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慾望的想象”,淺談《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是一部很奇特的電影,很慶幸影片剛上映的時候沒有去看,倘若看了,也只是徒增莫名罷了。

電影的奇特不僅在於片段的零散、時間的顛倒,更在於解讀的難度,有些人從“性”的角度解讀,也有人從“後現代文化”解讀,而我覺得這是一部表面上描述“愛與慾望的想象”,實則引喻過去和當下。

導演姜文通過春夏秋東四個時間節點講述,採用倒敘以及交叉蒙太奇的方式,展現天馬行空的、具有魔幻現實主義的浪漫狂想。

01

瘋娘自戕是整個故事的開始,上世紀70年代的某雲南村落,一個迷戀上樹、執著魚鞋、有著各種瘋狂的莫名其妙的妄想的母親,整天做著匪夷所思的舉動,而這些舉動,都可以看作“愛而不得”的焦慮從而引發的想像。

姜文將這種“愛而不得”的焦慮,轉化為對“焦慮”的浪漫想象上,那美麗的紅土、樹上的吶喊、瘋孃的唐詩吟唱以及最後的流水葬禮,共同構建了“為愛焦慮”的想象性隱喻世界。

最終,瘋狼的自戕,將這種想象以死亡收場。

“愛與慾望的想象”,淺談《太陽照常升起》

02

如果說瘋娘是“愛情焦慮”的想像,接下來的“摸屁股”事件,則是時代背景下的“慾望禁忌”的想象。

在“摸屁股”事件中,慾望瀰漫的林醫生、到處偷情的唐老師、一本正經的梁老師,這些人物在姜文的鏡頭下,喜劇般的顛覆那個年代下莊嚴肅穆的宏大符號。重點是,在這般喜劇式的顛覆下,是有隱喻的,隱喻著“時代文化”。也就是說,在顛覆的同時,又保留了對那個時代的懷舊與傷感。

這一段落,以梁老師被謀殺從而結束,這樣的描述,更是凸顯強烈的文化符號,這便是“慾望禁忌”的根深蒂固。而這樣的描述,又是帶著絲絲反諷。

“愛與慾望的想象”,淺談《太陽照常升起》

03

在“天鵝絨”段落中,姜文通過密密麻麻的樹林,激鳴的槍聲,兒童歡樂的嬉笑,再現了一代人美好的青春,準確的說,這是一種對那個年代的“青春的想象”。這種想象,本應屬於那一代人所具有的“氣質”,但這樣的“氣質”是殘缺的,是超越現實的,和對“愛與慾望的想像”是同步的,都伴隨著“天鵝絨”的出現和小隊長的死亡象徵著想像的失敗。

因為一塊“天鵝絨”,小隊長死於槍下,唐老師成了殺人犯。這個看似婚外情的有關男人尊嚴的事件,也暗有所指。唐老師不能忍的並不是婚外情,要不然他也不會講此事透露給“崔健”所扮演的商販。他所不能忍的是妻子隱秘部位所具有的象徵性,將“天鵝絨”暗示成男性對女性的佔有,實則也是一種心理想像。

只要“天鵝絨”不再帶有象徵性的意義出現,小隊長便可免於一死。當小隊長問唐老師“天鵝絨”是什麼,唐老師便執著的準備找來“天鵝絨”給他看。唐老師的這種行為帶著“讓你死而無憾”的意味,看似光明磊落的男子漢行為。更多的,是導演姜文為了表達對那個時代人性的同情與哀傷,也是一種對小隊長這個無知少年的心理補償。

“愛與慾望的想象”,淺談《太陽照常升起》

終究唐老師沒有找來,而小隊長卻找來了。原本的唐老師見到“天鵝絨”尚且可以控制情緒,但當小隊長說出那句:“可是你老婆肚子根本不象天鵝絨”,徹底閹割了唐老師有關“性”、“佔有”、“愛情”、“慾望”的所有心理想像,也閹割了“天鵝絨”之於唐老師的象徵性。最終小隊長只有一死,唐老師也只有成為殺人犯。

04

如果說整部電影前三段是“果”,第四段“兩女投邊疆”便是交待了“因”。瘋娘、瘋孃的丈夫李不空、瘋孃的兒子小隊長、唐老師、唐老師的妻子等人的關係。

瘋娘與唐老師的妻子半路結識,一個“尋夫遺物”,一個“尋夫結婚”。兩個女人,兩段關係。

瘋娘不遠千里來到邊疆,聽著蘇聯翻譯講述李不空和蘇聯姑娘如何雙雙殉情。當瘋娘看到李不空的遺物起,可以說開啟了本片的高潮。伴隨憂傷的曲調響起,那扇沉重的大門被打開,瘋孃胎緩緩走進。

“愛與慾望的想象”,淺談《太陽照常升起》

“愛與慾望的想象”,淺談《太陽照常升起》

這裡,導演姜文首先用一個逆光的廣角鏡頭,增加整個房間裡的透視感,接下來又用側光、頂光多個角度,形成強烈的光線立體感,最後將光線焦點至李不空的遺物上。這些複雜的光線調度,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象徵著瘋娘即將走進自我的哀傷的內心世界,也走向了想像中的屬於丈夫的世界,而想像中的世界帶著美好的想像。但不論是哀傷的,還是想像中的美好,二者必將關聯的。就像影片開頭瘋娘吟唱著唐詩時的無奈,又像結尾對著太陽吶喊:“別害怕,火車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的充滿希望。

接下來的片段中,高潮繼續拉昇,在唐老師和妻子的婚禮上,流暢的剪輯,華麗的鏡頭切換,音效的配合,使整個畫面有著無比的激情與視覺衝擊。沉醉的男女,歡樂的舞蹈,這些影像的刻畫,將所有的“想像”變成了一次群體的聯歡。這樣的聯歡,算是姜文予以那個時代“愛與慾望的想像”一種懷舊與告慰。

“愛與慾望的想象”,淺談《太陽照常升起》

05

影片雖說套上“愛情與慾望的想像”這樣的外衣,但結合片中幾個小細節,不得不讓人無限遐想。諸如瘋娘光腳尋“鞋”、時間字幕1958-1976等等,影片畫外之意,不言而喻,這是一部具有隱喻年代味道的電影。

同時,也是對當下的一種延伸,影片中瘋孃的自殺、梁老師的被“謀殺”、小隊長的被“槍殺”,皆都象徵“愛情與慾望的想像”的失敗,而這種失敗,更多的是“愛情與慾望的想像失敗的焦慮感”的傳遞。

當下,我們不再受到種種禁錮,反而缺失了想像“純正愛情”的能力,更多的基於物質的考量,影片中出現的瘋娘“愛而不得”的愛情呼喚,成了對愛情想像焦慮過量的產物,存在於想像,而消失於現實。

但又如片名《太陽照常升起》一般,不論隱喻的過去還是現在,總歸希望猶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