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当初的梦想吗

文| 吴瑜

你还记得当初的梦想吗

我曾见过无数人谈论自己的梦想。那些人手舞足蹈,口沫横飞,眸中隐含光芒。

我也见过无数电视、广告、闲人文章把“梦想”刻画得激情四射,高远而伟大——或许这真的是一剂很好的生活兴奋剂,让枯燥的生活欢呼雀跃,给平淡的生活镶上金边。

而事实上呢?它给我们的,究竟是蛊惑,还是救赎?是毒药,还是解药?

(一)梦想,每个人都有

梦想,每个人都有——大到首脑、首富,小到普通白领、清洁工阿姨、卖肉串的新疆小伙……即使是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的人。在某真人秀的舞场,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例子。

英国的大妈苏珊,年近半百,没有工作,身材臃肿,满脸皱褶,一辈子没有接过吻,从未谈过恋爱,走在街头没有人会多瞧她一眼。

如果听到她说她的梦想是成为一位职业歌唱家,有人还会嘲笑她,一个这么不起眼的中年妇女,为了她的梦想站上了舞台,开唱后获得了全场掌声。每个人都为她的歌声而疯狂。

确实,苏珊大妈的梦想让她变得伟大了,当苏珊对着镜头将她平凡无奇的故事向全球的观众娓娓道来时,所有的人都为她四十年来坚持练习唱歌的精神所打动。

(二)梦想,需要付诸行动

我相信不少人会对苏珊的经历羡慕不已,感概自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我很直白地告诉你,即使你有梦想,这辈子你都不会成功!

因为使苏珊伟大的并不仅仅是梦想,而是梦想实现后的“结果”——换句话说,你空有梦想,从不努力,从不付诸行动;行动之后,又毫无结果,那么很抱歉,你的梦想将与“空想”无异。

它不会给你带来他人的尊重,不会带来他人对你的认可,当然更不会带来成功!

无论是一夜成名的苏珊大妈,还是科技巨头比尔·盖茨,或是香港首富李嘉诚,这些拥有梦想、完成梦想的人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历史,但只有当他们的梦想实现之后,那些曾经的挥汗如雨,那些曾经留下的血泪印记才会有意义。

等他们回忆起那些曾经,他们会感慨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当他们成功之后,他们的那些曾经才能带给你温暖,才能让你觉得有学习的意义。

所以“人因梦想而伟大”这句话,其实是个伪命题。它容易让人陷入孤芳自赏、自我崇拜的误区。

(三)不要陷入“我有梦想”的盲目误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但事实上,在工业化生产大发展的今天,我们被迫卷入“批量化生产”的浪潮中。

人群的区分逐渐有了更量化的标准。蓝领、金领、白领,身高、职位、月收入、交际圈、所在公司规模大小甚至家境高低……每一样都可量化,可比较,自然就可“相似”。

尤其在中产至低收入人群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普通人”当中,差异更小,处境更窘迫——我们拿什么来证明自己?如何与他人区别?

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能够抓在手里的唯一武器,似乎就是“梦想”——因为我是个有梦想的人,所以我比你们这些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高贵——No!大错特错!

在梦想实现之前,你什么都不是!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很特别,在你还没有成就任何事情之前,没有人看到你的特别。

无人认可的自我,再高贵、再美好,愿意欣赏你的,也只有你一人而已。所以,赶快放弃喋喋不休、孤芳自赏、自怨自艾——多做,少说。

(四)立足现实,展望梦想

首先认识自我,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有意识地树立起自己的梦想,那是你开启成功路的第一步。

其次,是分解梦想。有了梦想后,就要向着目标前进,分析它,制定出一步一步可实现的有效计划和实施策略,这样你的梦想才不是遥不可及。

当然还有自信和努力。它们是你走向梦想的强大羽翼,相互共存,缺一不可。当然我的梦想论并非那么得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对某些人是没有用处的。

比如满脑子想着依靠他人力量一步登天的“癞蛤蟆”,又或者是那些整天花枝招展、等待飞上枝头当凤凰的麻雀——我不能说那些不是梦想,但梦想的实现,还是要以现实的基础为依据。

正确的态度是:立足现实,展望梦想而不是任由梦想满天飞。

所以,别用梦想来粉饰自己,强装高贵。事实上,那样的“伟大与高贵”,只有你一个人欣赏——因为其余的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谁,更不会有兴趣听你讲关于“梦想”的故事。

梦想的关键是“结果”,“结果”的关键是“做”。做出来,让人看到——只有自己欣赏的骄傲与特别,没有任何意义。

文章略有改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