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學畢業生就業越來越難?

天然大飛魚


1.供需差別大 崗位增36% 學生增130%。畢業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來社會公認的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直接原因。

2.選材要求高。 應屆生就業不吃香。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一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員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學應屆畢業生;一些公司的代表說,“儘管我們公司的棟樑和骨幹全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我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

3.專業相同的人多。 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近年來,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專業特色的學校追求綜合發展,紛紛上馬熱門專業,致使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

4.工作經驗少。 教授多“教練”少

調查顯示,大學生求職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缺乏工作經驗”,佔63%。我國的教育體制多年來按照一種模式培養人才,專業設置脫離社會需求,不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大學生有的是專業知識,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質、禮儀和法律觀念,大學裡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練”。

5.怕吃苦,愛面子。許多企業反映,大學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識脫離實際,不願從基層做起,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比較愛面子,怕從事底層的工作被朋友親戚看不起,人際溝通能力差,比較自私,因此不願意接收應屆大學生。

6.大學生求職潛規則:“關係就業”。“找人”成為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關係就業”已經成為破壞就業規則的一種重要因素。這種潛規則帶來了極壞的社會效應,對大學生的心理和價值觀造成消極的影響,給大學生就業增加了難度和挑戰。

7.先擇業還是先就業

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是否天然不正確,而需接受社會教導和政策訓示?這恐怕是某種話語習慣和政策姿態,並非今日大學校園的觀念現實。近期,中青報針對就業觀念的一項調查表明,有68%的人對“先就業、後擇業”的說法表示認同,儘管形勢嚴峻,競爭激烈,仍有77.2%的人認為,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並非全然無望,只是要付出更大努力。

大學生正確就業觀

認清自己,認清社會,人離不開社會,一個人的工作方向也離不開社會的要求,從而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改造社會。






西安高新創匯社區


我是藤籌勁草,感謝有機會回答您的問題,如果喜歡我的答案請點擊關注。

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870多萬,創歷史新高,明年畢業生估計還會增加。而且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和單位的經營發展遇到困難,因此今年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深究其因,個人認為:

第一,擴招增加了就業壓力。我國從2000年左右開始大學擴招,上大學從此不再是難事,而且隨著各個高中對於高考規律的逐漸熟悉,因此上大學的人數逐年增加,以前就業是國家包分配,擴招後用人單位招聘由大學生物以稀為貴,變成了人滿為患,成了一個崗位多人甚至千人競爭,所以就業競爭導致就業困難。

第二,大學生自身原因。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象牙塔裡面的明珠,因此很多人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在就業過程中,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不想去基層或者艱苦地方工作,很多又由於是獨身子女,打小都是養尊處優的生活,所以很多辛勞和出局了的基層一線工作不想幹,不想吃苦,也無形之中增加了就業壓力。

而且很多大學生因為在大學無人再督促自己學習,因此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

學習掛科,每天無所事事,玩電腦打遊戲,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都沒有掌握好,畢業即失業,達不到用人單位要求。

第三,用人單位高標準。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很多用人單位開始逐漸與世界接軌,現在很多企業的用人標準都是國際標準,因此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比較苛刻,很多大學生雖然擁有高等學歷,可是我們的人才培養體系和很多國際標準還是存在差距,再加上很多學生大學時沒有認真努力,所以對於企業和用人單位的標準只能是無奈的哀嘆。

總之,打鐵還需自身硬,大學生就業壓力很大,但是知難不難,只有在大學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品質和能力,無論多大的壓力都能輕鬆應對,壓力就是動力。

而且我國政府一再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而且也是千方百計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同時也利用政策優勢和稅費政策引導大學生創業,即使在疫情嚴重的時候,

也是多措共舉,通過網絡校招、新媒體以及相關政府和人社系統網站為學生髮布就業信息,發放就業補貼,落實戶籍政策,等等,目的就是保證大學生學有所用,學以致用,學習成才!!!


藤籌勁草論教育


你好我是一名大學輔導員,是今年的一名研究生畢業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留言交流。

大學生畢業累積

中國大學畢業人數從1949年2.1W人至目前800W的畢業人數,大學生人數增長迅速,但是要注意到,中國有14億多人,大學生佔總人口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

近十年畢業生人數統計

2019年畢業生834萬人,今年各人預計900萬不止。所以從客觀的數據來講,對於大學生就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由於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增加,那麼相對穩定的就業市場來說,就業單位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的機會。所以對於大學畢業生個體來說,在特定崗位當中,面臨的就業壓力就會增大。往屆的話可能這個崗位會有五個人競爭,而今年變成了七個甚至十個。

學歷含金量降低

建國初期,我們每年的大學畢業生只有幾萬人,而如今每年的博士畢業生都不止這個數字。所以現如今如果想要達到與過去同樣的高度,需要耗費的時間就會增加。在電視劇大江大河裡,宋運輝本科畢業就可以得到著力培養,逐漸成為技術骨幹,現如今研究生都需要先看一下你是不是985。同樣的學歷如今所能夠選擇的工作水平變得更低了。為了能夠提升自己,找到一個滿意的工作,大家只能選擇繼續讀下去,一直讀下去。

對於就業要求提升

俗話說的好,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的國家日新月異,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漸漸的對於未來就業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因為從生活中我們看到太多光鮮亮麗叱吒商界的大佬,渴望自己也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所以當一份現實的工資擺在你面前的時候,心中的落差不言而喻。所以大家都只能擠破頭向上尋找,國企央企世界500強BAT等流量公司,回過頭看看,可能你已經收到了很多家公司的offer,但是沒有一家能夠滿足你的要求。

總的來說,我認為並不是目前的就業崗位數量無法大學生的需求,是目前就業崗位的“質量”低於自我預期。當然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但是我也漸漸開始明白只有認清現實,才能改變現實!加油,我們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