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Ip架构与无常

2020年一季度

Ip目标回顾

梳理记录

点道A01(60后 )

4月3日(16:00-18:00 微信视频)

点道A02(90后 )

4月5日(18:20-18:51 微信语音)

点道A03(80后 )

4月4日(15:40-16:18微信视频)

点道A04(80后 )

4月5日(11:00-11:48微信视频)

点道B01

4月3日(17:00-18:55 微信视频)

点道B02(60后) )

4月6日(8:25微信文字)

以上总结与记录:点道A01

一季度共同成长部分

疫情期间,坚持读书和锻练的习惯,应对变化相对其它人心态更稳定些

点道A01

进一步断舍离,饮食起居管理可以改善居家的气场。坦诚表达有一定的进步。疫情以来,内心有焦虑,手机有时放不下,锻练时断时续。

点道A03

疫情居家期间,读书和锻练习惯比较平稳,但是复工之后,大环境改变,业务完成不理想,心火旺。尝试直播,需要坚定信心和坚持。

点道A02

按年初计划,总结回顾。坚定不变。

外界如何变化,自已的成长的目标不变。各方面渐入佳境,坦诚和有定力,说话急促的现象有明显好转。

点道A04

料理孩子和家务,充实养人。觉察自已的潜意识很不容易,有些”变故”是自已潜意识期待来的,潜意识已经心想事成,潜意识里有一些不能明说趋利避害的愿望。如果学会坦诚,潜意识和显意识才会合一,才有可能知行合一,人生IP目标体系表版本就不会一直“未实现”(其实都是实现了的,只是定目标时在伪装)。

点道B01

一季度收入只实现70%,抖音直播在坚持,还是不愿锻练。

点道B02

一季度细化了具体的中医产品和道地药材,充实品牌的内容。建立中医培训体系,包括教材,太极内壮功法,理论更规范化,明年再上公域。

人生Ip架构与无常


关于无常

因为2020年春天疫情,深刻了解到无常。从十天前到今天发文,全球累计确诊数从120万到187万,死亡人数从6.4万11.91万。

在人生IP架构师学修体系里,没有特别去提无常这个概念。只是温和提出在变化中保持觉知和坚持。猛烈的无常正在直播,人生IP目标的执行,会显得虚无。人生信念与价值观,在面对无常时直接呈现出来。所以需要仔细熟悉一下无常这个老朋友。

希阿荣博堪布在《次第花开-珍宝人生》里说:万事万物皆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即无我和无常。无常并非佛陀发明,他只是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却总被忽视的事实。时间不停的流逝,冬去春来,花开花谢,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无常。

无常乃是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可人们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时候,突然遭受变故、生病、离别,才会去注意它的存在,所以人们误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如果能好好的端详一下,就回发现无常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倘若没有无常,离别就不会相聚,生病也不会痊愈,黑夜永远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远快乐不起来。经常观察自己和周遭的人事变迁,会让我们熟悉并逐渐接受无常。我们会开始学会冷静理性地看待生命流逝,意识到不只是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化起伏,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

熟悉无常令我们内心真正的放松而开阔,另一个好处是我们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的意义。

我们是一群得了健忘症的人,受苦受难、哭天抹泪、心灰意冷,全架不住健忘,一转眼功夫,又哪儿热闹往哪赶。不是说不要积极乐观,而是在积极乐观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人生何其脆弱和短暂。在生与死之间还有疾病和各种意外的侵扰,

一生当中可以用来积累福慧资粮、追求解脱的自由时间并不多,而我们却把这宝贵的人生浪费在琐碎、无聊的事情上,努力想去维持正在不断消逝的事物,

克服恐惧

克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

认识并接受无常并不意味着你会变成一个悲观主义者,生活在你眼里从此将一无是处。试想在你认清无常的事实之前,不管是苦是乐,你不是一直都活得挺来劲的吗?而无常又何曾有一秒钟离开过你呢?

有时我们甚至要感谢无常。

直面痛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当你身体某个部位感到疼痛时,你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观察这个“疼痛”,包括疼痛的具体位置、疼痛的程度、疼痛程度的变化……很快,你会发现疼痛感缓解了。

同样的,当自己被愤怒、嫉妒、恐惧、烦躁等情感困扰时,注意观察。

比如愤怒,愤怒也有从酝酿到爆发的一个过程,就像着火,开始只是几颗小火星,后来发展成火苗,风一吹,才越烧越猛,成了一场大火。许多人要等到火焰冲天才意识到着火了。可是,如果留心观察的话,火星或火苗刚起就上前把它扑灭,大火就烧不起来了。你甚至可以不急于去扑火,袖手旁观也无妨,看看火是怎么烧起来的。也许你还不知道,通常在火上扇风、浇油的就是喜欢恶作剧的那个你。现在你跑出来做观众了,没人帮忙,火烧得不起劲,一会儿自己就灭了。

如果不把快乐寄托在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和扩大的。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最后还是那个内在的价值观在起作用。

在无常里编导演好故事

王国平先生在《南怀瑾最后一百天》一书中记录南先生传记的最开始的一段话:世界上的人类,有一个特性,所有的人,都喜欢听故事,任何一种有文化的生命,从母亲肚子出来从生至死,昼夜都喜欢听故事,没有故事自已就会编,骗自已的思想和感情,这是人性很奇怪的一面,不但爱听故事,还爱听谎言,任何人都没有一句真话。

这个话有点严重,因为对历史的研究,所有的传记都是记忆里东西,但记忆不是很可靠,既然每个人有意无意,有字无字,有声无声、零零散散都在告诉这个世界我是谁,不如专门拿出心思来,确定自已的人生宗旨。就编好和演好自已的人生

中国是全球化最受益国之一,欧美日等国同样不同程度享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但几十年的红利都抵不过病毒派生出来的损失。只谈经济不谈政治的国际合作就此止步,曾经罩着面纱的意识形态冲突也直接呈现在世人面前。

膨胀的欲望而使整个社会逐渐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绝望,用认识科学、生命科学和东西方精华文化结合来帮助人类恢复社会秩序,每个人的人生IP是离不开人生宗旨的。可喜的是,两年过去了,人生IP架构践行者中,有一位开始确定人生宗旨。

人活着没有宗旨真的会很可怜。

人生Ip架构与无常


灾难来临前该做什么准备

杨森林先生:

世界变幻莫测,当痛苦发生,苦难降临,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怎样适应呢?

第一,调紧慵懒的心弦。养好自己的精神,练好自己的精力,渐次养成安步当车的习惯,不管是走路还是奔跑,在双脚与大地接触的每一个当下,不仅能激发全身细胞的活力,让身体得到锻炼,还能培养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去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请记住,逃跑是人类基因片段中最重要的点位。(学会健身、走路和跑步)

第二,习惯无电的时光。如今的我们对电的依赖程度实在太高,电灯空调电梯电子产品已经侵袭了我们的全部,人们正在“失能”。在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通过经历一小时的至暗时刻,不仅是对环境的保护,还能训练我们的“绝缘”生活能力,只有当关掉所有与电相关的一切时,我们的其他感官才会更敏锐,对光明的感受也将大与往常。 (学会至少两天不用电)

第三,隔绝娱乐的刺激。现在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娱乐支配了人生,忙时,频看手机,精力耗散,闲时,更是跳入娱乐之网,奋不顾身。随后,你会苦于学习工作效率的低下,日常精力的不济,理性思维的丧失。因此,保持对娱乐的冷静态度,长鸣杜绝沉迷的警钟,学会作生命的主人,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在一团迷雾中始终看清脚下的路。(一周内不碰任何娱乐和游戏方式)

第四,适应简单的饮食。尽管饥饿贯穿了人类的历史,但饥饿教育是我们的缺项。面对随处可见的诱人广告,人们开始了不管地域,不辨好恶,不分时节的对食物的疯狂追逐。一日三餐不是饕餮大餐,就是豪餐盛宴,但如此消耗食物和身体,换来的当然是损福和疾病。因此,食物从简单的开始,习惯最基础的生活,吃不过三顿粮,减少对外在的消耗,不仅是储备能量,也是维系自然的和谐,更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必须。(学会三天不吃一天不喝)

第五,学会独处的能力。只有独处才会认真的思考,才会专注于事物本身,才能激发本能活力。假如有一天你被无端囚禁,被困孤岛,被地震掩埋,是自乱阵脚,手足无措,还是会冷静思考,耐心观察,沉着应对呢。独处时所释放的敏感触角,能够很快与周围建立连接,适应不同的变化,形成基本的生存技能,从而大大提升了存活的机率。 (象基督山伯爵一样学会荒岛生存)

第六,寻找避险的基地。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要时刻持有见微知著、管中窥豹的思维,不要等兵临城下才开始思考战局,也不要等火烧眉毛了才明白事态危机。寻一处避险地,不是消极避世的逃避,而是积极入世的进取,身不安则心散,心散则大局乱。只有身心安定,才可通天达地、自在作为,才可运筹帷幄、奋勇前行。(到山野和乡村中去建一个自耕农世界)

所以,一切苦难和经历都是幸福的起点,简单到归零,快乐才会发芽。很多人问我,你经历那么多苦难,为什么还能笑出声来?其实,只有当你一无所有时,心才能坦然淡定。这就是我以“尚能呼吸” 作为生命幸福底线的原因。若你不被世事折磨得体无完肤,你不会惊喜地发现,你的血肉也可以开出一丛花来。(2020年4月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