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去考察民風還是去尋花問柳?

說八道九


這個題目有意思。試著回答。

首先,以當時情形,杜牧的確在揚州城尋花問柳

此時的揚州城早已是繁華喧鬧、燈紅酒綠的煙花之勝地,名滿天下,杜牧時任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帳下的掌書記。身處紙醉金迷、鶯歌燕舞的揚州城,到處都是妖嬈佳麗,才子多情,杜牧豈能把持得住?而且他也就是情場高手,很是喜歡這樣的生活,他的《譴懷寫得明白:“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杜牧此時的日子過得瀟灑而愜意,白天於府中辦公務,晚上常常飲酒狎妓。杜牧在秦淮河邊風流,有香酒美女,良辰美景,靈感豈不噴發,一首首膾炙人口、名流千古的詩便蜂蛹而出,如《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再比如這首“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其次,詩人尋花問柳並不耽誤寫出千古絕唱,表達憂國之情

詩人在揚州城尋花問柳,也是在“深入生活“。詩人行樂的經歷給了他創作素材和靈感,而且,對於一個真正的詩人來說,紙醉金迷的生活是無法湮滅憂國之情、社稷之心的,於是便有了《泊秦淮》。詩人借“商女”的亡國之音,來指斥醉生夢死的顯達權勢之眾,發出了振聾發聵的“亡國“警示,讓這首詩名垂青史。

感謝題主。


劍鋒園子


🙏🙏,杜牧,晚唐詩人,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出自他《泊秦淮》詩中的第二句。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紗,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秦淮河是當時六朝舊都金陵的歌舞繁華之地,杜牧當時坐船經遊此地,因已經是夜晚,就將船泊舟河畔,也就是在這時,他忽然聽到了從隔江傳來商女《後庭花》的歌聲,聽著這首亡國之曲音,心不禁生出一種失落感,對時代的興衰,對商女的無知。他在這首詩中寫到的,夜泊秦淮近酒家,既不是尋花問都,也不是考察民情,只是遊經此地,有感而發,更多的是對朝廷的評擊和譴責。這首詩情景交融,朦朧的景色與杜牧心中絲絲的哀愁,卻又感覺有一種和諧的哀愁的統一。

總之杜牧的詩,既有憂懷,又含清雅,而且他還善於化用典故,既有清麗婉約,又有磅礴之勢,他的許多巔峰之作,影響著一代又一代。🐴🌺🌺





飛天ZY漫雪


杜牧,晚唐時期非常著名的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孫。用現在的話說也是一個官二代。杜牧二十六歲舉進士,因個人秉性剛直被人排擠,一直在地方作了十年幕僚,到了三十六歲才內遷為京官。後又受當朝宰相李德裕擠兌,外調至黃州、洩州等地刺史。李德裕失勢以後,杜牧內調為司勳員外郎。最終官至中書舍人。

杜牧在地方為官之時,看到唐帝國的種種內憂外患,政治上也想有一番作為。他在讀書時非常注意“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善於論用兵之道,這方面留下不少涉及軍事題材的詩作。

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杜牧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爺爺曾官至宰相,再加上晚唐社會呈現出一股奢靡之風,無論是遊覽還是所謂的考察民情民風,當他來到充滿金粉氣息的南京秦淮河畔,有感而發作出了這首《泊秦淮》的著名七言絕句。全詩如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詩人儘管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在仕途上並非一帆風順,常期受到排擠,官職起伏不定,難免不會在生活上追求燈紅酒綠,借察訪之名尋花問柳,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二者兼而有之。

秦淮河流經南京市中心,河的兩岸商賈雲集,茶樓酒肆更是不計其數。自然不乏聲色犬馬之場所,遊人逢場作戲也是很尋常之事。(2020/08/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