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没有诗

人生不能没有诗

王业松

35年前,家住北京甘家口的一位朋友对我说,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我至今难忘,感到他的话很贴切。我想再加一句,人生中不能没有诗,不能没有诗人的情怀。这是我35年后的呼 应。

什么是诗人的情怀?诗人情怀是爱国爱乡,关注百姓,爱惜生命,珍惜友谊,抗暴扶弱,心胸恬淡,襟怀天下,激情四溢,酷爱生活,追求不止。

诗人对周围的事物反应敏锐,观察入微,既有发现美的眼光,欣赏美的情调,也有表达美的冲动。诗人最忌讳的是反应迟钝和情感冷漠。“哀,莫大于心死”,如果诗人的心死了,虽然人还活着,但他的诗,他的情怀,则全部死亡。其实,真正的诗人的心永远不会死。

人心中要有他人的诗。中国古典诗词宝藏异常丰富,让人一辈子都读不完,人只能从多如大海的诗词中选择阅读。人应当用别的人诗词来充实自己,陶冶自己,激励自己。别人经过千锤百炼,经过“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苦心写出的诗词,我们毫不费力地获得并捧读在手,用之于我,这真是最划得来的美事。

有的诗给人以悲壮自豪的激励。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格调多么豪放,气势多么磅礴,又多么自信自豪,“俱住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过去一切大人物都过去了,都不能与今天的英雄人物相比,即使是当时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只是“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已。

有的诗词给人以离别的思念和对人生美好的祝愿。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即是,诗人诉说着“人有悲欢离合”,是自然的事,月也有阴晴圆缺,只是希望“人长久”,大家彼此“千里共婵娟”吧!

人都有对故土的思念,叫做乡愁。唐朝李白的《夜静思》是最典型的乡愁诗。诗人见到了头前的月光,还以为是地上落下的霜呢,在“举头望明月”的时候,立刻想到了故乡,思念着故乡。

唐代王昌龄的《出塞》给人以出征壮士悲壮的感觉,“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多了“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与宋代爱国英雄岳飞《满江红》遥相呼应。虽然是两个朝代,但爱国杀敌的壮举一脉相承。“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爱憎何等分明,必胜之心何等自信而强烈。读者可从中看到诗人满腔热血在沸腾,爱国情怀在燃烧。同样,宋代的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悲壮的诗句,永远激励着多少代人英勇赴死,为国捐躯。

古人的诗词是今人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食粮。现代诗人的诗词是千百年中华民族之魂的延续和发扬,鼓舞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强大,人民富足,社会进步而奋勇向前。

人生中更要有自己的诗。宋代诗人陆游写给儿子的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要学习诗内的诗,更要淬砺诗外的功夫。不一定要有自己创作的诗词,但一定要有像诗人那样的情怀,像诗人那样境界,要有像诗一样的语言。最好每天都能发现一两处(件)美好的事物,每天都要做一两件像诗那样的美事,每天都要说一两句、一两段像诗一样的语言。前几天,我夫妇连着两天去北京颐和园浏览,并在迎旭楼喝茶。我把我的感受用微信发给了家人和朋友。9月9日,是这样写的:“一天一趟颐和园。昨日才饮昆明湖,今天又登万寿山。728米长廊驻足,迎旭楼前留影。荷花刚刚谢幕,金桂已在吐香。山前观湖中游船,后山看苍松劲柏。试问何时最好?悠哉休闲时光。”此文不是诗,但我认为它是诗一样的语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心中多一些诗文大有好处。人的气质和魅力是装不出来的,你多读点诗,多阅点文学作品,胸中墨水多了,如何处世待人,成竹在胸,你的谈吐和风度自然就升华了,自然就与众不同。有一副对联说得好:“诗书非药能医俗,道德无根可树人。”你读的诗文多了,知识多了,涵养深了,自然就变得高雅。

中国的传统向来重视学问,敬重有知识的人,他们认为:“家有千金难算富,胸无点墨实为贫。”

小时候,兵荒马乱,父母常教育我说,你家有钱有财了,土匪强盗就会惦记,随时会被抢走。但放在你肚子里的学问,谁也抢不走,夺不去。所以,学识本领才真正属于你的财富。这是两位农民最朴实的想法,也是对子女最有效的教育。六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秉承父母的教导,坚持阅读,坚持对知识的追求,相信天下第一件好事就是读书。

人生因为有诗才变得精彩,因为有诗才活得有意义。我们要多读一些别人的诗,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有诗人的情怀,才能有自己的“诗”,才能有自己的诗一般的语言,才能有自己诗一样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