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高考該怎麼複習?聽聽高考狀元怎麼說?

少年商學院曾對30位高考狀元的採訪進行研究,他們從這些狀元們或是老師、同學的回憶實錄當中發現了一個現象:

在這些狀元們的學習中,並沒有看到太多“頭懸樑,錐刺股”的日夜苦讀,更多的是孩子們的興趣廣泛、樂觀開朗、青春朝氣,以及完善的人格、健全的心理與縝密的思維

這些多為20世紀最後一年出生的出類拔萃的孩子們預示著,人們對於“高考狀元”之“學習機器”或“考試機器”的刻板印象和標籤化的作法,是時候真正翻篇了。總結來說,他們身上有四大特質,也是給眾多家長和同學的四大啟發。


啟發一:學習不應侷限在課本,會提問比會作答重要

狀元們當然都是應試環境裡學習能力最強的人,而這種學習多是建立在興趣和好奇心之上。

比如甘肅省理科狀元肖智文同學,他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痴迷起了航模。剛開始只是玩玩紙飛機,後來越玩越“高級”,上初中開始,就學著自己設計、製作模型飛機,還做出了一臺無人機。

他很警惕陷入“刷題”的“死循環”,因為他認為,學習任何知識,本應注重拓展和延伸,理解至上。因此,同一類型的題,他不會做許多遍,他更願意花精力去找一些競賽題鍛鍊,或者閱讀一些航空雜誌。

回頭看高考該怎麼複習?聽聽高考狀元怎麼說?

還有一些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帶著好奇心,對他們來說,會提問,比會作答更重要。

天津市理科狀元王雨菲同學就有很好的“問題意識”,她的老師總結她最大的優勢,就是在學習中能快速提出各種問題,然後第一時間問老師,一直鑽研,直到弄懂為止。

而福建省理科狀元陳汜玄同學則有一個習慣,他平時不做錯題本,但每次有做錯或忽略的地方,他都會把問題提煉成一句話,然後記錄下來,考試前翻一翻,當作是“平時的自己”與“考試的自己”的對話。

因為有鑽研的樂趣,學習就成了一件美差事。

河北省文科狀元牛璐瑤同學就說自己在哪一步卡住,就會在那一步用紅筆重點標註出來,一定要重新做一遍,將所有題按知識板塊,分類整理才罷休。江西省文科狀元金淼同學,則說自己經常用一兩節自習課的時間,就鑽研一道數學題目,雖然花費的時間多,但能有效訓練自己的思維,學習效果也好。

所謂“慢就是快”,由此可見,比起答題的速度和刷題的數量,我們應

更注重引導孩子對每個知識點建立起清晰而深入的理解,不只是記住老師或課本上的知識,而是練習舉一反三,提出問題,深入鑽研。


啟發二:不擠時間,管好時間

而觀察這些狀元們的一天,極少有熬夜苦讀的

吉林省理科狀元曹宇涵同學就說,“我不貪黑起早,而是把學習當作自己的興趣所在。”他每天晚上10點半之前就會睡覺。

江西省理科狀元劉浩捷同學,高三時每天的作息時間比較固定。他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7點從租住地去學校,中午放學吃完飯後,午睡半小時至40分鐘,下午上學,晚上自習回家,看書到11點半到12點就睡覺,從來不開“夜車”到凌晨。

貴州省文科狀元劉昱旻同學,每天早上6點50起床,中午保證1個小時的午休,晚上12點必須上床睡覺。

重慶市文科狀元劉之銘同學,高一、高二都是晚上11點左右就睡了,高三的話晚一點,但也不能超過12點,雲南省文科狀元張詮同學一般也在晚上12點前上床睡覺。

回頭看高考該怎麼複習?聽聽高考狀元怎麼說?

維持健康的作息只是基本,關鍵是要合理規劃好學習時間。

重慶市理科狀元楊馥偉同學,從高三上學期開始,就根據高中的各科知識點制定了大致的規劃,細節到哪一天的哪一節課複習哪一個知識點,並且在整個高三嚴格執行。到了高考前兩天,他都沒有加大複習力度,反而比較輕鬆,“什麼事都要有計劃,並且要有自制力和執行力。”

四川省理科狀元黎雨佳同學,每個星期都會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精確到每一天、每一個小時。她的教材和練習冊放在書架上,幾乎每一頁都標註了很多符號。每個星期,她都會寫一篇週記,把當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心情記錄下來。她說,“有時候狀態不好,寫週記的過程也是自我梳理的過程,所以十分有必要。”

福建省文科狀元溫晉,則把每個週末都過得跟週一至週五一樣——早上七點起,跟著上課時間看書、寫作業……

而河南省文科狀元吳錚則堅持每天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從不拖到第二天

,有時候,一道數學題,能做到夜裡十二點。


啟發三:專注比苦讀更重要

比起“擠時間”學習,他們更關注自己的學習是否高效。幾乎所有狀元都提到了一個詞——“專注”。

黑龍江省理科狀元白昊昕同學就說,學習最重要的是緊跟課堂,“課堂效率一定要高,課上要把老師所講的例題弄懂弄透,有不明白的地方,課下要第一時間去問老師。”

他自己有一個錯題本,複習時會拿出來及時總結錯誤的地方,以便積累學習技巧,不再出現重複性的錯誤。他個人不贊成搞題海戰術,要做一道題就要弄會一道題。

同省的文科狀元李雨佳同學也說,自己從不佔用課下休息時間來看書或者學習,但是在課堂上會非常認真地聽老師講課。

“上課要認真聽講”是老生常談了,但在本屆狀元訪談中,還是被大量提及。這個提醒確有必要,畢竟到了高三,孩子不會學習太多新知識,可能會覺得聽老師講還不如自己多刷幾道題來得有用,其實是捨本逐末。

甘肅省文科狀元熊詩楠同學就提醒,複習時不要想著能面面俱到,如果刻意去把每個知識點記住,很可能會擾亂自己的複習進度和效率,“還是要注重上課聽講,把有些含有隱藏概念的信息進行深挖,才能提高做題的廣度和效率。

“如果能跟緊老師的思路,想出他下一步要講什麼,讓思維跟著他一起轉的話,應該就沒有問題了,”湖北省理科狀元肖雨如是建議,“還有課間利用率,我每天都會寫在一個小本上,每節課的課間十分鐘要幹什麼,每天你都把課間利用率算一下,給自己打個分,反思一下,第二天要改正什麼。

總結來說,就像內蒙古文科狀元王麟同學所說的,高考是攻堅戰,不是見縫插針,不是熬夜“開小灶”,而是一路走來,穩紮穩打,持之以恆,不偏科,不掉隊,上課全心投入,熄燈踏實睡覺。不在晚自習結束後熬夜,也不參加額外的補習。學一點,消化一點,不“欠賬”。


回頭看高考該怎麼複習?聽聽高考狀元怎麼說?


啟發四:留白時間培育創造力,閱讀是一輩子的財富

觀察狀元們的生活,不難發現,絕大多數都不是學習機器,而是有豐富的興趣愛好和才藝。他們高效地管理自己的學業,留白時間培育自己的興趣和生活,滋養了自己的創造力和好奇心。

首先,這些狀元中有絕大多數沒有或者極少參加過培訓班或補習班。比如湖南省理科狀元李嘯宇同學,從小到大沒有參加過任何培訓班,也沒學習過奧數和英語,在他看來,學習上只要能緊跟著老師的節奏,穩打穩紮,完全不用給自己增加額外的負擔。

福建省理科狀元陳汜玄同學說了一句話,讓我們深以為然,那就是 “一個人的高中,不能只有課本。”他坦言,自己性格上的塑造,很大一部分得益於高一、高二時參加的很多課外活動。除了參加美式辯論賽、中學生精英峰會、學生會、詩社並組織拍攝微電影之外,他還與同學組織了“薪火相傳、愛心接力”慈善公益活動,通過義演、義賣等方式傳播正能量。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從不矛盾;成長比成功重要,健全人格比考試分數重要。今天絕大多數狀元,他們思想獨立,興趣豐富,目標感強又擅長管理自我,即使卸掉狀元的身份,也依然是值得父母驕傲的孩子。

看了這麼多狀元關於高考學習的思路,希望能給正在高考的同學們提供一些幫助。事情往往是這樣子,我們一心想著學習,卻忽略瞭如何才能學好,也是一門學問。所以大家在為夢想努力的路上,要認真學習,同時也要適時抬頭看看,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讓學習更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