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阳光照进来的那一刻,感觉很幸福。”

——佚名


这是FinanceK投资实盘第20200428期


(全文阅读大概需要10分钟)


今天开一个全新的栏目「实盘更新」;p


相信经常看FinanceK文章的盆友就会发现,更新的内容会比较广,经常是环球性的内容。

因为我本身就是做宏观经济研究的,算是一个野生的宏观分析师,因为有过在港资企业工作的经历,所以很早就接触了全球性的一些投资。那在这里主要是分享一些本人以及团队的实盘投资更新,品种来说主要是基金和股票账户,市场来说主要是区域和全球,这里区域是指A股、H股等。


在平时的内容更新就会大概说说投资逻辑,所以在这里就不会做太多的分析,只是作为一个复盘,以及督促在投资里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矩操作,尽量避免因市场起伏而导致情绪操作。


最后,所做的任何一些投资,仅是个人的操作,不作为给大家的投资建议,盈亏自负,我的投资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投资没有对与错,只有基于自己的逻辑。


这个实盘更新的栏目不会太经常更新,大约每周或者每两周更新一次。


一|投资


#先回顾已有战绩#


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这里只是其中两个基金账户的收益,分别是14.01%和23.16%正收益,分别是科技类和医药类的基金。


都是在这三个月前布局的,因为当时在12月就认为会有这样的卫生事件出来,医疗肯定是要配备一点点的,其次科技基金也是一直都是看好的。虽然这次的黑天鹅对科技在短期会有一定的冲击,毕竟市场的热钱一定是来来去去的,所以保持好心态,投资未来是我一直都很看好的事情。


#基金投资账户#


今天是2020年04月28日,这是第一天的实盘更新,所以在基金就跟大家一起重新来过,在基金的实盘中总额会先拿1wRMB来进行投资。


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看图大约可以看到今天买入了5只基金,金额没有很大,只占了总持仓的45%,为什么呢?


我主要是基于两个点:

第一,因为是今天临时买入的,所以这个只能作为一个底仓来看,如果all in进去,后期出现波动,我们就无法控制,出现好的时机也没办法加仓。同时在投资习惯中,持仓率不会超过70%到85%的,一定要留一部分现金出来。


第二,就是在《第二次探底会来吗?黑天鹅的背后是经济大萧条》中说到的,第二次探底会不会来,不太清楚,而且还有面临着通缩的情况,所以留有一部分流动资金对我们来说一定是最安全的。


#黄金#


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黄金暂时不加仓,下一期来讲讲黄金是否还值得再买入。毕竟黄金这个话题值得我们好好探究,在当下大放水以及黑天鹅事件中已经飙升到了历史高位,是否还能持续进场?


#环球投资账户#


在这个账户更多的不是注重追求收益,而是注重保值,可能也是十几年不会动的(十几年后的事谁知道呢)。

所以更多是作为一个定投的方式去进行的:


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大概可以看到,目前投的都是基金为主的,重仓比较多的是投500强的、医药的、黄金的还有科技,完全对得上一直以来都在说的投资逻辑和方向。


过去这两个月是黑暗的两个月,这个早期投资的账户,并没有做调仓,反而是在熔断的时候加了仓,现在总持仓收益回到正数,但是距离想要达到的还没那么快,近期可能会进行调仓。


#股票投资账户#


对于个股的投资逻辑,认为基本面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追热点才能紧跟市场吃肉,这里就要看你怎么看了,在《投资指南手册——最近投资有感》里就有说,往往热点变化太快,每一次都想要精准的抓住,反而赚不到钱,这是在以前追热点炒短线吸取的教训。但是这个取决于每个人对市场的把握和风险取向。

那对个股的研判就不会细说了,也不会来做荐股的事情,因为这个不是我做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希望大家能明白,做分享是为了让大家一起进步,一起讨论,一起成长的过程来赚钱,而且也不一定是每次都对的。

我的投资逻辑学——注重收益不如注重保值

股票账户就纯粹做个记录吧!


二|复盘总结

从过去这一两周的收益来看,还是不错的。

这里分享一个投资账户的习惯,通常会分为三个部分,保守、稳健、激进,这样会让整个账户相对平衡,亏损不会很大,当然收益也不高(不过其中配比的权重还是要自己决定),当然还要留一部分的现金作为可以随时调仓的仓位。

交易有很多的方法,每个人都不同,性格、情绪、经验、学习到的知识都是很主观的因素,所以每个人的操作风格也都不一样,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风险控制,风控永远都是第一。

亏钱未必就是不优秀,就像这次经历4次熔断,都在亏钱中,亏的最少也是能力的一种。但是当然所有的亏损都是要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在熊市活下来的人,牛市才能赚钱。

就像巴菲特的投资铁律:保住本金

想起最开始的文章最后一段话:我们做任何交易,都是交易那一个我们自己给出的预期,自然就会出现对预期的认知差。每一笔交易的成交都是有两个人在背后基于自己的逻辑做了一次判断,所以没有是非对错。

关注我,一起探讨最新的市场动态

新闻 | 观点 | 投资分享

“分享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