟子從幾個方面進言說了,只有實行仁政,保護資源和人力的重要性,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總而言之,就是“以民為本”……

附:配圖、第八次百萬爆款認證🙏🙏🙏🙏🙏🙏🙏🙏





不忘初心136533244


《寡人之於國也》中最後孟子勸說梁惠王沒有成功。

梁惠王,即魏惠王罃。惠王六年從安邑遷都大梁,因稱梁惠王。梁惠王即位之初, 魏國經過魏文侯時期的李悝變法以及魏武侯時期的發展,成為戰國初年最為強大的國家,但到他在位的後期,魏國遭遇一連串的軍事、外交失敗,國力大減。

公元前361年,在梁惠王執政後期,由於魏國在幾次重大戰役中慘遭失敗,失去了昔日的強盛。梁惠王為振興魏國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賢”應邀來到魏國,於是孟子與梁惠王之間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一次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在這場問答中,孟子委婉含蓄地用“五十步笑百步”的類比來證明他的“移民移粟”與鄰國的君王不用心相比並無本質區別,所以也就產生不了顯著效果。 對梁惠王提出了仁政思想:不違農時,保護魚類,按時砍伐,鼓勵養蠶,繁興六畜,生產糧食,興辦教育。做到這些,“斯天下之民至焉”。梁惠王應是心有所動, 孟子自然也不願放棄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機會。 孟子在大梁居住了一年多, 在此期間,梁惠王應是將孟子作為貴客相待,孟子也經常不失時機地向他宣揚仁政思想。

但是孟子在大梁一年多的時間裡,未見相關法令的真正實施。 梁惠王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這勢必會因觸犯到貴族的權益而受到激烈牴觸。 在戰國時代,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 ”政策 ,在變革之初也是遇到巨大的阻力 ;楚悼王任用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打擊大貴族特權和利益,楚悼王死後,在楚悼王的靈堂上,貴族們射殺了吳起,可以想見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對之烈;商鞅在秦國變法,也遭到舊貴族的反對,秦孝公死後,商鞅被車裂。 而此時已年過八十,在位將近 50年的梁惠王即使是心有餘,但力已不足。

其次梁惠王在位前期還能夠招納賢人, 銳意整軍, 魏國也因此一度人才濟濟。 但梁惠王之世也是魏國人才大流失的時期, 魏國先後逼走了吳起、孫臏、 商鞅、 犀首、 張儀、 范雎、 尉繚等名士, 更有大批實幹士子流失, 其中十之八九流失於梁惠王時期。 隨著人才的流失, 魏國也開始走下坡路, 國勢日漸衰退。 以至於梁惠王後期 “東敗於齊, 西喪秦地七百餘里, 南辱於楚”。 同時, 梁惠王是戰國之世最好收藏珠寶且以此為榮的國君, 歷史上曾有“惠王問寶 ”的典故 。 由此也可看出他平庸昏聵 ,紈絝浮華,外在言行豪爽大器,而內在精神卻狹小不能容才。 孟子雖然受到梁惠王的禮遇,但只是流於表面,並未真正的被賞識、重用。

還有 孟子的政治理想是“施仁政,行王道”,“王道”即儒家提出的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與霸道相對,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 但在戰國之世,孟子所述“唐虞三代之德” 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 “迂遠而闊於事情”,“王道 ”是不會受到君王真正認可的 。 所以他的仁政學說也就沒有得到實行,雖然他在《寡人之於國也》一文中勸諫梁惠王行“王道”:“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希望君王能夠減輕人民負擔,賦稅徭役適度,遵循自然規律,人們豐衣足食,養生喪死無憾,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勸導百姓依禮而行。畢竟戰國斯時帝王們還是喜歡比較直接快速見效的“霸道”的。

後來梁惠王去世,梁襄王繼位,《孟子 》中記載 :“孟子見梁襄王 。 出 。 語人曰 :‘望之不似人君, 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孟子見過襄王后認為這位魏襄王看上去不像個國君的樣子,沒有國君應有的威嚴。 然後又以“卒然問曰”,點出梁襄王缺乏威嚴沉著的人君氣度。 面對這樣一位國君,孟子雖然以淺顯明白的語言向他宣講仁政愛民的思想,但最終也是未見結果,不久,孟子就離開了魏國。

孟子,關注蒼生,心繫百姓,胸襟博大,主張民貴君輕、以民為本,是其仁;機智聰穎,旁徵博引,因勢利導,層層推進,歸謬反駁,執經行權,是其智! 孟子的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中國千年的歷史,即使在今天仍然有著很高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