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一篇出師表使諸葛亮名垂青史,這篇文章出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可是原文到底怎樣。歷史煙海,那裡知道,其實對出師表一文我仔細閱讀多遍,在我上初中時對這篇文章老師是要求會背的。可是現在年紀大了,對文章卻有了自己的體會。

諸葛亮一生殺人無數,恨他的人首先就應該是廣大的老百姓,那是不是在三國時期除了魏國,東吳,恨他以外,而蜀漢(四川)人就喜歡和擁護他了。我看不見的。觀其一生給老百姓做了什麼好事情?是什麼也沒有做,一輩子就是勞民傷財,天天想著打仗,漢朝滅亡以後,全國分成三個主要大軍閥,天天打仗,死的人那就不用說了。而諸葛亮就是其中的兇手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以致於諸葛亮死後的墳墓到處埋的都有,什麼原因?還不是老百姓恨他,誰不想挖了他的墳墓洩恨。

就出師表本身來看。我看錶彰自己功勞的時候多,誇獎自己能力才能應該是主要目的,誰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全國聞名呀。就一宰相,訓皇帝和訓兒子一樣,有這樣的君臣嗎?不過必定他還是成功了。魏國統一中國以後,出於政治上的需要,當然又把諸葛亮抬了出來,大肆封賞,其目的是什麼。還不是愚弄百姓,讓草民臣服當朝者而已,標準的孔子思想,也就是毛主席有魄力,敢打倒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思想,現在的領導也就再沒有一個人敢這樣做了。

在看諸葛亮的後代諸葛京,在蜀漢滅亡後歸附晉朝,被委任為官,做過眉縣(今陝西眉縣)令。後來升任江洲(今四川重慶市)刺史。我看他也沒有誓死效忠他的帝國蜀國了。現在全國的諸葛亮廟多的是數也數不清的,可是誰見過一千年以前的諸葛亮廟。肯定是沒有的。就是有,也都是胡說八道。包括今天我要寫的五丈原諸葛亮廟,考古說是始建與唐朝。可是有什麼證據,一點都沒有。就都是專家亂說。

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就對司馬懿在與諸葛亮相持時的用兵也大大得看不起,李世民曾經說:“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志,遺其巾幗,方發 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里,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反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當然李世民是一代偉人,他的眼界過高也是有的,可是一個他都瞧不起的人物,會大量修廟。肯定不會的。在說唐朝有自己的英雄可以宣傳。還用不上這個死人來幫忙。從後世歷史來看,李世民的雄才大略也是遠遠超過諸葛亮。也有記載,創建於元初,明清屢經重修增建。這個結論到是很靠譜的。

但是諸葛亮的思想確是比較符合儒家思想精華的,以致唐朝以後開始在中國大地上就雨後春筍搬的出現了大量的武侯祠,當然作為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隔渭河對陣,後因積勞成疾病逝的地方,為其蓋廟立傳是很符合中國傳統的,五丈原由此聞名於世。

我是從環山公路S107道過去的。過了橋就是五星村,村西是有公路直接繞西溝通到諸葛亮廟停車場。在五星村村後就是登山的路,路不寬,1米見方,水泥鋪成,山高有兩百來米。半小時車程就可以到頂。五丈原屬黃土臺塬,位於陝西省岐山縣棋盤山北麓,南連秦嶺淺山,東,西、北三面均為懸崖陡坡,沿山寬0.5公里,北部寬1公里,南北長2.5公里,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傾斜。諸葛亮當時選擇這裡作為屯兵之地,確實有他的道理,在冷兵器時代,想攻上去,那形容成登天絕不為過,而其下山擊敵卻勢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臺階彎轉而上,兩邊綠樹成陰,即使炎炎夏天來此也不會感覺熱,每當微風吹過,立即就涼爽異常,坐石階之旁,瞌睡隨即擁上心頭,幾次昏昏睡去,不想邁步前行。當快達頂部之時,路東有道院一座,也就是破窯洞幾孔,原來是諸葛亮祭燈臺廟,裡面供奉有那路神仙就不得而知了。到是當地村民口傳,廟裡道士法力無邊,凡是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花上三五快錢,就可算出結果,果真如此,那稱上一個天師也就不為過了。

平時大家來此,多為聽道士將故事了。當然身處在此寶地,肯定大多是講三國了。可以聽的出來,大家還是都同情劉家天下。一致於把諸葛亮的失敗的原因大多歸罪於後主劉禪的無能,自古中國人就有同情弱者的習慣,234年二月,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從斜谷出兵攻魏,果然又駐紮在五丈原,到了同年的八月二十九日,司馬懿已經和諸葛亮相持了一百多天,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就是不出兵。諸葛亮就把婦女使用的頭巾、髮飾和衣服送給司馬懿,這個故事就是發源與這裡的,其結果司馬懿把諸葛亮活活氣死在這裡。

也由此可見司馬懿和諸葛亮兩個大將的雄才大略,三國演義裡面就有描述,諸葛亮死了還把司馬懿嚇的不敢向前逼進挑戰,是蜀國從容退兵,百姓為此事編了一句諺語說:“死諸葛亮嚇走活仲達”。司馬懿聽到後笑著說:“這是我能夠意料諸葛亮活著,不能料想諸葛亮已死的緣故。”。看看同為指揮將軍,司馬懿能耐確實比諸葛亮棋高一著呀。

和道士別後繼續向上。一個轉彎就看見頭頂立有一碑,上書“五丈原”三個打字,五丈原到了。上得塬來。廟門口是好大一個平臺,兩邊修有鐘鼓樓,佔據東西兩角,在大門口下方是文保碑,大門之上懸掛牌匾是曾任陝西省委書記處書記、原陝西省副省長舒同題寫的“五丈原諸葛亮廟”七個大字。門上兩邊有對聯一副,“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據說是一幅絕對:可是我到感覺沒有原對好,原對是“ 五丈黃土厚,虎踞龍盤乃天成;一片西原土,名垂千秋因孔明”。此聯作者不祥,但畫龍點睛地描寫了五丈原虎踞龍盤,形勢險要,並因諸葛亮英名垂世而名千古,道出了諸葛亮與五丈原的關係。到是更適合掛在這裡。

諸葛亮廟依然是保持著中國古建築的特徵,建築依然是分為前後兩大部分。大門,鐘樓、鼓樓、獻殿、八卦亭、正殿、東西廂房為前半部分,也是主要部分;落星亭、碑廊、諸葛亮衣冠冢、月英殿、八卦迷陣為後半部分。整個建築排在由北到南一條中軸線上,尤其是前半部分最為明顯。殿宇高大寬敞,佈局嚴整,主次分明,結構完整。主軸兩側為獨立的院落,其實中國的廟宇基本結構大同小異。也沒有什麼好嘮叨的。

據說在諸葛亮廟裡還保存有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女兒李納的題詞是:“千古流芳”。可惜我進去沒有找著,多少有些遺憾。來這裡的新中國領導人當數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洪學智將軍為最了。將軍的題詞是:“天下奇才”。我也沒有看到,

諸葛亮廟修建在臺塬的北邊緣處,坐南朝北,面對渭河,象徵著諸葛亮畢生都在嚮往北伐,追求國家統一,不管怎麼說都是為了祖國的完整,可惜最後沒有成功,到是被別人完成了此大業,其實諸葛亮我是從小就不佩服他的,當然這不是我的看法,在古代就有。比如清朝名士趙潘所題“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來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應該也是對諸葛亮的正確評價吧。

從諸葛亮廟西側轉過去就是停車場。停車場後是五丈原村,我盲目的跑遍整個村子,除了兩邊土溝的高深以外就在也找不到原來古戰場的任何遺蹟了,現在的五丈原全部種的都是包穀,也有半人多高了,放眼看去也看不了多遠,到是塬下的公路恰似一條玉帶從山前飄過,火車鐵道如同臥龍騰空而去。

和當地村民聊天,到也得到信息不少。在五丈原東麓有落星灣,五丈原東10公里處之葫蘆口,相傳就是諸葛亮伏兵火燒司馬懿的戰場。位於五丈原北麓渭河南岸的高店鎮,相傳是魏延駐防之地,叫魏延城。渭河北岸的三刀嶺,正好與五丈原南北對峙,隔河相望,傳說就是司馬懿駐紮帥營之處。看樣子古蹟悠在,人卻依然做古。

縱觀中國歷史,多少王侯將相,你方唱罷他登場,競一時風流,早被歷史風塵淹沒。可一代忠臣良將、千秋名相諸葛亮,卻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流芳百世,一千多年來,人們將蜀漢丞相諸葛亮作為智慧之星,將五丈原作為宿星之地,人地並列,彪炳史冊。五丈原諸葛亮廟便成為人們崇念諸葛亮的名勝之地。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歧山五丈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