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数字货币的手机丢了,数字货币还能找回来吗?该注意些什么?

大连晋江人林超


如果是在断网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收入的钱,如果双方的手机在断网交易后都立即同时坏了,你收入的钱是找不回来的。


中士弓


数字货币载体,是数字货币钱包。

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替代。

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

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作为用户,需要选择某个运营机构开通数字货币账户,运营机构可以是商业银行,也可以是支付宝、微信。

进而由该运营机构的钱包服务端对用户的账户进行管理控制。

且数字货币钱包账户可能“分级”,不同等级的“额度”不同。

支付宝在专利说明书中称,用户申请开通的数字货币钱包通常是最低服务等级的数字货币钱包。

而如果用户需要开通高服务等级的数字货币钱包,则需要从最低服务等级的数字货币钱包开始一级级升级钱包。

使用数字钱包,可能打开钱包的话,也会实行二次手势密码等验证,或者是指纹密码验证,这样的话,可能就会更加的安全。

也就是说,如果你设置了更多的指纹密码和手势密码验证,那么你手机丢了可能也不会再损失其他钱财的。

当然,如果你没有设置密码,或者是让人猜出来了密码,如果用小额免密支付,可能会损失一些小钱,但是大额的数字货币可能要经过支付密码验证,应该是转不出去的。

因此,可以看出来,使用数字货币会更加的安全。

另外,数字货币具有唯一性编码,而且肯定是没有办法伪造。

而且数字货币进入谁的钱包可能又会生成可追溯的信息编码,包括钱包主人的身份信息等,这样的话,只要是数字货币花出去或者是转账出去,都是非常容易追溯的。

甚至未来,如果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升级,可能你在哪里把数字货币花出去都是可以追溯的,包括花了几块钱等等,这些都是能够比较轻松地知道,并且能够追溯。

如果这样的话,你的手机丢了,捡到手机的人一方面很难破解手机上面的很多密码。如果捡到的人费了很多功夫破解了密码,那么如果想把钱花掉,或者是转账,那么也是可追溯的。


梁言信托


由于目前央行并没有披露太多的技术细节,所以不是很确定这个问题。

数字货币这个说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有不同的解读。央行发行的叫做“DCEP”。很有可能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数字货币,他应该具有中国特色。

按照传统的主流数字货币定义,数字货币和纸币现金有很多相似性。比如唯一性、可以双离线支付、匿名性。按照这个说法,手机丢了,存在手机上的数字货币就找不回来了。

但是,可以变通。数字货币是存在一个叫做“数字钱包”的APP里面。那么这个钱包可以分两种,一种叫做冷钱包,一种叫热钱包。冷钱包就是类似于我们平常用的那种钱包。而热钱包则是存在网络中(云端),我们用手机只不过是一个很“瘦”的终端而已。手机丢了,还可以用其他手机充当终端区同步云端的钱包,这样说来,手机丢了,数字货币还可以找回来。

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假设使用的是冷钱包,会有什么后果。这样,手机丢了,数字货币也就丢了。虽然别人捡到也用不了(可能有密码),但是自己也用不了。就像把纸币现金丢到荒山,或者被火烧毁一样。

但是,不必过于担心。很重要的一点。多数人并不会真的大量使用数字货币。大额的数字货币一定会放到商业银行。就像现在一样,大钱是存到商业银行的,平时取现金都是小数目,用于方便的离线支付。把数字货币存到商业银行,那和现在的生活方式并无区别。那么,手机丢了,就好比钱包丢了,丢的现金毕竟是小数目。钱包里有银行卡,这个丢了可以挂失的,可以补办(现金和数字货币不能补办)。

如果使用热钱包,支付又没有匿名性可言,那岂不是这个数字货币与纸币现金相比并没有什么优点?那干嘛不用电子支付呢?下面就有必要讨论一下它和传统电子支付的区别。

我们的DCEP,是央行发行的。央行和商业银行,是有区别的。央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就是商业银行。当使用银行转账时,我们必须事先到商业银行开户。转账一定是发生在两个商业银行之间。存款、信用卡也一定属于其中某一个商业银行。现金就不一样了。现金一旦取出来,就不属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

这就涉及到一个小概率问题了。某个商业银行倒闭了,怎么办?还有,账户被冻结了,怎么办。但是,现金不存在这个问题。

数字货币有时也叫做“数字现金”,它和纸币现金一样,也是仅仅属于央行,而不属于某一家商行。同样,也不会被冻结。不过,把数字货币存入商业银行,又另当别论。

至于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也是大同小异。多数时候,我们在支付时实际使用的是绑定的商业银行的储蓄卡或信用卡。另外一些时候,使用的是微信自带的“零钱”(支付宝类似)。这个零钱,是用微信的信用来担保。所以如果微信倒闭,钱(“零钱”)也是难以兑现的。和上面讨论的一个道理。另外,按照当前强制规定,使用微信“零钱”交易,是有额度限制的。商业银行转账限制要宽很多。现金嘛,完全没有限制!看看电影里面特殊现金交易,有时提几个大箱子。

数字货币是允许双离线支付的。这是银行转账和微信支付宝难以做到的。双离线就是交易双方可以同时都不联网进行交易。这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特别好用,所谓“手机碰一碰”就可以交易。从这一点来说,就和纸币现金很相像了。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电子支付,刚也说了,它一定属于某个商业银行或第三方机构(微信支付宝等)。所以交易时,必须经过商行等的在线确认。确认的过程就是验证合法性后,从一个账户简单减去一个数值,另一个账户加上一个数值。

而数字货币,是“一枚一枚”的,每一枚数字货币,就好比是一张纸币或一枚硬币。每一枚数字货币,都有一个唯一编号,还有一长串数字。可能打印出来得用好几张A4纸。数字货币交易时,就是把这串很长很长的数字从一个手机转移到另一个手机。当然了,不是简单的复制 ,要涉及到数字签名,这里不展开讨论。微信支付也是数字,不过那个数字很短,比如“100.00”元。太短,没有安全性可言,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对它进行伪造和篡改。比如把100.00改成200.00。所以必须依赖商业银行或微信等的信用担保,保护这个数字的正确性。而数字货币不需要担保(央行除外)。因为很难去伪造这串很长很长的数字。就如同很难伪造一张纸币一样,有防伪措施,属于国家机密。正是这种特性,决定了数字货币可以和现金一样,可以脱离商业银行,进行离线支付。它的安全是由这串很长很长的数字以及加密算法决定的。

要提醒一下,双离线支付,估计是有限制的。即,不可能长时间处于离线状态。如果长时间处于离线,进行大量的离线交易,会出现“双花”现象。也就是一枚数字货币,被同一个人花掉两次。比方说,我给张三一枚100元的数字货币,应该从我的手机上删除这串具有唯一编号的很长很长的数字。但是我利用特殊手段没有删掉。接下来,再把它用来支付给李四。于是100元花了两次。当然了,如果联网,就很容易检测到,因为出现了两个唯一编号的货币。

再补充一下,数字货币是存到一个叫数字钱包的APP里面,它应该不属于商业银行,而只属于央行。就像真实钱包一样,是用来存钱的,存的是数字货币。这个货币,是一些很长很长的,加密的数字。

说了这么多,再回到正题。如果使用冷钱包,手机丢了,可能就找不回来了。不过我相信,可能央行会对所有的货币进行在线备份,这样可以避免。如果使用热钱包,所有数字货币都在云端,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最后,为什么要搞这一出。我认为最最根本的原因,是要提高央行的地位,是为了更好地可追溯。相比纸币,大家都能理解,比如节约纸张,防伪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