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是努力六年,受益一生的教育!

我們常常看見寶寶在一個小沙坑裡玩沙子,把沙子剷起來,倒進小桶,倒出來,然後重複前面的動作,他樂此不疲,能玩上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毅力?那就是因為他有一種內驅力在推動他不厭其煩地去做這個事情,因此,他才會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學習、去探索。


早期教育是努力六年,受益一生的教育!


再比如,寶寶上了幼兒園,明明的爸爸來接他了,所有的寶寶可能都會喊:“明明爸爸來了”而事實上,沒有人告訴過他們,這個男人就是明明的爸爸。

看到停在面前的汽車,寶寶可能會跑到車後頭,指著車牌問媽媽“這是什麼?”即便他很小,他也會對那些文字產生興趣。

對寶寶來說,文字並非文化或者文明的存載物,它跟小貓小狗一樣,只是一個存在於他眼裡的物體,如果媽媽講給他聽,他就會記住這個物體。而這些東西都將進入他大腦中的舊皮質,成為他潛意識的一部分。


早期教育是努力六年,受益一生的教育!


僅僅3年的時間,一個看起來沒有什麼思想的小生命能夠掌握很多的技能,熟練地掌握一門語言(如果有條件,比如家裡同時有說好幾種語言的家人,他甚至能掌握多種語言),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就因為他的大腦就像一架照相機,不加選擇,也無需理解就能將周圍環境給予他的一切攝入大腦,所以他才能有如此驚人的能力。

既然寶寶有這樣的能力,又有了解周圍一切的內驅力,我們為什麼要反對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又怎麼能稱之為“強行教育”呢?

其實,早期教育是努力六年,受益一生的教育!

對0-6歲孩子進行各種各樣的教育,根本目的在於:為孩子的終生可持續發展而奠基。

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今天學了什麼,而是要想著今天教的這些東西,在10年後、20年後、30年後、50年後,甚至70年後、90年後對孩子們的生活有沒有影響。

因此,本著終身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幼兒教育應該在培養個性品質上多下功夫。


早期教育是努力六年,受益一生的教育!


01:發展基本的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包括吃、喝、拉、撒、睡、穿、梳、戴、抹、衛生、勞動、整理共12個方面,缺一不可。生活當中,有些孩子就是缺少這種基本的生存能力。我在實驗小學工作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事情:有人問:為什麼不教孩子喝水?各位家長,你們家孩子到6歲才開始學喝水嗎?後來,我通過觀察發現,孩子不會喝水是因為家長或者幼兒園沒教對。

一個人在什麼時候需要喝水,渴了喝?不對。渴了才喝,餓了才吃,憋了才排,累了才歇,困了才睡,胖了才減,病了才去看,這7種狀態下,身體已經透支了,身體的細胞已經受到損傷。所以,作為家長必須要教孩子及時補水。

幼兒園喝水一般都是集體進水,上午10:20,小朋友們坐成一排,老師給每個人的水杯裡裝滿水,要求大家喝完;到下午3:20,再喝一次水。

如果到了幼兒園大班還沒有教會孩子主動喝水,等到上小學,當然需要老師組織喝水,然而小學老師是不會組織的。

再以“抹”為例,“抹”就是抹香香。冬天和春天的時候,尤其在北方,皮膚一定要抹一點防護性的東西,否則風一吹,就會皸裂。所以,我們一定要教孩子做好自己的防護。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護膚品就是2塊錢一袋的寶寶霜,家長們不必買幾十塊、上百塊的產品給孩子抹,孩子需要油性的東西,那些粉性的不管用。

有些媽媽會把自己抹的東西也給姑娘抹一抹,導致孩子學前就開始有發育的現象,這是因為媽媽用的產品裡往往含有胎盤素、激素等,兒童是絕對不能碰的。

02: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習慣一旦形成之後,想改變是非常難的事。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一個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習慣,一定會在他上學之後向學習習慣遷移,就是說,如果在幼兒園時,他的生活習慣一塌糊塗,就不要指望將來學習習慣會好。

習慣陪伴孩子一生,好習慣,是孩子終身受之不盡的財富;壞習慣,是孩子一輩子也還不完的債。

泰戈爾曾說過,播種習慣,收穫人生;李嘉誠說,播種習慣,成就事業。一定要在孩子6歲之前,幫他養好良好的生活習慣。


早期教育是努力六年,受益一生的教育!


03:建立自尊和自信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關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在每個不同的時期都有一對矛盾。

而在4到6歲,孩子處於幼兒園階段的時候,這對矛盾是主動和內疚之間的矛盾。

如果孩子各方面發展得好,他就會主動的、積極的去參與活動;發展得不好,他就會內疚退縮,對任何事物都是一種規避的態度。

如何在這段關鍵期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在這段時期裡,家長和老師們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有自信的孩子,要面子,有自尊,無須揚鞭自奮蹄。有些事不用家長管,他就會主動積極的去做,這樣的孩子自強,而一個自強的孩子將來才能自立。

有自信的孩子,往那兒一站,就跟別人不一樣,昂首挺胸;沒自信的孩子,低頭、垂肩、含胸,不願意看人。

有自信的孩子說話,一定是以詞為單位往外蹦,說話乾脆;沒自信的孩子愛答不理,有氣無力。

有自信的孩子走路連蹦帶跳,好像在腳下裝了彈簧;沒自信的孩子走路沒精打采,腳後跟老在地上拖著,耷拉著腦袋,跟霜打的似的。

有自信的孩子,心態是陽光的、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奮發的、進取的、昂揚的、積極的;而沒有自信的孩子,他的內心是冷漠的、灰暗的、憂傷的、消極的、退縮的、抑鬱的、悲催的。

有自信的孩子,將來在生活當中遇到再多的挫折與困難,他內心裡面都很堅強,他有幸福感,生命有質量;沒有自信的孩子,爸爸媽媽留給他的財產再多也沒有力量,他內心裡面太軟弱了,生命沒有質量。


早期教育是努力六年,受益一生的教育!


04:學會與人合作、和諧相處

現在很多家長都是獨生子女,兩個獨生子女在一起,又生下一個獨生子女,孩子在家裡沒有同伴相處,沒有這種經驗的遷移,他會因此缺失很多東西。

學會如何跟同輩相處,是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幼兒園裡,孩子慢慢的學會過集體生活,學會與人相處。

我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還沒有面巾紙,大家都是用手絹,但是我們每天都讓孩子帶那種卷著的手紙去學校。

我們會告訴她:這個東西不值錢,哪個小朋友需要的時候,你拿出來給他或者幫他用掉,這樣我們會很高興。哪個小朋友流鼻涕或者流汗了,哪個小朋友流淚了或者流血了,你就拿點紙過去,幫他擦一擦。

尤其是有小朋友哭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用紙幫他把眼淚擦乾淨,然後抱著他,手拍拍他的後背,在他耳邊輕輕地說:我知道你現在心裡很難受,我能理解,有我跟你在一起,你不要哭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好嗎?

這是我教孩子的,打小她就這麼去做。她是幼兒園中途插班進去的,但後來,她能交到很多好朋友。

她上小學的時候,從幼兒園中班直接升入小學,跟原來大班的孩子同學,她也用同樣的方法交到了很好的朋友。所以,有些事,我們要去教孩子才行。

我在小學、中學工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體育也很好,但是選三好學生總也選不上,選班幹部總差幾票,為什麼?因為沒有人緣,沒有人氣,不懂得如何去跟同輩相處。

早期教育是努力六年,受益一生的教育!

05:發展認知能力

認知包括激發孩子好奇探索、樂於學習的動機,豐富個性化創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培養髮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促進孩子發展的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真正的符合國家規矩的幼兒園,務必是沿著這五大領域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早期教育應當立足長遠,避免急功近利。

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裡面所說的:保育與教育相結合,促進孩子感官和運動能力發展,形成和發展語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品質,瞭解社會規則,促進身體和人格健康發展。

家長們一定要端正早教目的,正確引導孩子成長,讓早期教育迴歸到一種純真的、全面發展的本位上來,為孩子的和諧發展、全面發展和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