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因为现在女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01

古装电视剧《鹤唳华亭》里,罗晋饰演的太子萧定权,希望通过自己大婚来大赦天下,以便让自己喜欢人的父亲免于死刑。

在他的提议和各方势力均衡下,他娶了刑部尚书张陆正的女儿张念之。


为什么很多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因为现在女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张陆正并非是不疼爱儿女的人,但他的眼光和格局却不怎么大。他不好好教育儿子,也没教女儿读书。

张念之除了读《女则》,就没看过别的书,做得一手好女工,性格单纯善良,符合那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贤良淑德。

如果没嫁入皇家,而是找了某个达官贵人的子弟,凭借娘家的实力和自己的贤淑,大概也能过得不错。

好巧不巧,她的丈夫是太子萧定权,一个才子,有较高的文学造诣,还是一个权力风波上的人,亲娘逝去,被君父猜忌。

因为没读过书,她无法和萧定权谈论诗文,甚至听不懂对方讲什么,自然没法与其琴瑟和鸣,所以注定不可能真正与萧定权成为伴侣。

因为没读过书,她不懂政治斗争的残酷,对人性也缺乏基本的判断,连自保都困难。


为什么很多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因为现在女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在那个时代,女子有德就好,才有没有无所谓,甚至最好没有,所以不提倡女子读书。

为什么古人讲“子不教父之过”,不说“母之过”,我才不信男权社会会帮女性撇清责任,不过是因为女人连文化都没有,根本不指望母亲能教育顶门户的儿子。

但很多事实证明了,多读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一个女人读书多了,才能有见识,眼光更长远,考虑问题也更全面,不会蠢笨到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为什么男人不希望女人读书,因为读书多的女人想法太多,不听话。

02

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赵丽颖饰演的明兰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为什么很多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因为现在女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依我看,读书无用这话,就是骗人的。”

如果读书无用,为什么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难道是闲得慌?

我觉得这句话,不过是那些男人们,希望女子一辈子浑噩愚昧、乖巧听话、好摆布。

她的祖母也说“不愿女子读书,那是短见”。

“历朝历代,世家大族的女子,哪一个不是从小读书明理”。

明兰迅速得出结论:

如果女子读书真的无用,他们还会让女儿去受这个罪吗?


为什么很多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因为现在女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是啊,身处权力顶端的人有几个傻子?

但是“女子读书有用”只能限在部分人之中,不能成为社会共识,不然有几个人愿意踏踏实实地听从摆布:

需要增加人口时,寡妇必须得改嫁,推行理学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不读书,就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想法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辈子在别人的安排下过活。

父亲让嫁谁就得嫁谁,哪怕他不求上进,贪图玩乐。

作为妻子要帮丈夫纳妾,还要养他和别人生的孩子,还得表现乐意。

不读书,不明智,你连“为什么”都问不出。

03

从 2003 年起,我国离婚率连年上涨,据统计,70%的离婚案件是由女性提出来的。


为什么很多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因为现在女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当然,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并非一定是男方的责任,或者说不能由此断定男性都有问题。

但,这个数据能直接地说明一个问题:女性越来越不“听话”了。

传统社会里,女性要遵循固有的婚姻规范,比如: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嫁人后就要听丈夫和婆婆的话等等。

所以,除了个别幸运的女子,很多女性要过着“不停生娃、家务全干、被婆婆管束、丈夫不顺心动辄打骂”的婚姻生活。

这其中,绝大多数女性是认命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就好了,自己受的苦让儿媳妇受一遍就当自己得到补偿了。


为什么很多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因为现在女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汉唐以后,民国之前,婚姻的当事人多没有自主的权利,不好的婚姻里,男人可以纳妾,可以外找,总之有出口,女人只能熬着。

当女性普遍受到教育,读书多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自然就不会那么乖巧听话,不会那么安于现状。

一旦女性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就会对“男只要赚钱养家,女在工作之外还得家务全包,孩子自己带”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动摇。

读书让女性明白,每个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心意生活。


为什么很多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因为现在女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所以,不愿在婚姻里受委屈,甚至冲动离婚,必然大量出现。

当然这并不是说离婚率高,甚至大量女性主动提离婚是绝对值得赞许的,因为早有专家说的很明白,“70%的离婚都离错了”。

很多夫妻不是因为关系破裂,也不涉及家暴、出轨等原则性问题,仅仅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又不想解决问题,就离婚了之。

但女性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始终是一种进步。

因为不满足现状,有追求,有想法,从来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很多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因为现在女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几个征婚信息,男性多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男士,比如30多岁,年薪百万,研究生的学历,对外貌有要求可以理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他们往往在要求学历外,希望“性格温婉”,有的甚至直接说“传统听话”。

什么叫传统意义上听话的妻子?大概就像《鹤唳华亭》里的张念之吧,没有自我,以丈夫为中心。

尽管她漂亮、贤惠,可是萧定权并不喜欢她,他对她只有责任,没有忠贞。

男人想要个听话的妻子,以便在婚姻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现代受过教育的女性都希望能在婚姻里有话语权,最起码可以共同协商,而不是都听对方的。

当男性依然希望妻子听话,但又希望妻子能和自己共同养家,这样的婚姻必然容易崩塌。

婚姻是两个人的舞蹈,有时需要节奏同步,有时需要各自进退。

美好的婚姻基于夫妻间的人格独立,而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性,绝不是一个“听话”的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