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發文,民企人員評職稱更方便

人社部官網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要求各地

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等制約,積極拓寬申報渠道,及時受理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申報的職稱評審。

人社部發文,民企人員評職稱更方便

人社部發文,民企人員評職稱更方便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更好地發揮職稱評價“指揮棒”作用,充分激發和釋放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大力支持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我們研究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登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網址:http://www.mohrss.gov.cn),進入首頁左側的“政策法規”,在“徵求意見”欄目裡提出意見。


2.發送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9年11月21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2019年11月11日

關於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

(徵求意見稿)

一、拓寬民營企業職稱申報渠道

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按照屬地原則自願參加職稱評審,合法權益受到同等保護,履行同等義務。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等制約,積極拓寬申報渠道,及時受理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申報的職稱評審。積極創造條件,在專業技術人才密集的創業孵化基地、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區等地設立職稱申報受理服務點,或通過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工商聯、中小企業聯合會、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受理職稱申報。

非面向單位、系統內部組建的職稱評審委員會,要向民營企業平等開放。經批准離崗創業或到民營企業兼職的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3年內可在原單位按規定申報職稱,其創業和兼職期間工作業績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民營企業通過柔性引才方式引進的高層次人才,與企業簽訂工作協議一年以上且每年累計在企業工作6個月以上的,可在企業所在地申報職稱評審。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被派駐外地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可在派駐地申報職稱評審。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不斷完善職稱社會化申報渠道,建立職稱申報兜底機制,確保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公平公正參與職稱評審。


二、健全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機構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積極支持專業化人才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有序承接面向民營企業的職稱評審具體操作性工作。要按照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遴選具有專業優勢、服務能力強、行業自律水平高的社會組織組建社會化評審機構,開展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

社會組織一般按照屬地原則,面向民營企業開展職稱評審,從嚴控制面向全國的職稱評審委員會。建立公開透明、競爭擇優的遴選和退出機制,確保社會組織承接工作規範有序,穩妥推進。進一步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支持專業技術人才密集、技術實力較強、內部管理規範的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或由民營企業聯合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按程序報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准備案後開展自主評審。

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系統清理與企業性質掛鉤的職稱評定政策。


三、完善以市場評價為導向的職稱評審標準

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標準要充分體現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特點和工作實際,貼近民營企業用人需求。進一步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突出工作能力和業績考核,注重市場認可和對企業的實際貢獻。

對論文、職稱外語等不做限制性要求,專利成果、技術突破、工藝流程、標準開發、成果轉化等均可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制定職稱評審標準,與企業相關的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庫要吸納一定比例的民營企業專家。

積極借鑑龍頭企業人才評價標準,充分考慮新興行業、職業的特點,制定職稱評審的通用標準。各地制定的職稱評審標準應廣泛徵求本地區民營企業、行業協會學會的意見。


四、創新民營企業職稱評價方式

各地要綜合採用考試、評審、答辯、考核認定、實踐操作、業績展示等方式,提高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及時組織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初次認定,做好職業資格與相應職稱的銜接確認。對於當地具備評審能力的職稱系列或專業,要積極協調落實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對於當地不具備評審能力的職稱系列或專業,要按照規定做好委託評審工作。

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或“直通車”,民營企業引進和培養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可直接申報相應級別職稱。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實行單獨分組、單獨評審,或組織開展民營企業專項評審。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因駐外或其他原因確實不能參加現場評審的,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要積極通過技術手段遠程評審,切實減少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負擔。


五、調動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積極性

各地要加大職稱政策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方法,搞好職稱政策解讀,做到及時公開、化繁為簡、通俗易懂。

加強對民營企業人力資源(人事)管理部門的職稱業務培訓,及時為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提供職稱評審服務。加快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推廣在線評審,逐步實現網上受理、集中評審。進一步簡化申報評審程序,精減職稱申報材料,減少證明事項,降低評審費用。

探索實行職稱評審電子證書,逐步開放職稱信息查詢驗證服務。要堅持評以促用、以用促評,促進職稱評審結果與民營企業人才培養、使用相銜接,引導民營企業將職稱評審結果作為確定崗位、績效、薪酬等的依據。企業博士後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或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出站後繼續留在企業的可直接認定副高級職稱。對專業化人才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和民營企業的自主職稱評審結果實行事後備案管理,納入當地政府人才評價管理體系,並做好統計和查詢驗證工作。


六、加強民營企業職稱評審事中事後監管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工作的重要性,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完善工作機制,制定具體措施,對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及其組建單位開展的職稱評審工作進行抽查、巡查。

要建立倒查追責機制,從嚴查處職稱評審違紀違規行為,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開展評審,確保評審質量。對評審質量不高、社會反映較大的職稱評審,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及時對其進行整改,必要時可收回職稱評審權。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適時對各地民營企業職稱工作情況進行評估,各地落實過程中遇到的重大情況要及時向部裡報告。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實施。自由職業者和其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參照本通知精神執行。


職稱是民營企業職工的一個痛點,此次文件的下發說明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受到國家的重視。希望各方能加大監管,評審機構更應正規、嚴格、公平、公正,使其評審的職稱具有較高的含金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