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妇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玉文化已成为中国古代玉文化的重要代表标志,为世人所熟知。

从古至今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思,对玉的喜爱跟喜好,能够说是中国文明特色之一。

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色彩一向启发着人们的创意。

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玉并赋予“德”的内在,所以,玉德之说广泛传播,并被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从妇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妇好墓出土的戴冠玉跽人

玉跪人起源于商朝,谐音遇贵人,是玉雕的传统题材,出土及传世者多有所见,皆为玉雕跪俑形式,即人生顺利,逢上司赏识,长辈朋友等帮助,遇到贵人之意。秦汉以前玉为王公贵族独有,多为礼器,有通天之功,或为权势、身份、地位的象征,古书中记载:玉坚不可摧也。

古人将玉雕成玉“跪”人,一定是有特殊含义的,“遇贵人”只是我们现在的一种解释,古人只有皇权贵胄才可以佩戴玉器或者把玩玉器,对他而言,什么才是他的“贵人”?

另外根据很多人的说法,跽坐是贵族,跪着的是奴隶,那么这个跪着的奴隶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好运气?遇到的“跪”人,岂不是很倒霉,遇到“跽”坐人才是遇到“贵”人了,这跟现在的解释不是很矛盾吗?

从妇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头戴冠身披羽,衣着华丽的跽坐人

但是这样的解释未免牵强,现代人喜欢用我们现在的思维去解释古人的一切行为,这样显然是不准确的。

用玉制作成人的形制,肯定有其特殊的含义,也许是供奉,也许是祭祀,也许是镇邪,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主人不受小人影响和陷害,故宫廷常供奉玉跪人为神玉。

如著名的商代妇好墓玉跪人,已成为中国古代玉文化的重要代表标志,为世人所熟知。

殷商除了片状玉鸟、玉鱼、玉兔、玉虎等受人注意外,

其立体玉雕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双手抚膝的跪坐玉人。

从妇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妇好墓出土的玉跽人

这一件同样是出于妇好墓中,但因其头有冠,上身较挺直,被认为是刻画的贵族形象,因而它的姿态是古代的坐姿,这种坐姿在古代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跽坐。

最初出土的跪式玉人是妇好墓,亦称为“跽坐像”,专家推断出土的该玉跪人,最可能是妇好本人,形象尊贵,锦衣华冠,其跪(跽)姿应为商代一种显贵姿式,绝非后世的屈尊下跪。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

从妇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被很多人说成是奴隶的跪人

跽和跪有本质的区别。跽坐两膝着地,后脚背是平的,臀部坐在小腿肚上,这样不是很累。

而跪则是膝盖和脚尖支撑,时间长很累的。

跽和跪都是一种姿势姿态。但是,两者的身份不同,称呼也有贵、贱之分。

跽,是一种坐姿,是贵族的特有身份的坐姿,是贵族的。

史记上曾有:项王按剑而跽……

跪,是罚罪,是奴隶、俘虏的惩罚性姿势。

他们两种人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头上是冠,贵族的装饰。这样的人应该是跽,而不是“跪”,

而头上无冠者肯定不是王,所以,他不是“跽”,而是“跪”。

但是也有藏友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三个人物都是头顶牛鼻穿打孔,证明不是陈设器,而是配饰使用。

特别是那个头发没有戴冠的玉人,衣着鲜丽,发丝不乱,应该也是一种特殊的身份人员。

可能身份会低于戴冠者,但不应该是奴隶。

从妇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西汉时期的玉跪人

想想也有道理,为何会用这么珍贵的材料来制作奴隶?

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那个时候用奴隶活人殉葬都很正常,根本不会费这么大的力气,

也许,那就是“妇好”的一个生活状态,记录她在不同的情境下,生活、工作的一个画面,毕竟,遇到一个这么宠她的老公,为了她四处征战,到处收集玉石,就为了博其一笑,

每一件古玉人身上所承载的远古信息量是相当丰富的,玉人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要比同期的其它玉器如玉礼器、玉肖生动物还要高的多。

从妇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震旦博物馆里的汉代玉跪人

人是万物之灵,古往今来的艺术品中,表现人类本身的作品不计其数,古玉人是这些艺术品中出现最早的品类之一,因其数量稀少、内涵丰富而倍受文博界、收藏界关注。

入汉以来,玉人的形象更加多样。写实性玉人不仅对研究当时人类的种族、遗传、进化有很大的参考意义,通过玉人的衣着、姿态可以全方位的展现当时古人的生活、习俗、宗教礼仪以及社会地位等。

另外,从艺术上讲,玉人的艺术性远比其它玉器种类高得多,玉人的砣刻要求很高,不仅要求玉器匠师要有高超的砣刻技术,能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身躯比例、神情姿态、衣着打扮,尤其是人物的神情姿态,要刻画得栩栩如生、恰到好处就决非轻而易举。

从妇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拍卖会上也能看到的玉跪人

古玉人可最为直接地反映了古人艺术审美意识,所以玉人作为古玉中最为珍贵的品类,历来被古玉大藏家及文博考古等业内专家人士视为可遇不可求、更不可多得的珍品。

从妇好墓中的玉跪人看玉人的身份

本文由玉见沈华独家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其中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