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為何不悅?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凡是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幼一定都知道。按照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以及日常的理解就是“學習並時常複習就很快樂”,實際真的是這樣嗎?肯定不是,因為孔聖人的本意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

說句實在話,當年老師、家長逼我們讀書時,那情形真實“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苦’還是好的,以“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為例,學生每天6點就開始早讀,一直到晚上10點50下晚自習。11點多到家,再寫上一兩個小時的作業,通常凌晨一兩點才能睡覺。每個月的模擬考試,成績一公佈,沒考好的肯定要上黑名單。然後就是寫檢討、保證書,當著全班懺悔。這樣的學而時習之,過程肯定很難“不亦說乎”,更多的應該是艱辛,是困苦,是酸甜。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學而》,朱熹在《四書集註》中的見解是: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解釋是: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

“學而時習之”,重點理解什麼是“學”,一般認為,讀書就是學問,知識技能就是學問。錯了,學問不是文學,不是知識技能,有人一個字也不認識,也可能很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世事洞明皆學問,學問是從人生經驗而來,是從做人做事上體會的。這種涵養不僅來自於課本,來自於課堂教育,也來自於隨時隨地的日常生活。孔子在《論語·里仁》說過“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我們看到別人犯過這樣的錯誤,自己便要自省,防止自己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學問”。“學問”就是這個意思,能夠隨時隨地的思想,隨時隨地的體驗,隨時隨地的反省。萬事開頭難,剛開始做反省不容易,但慢慢有了進步,自然會有會心的興趣,就會有會心的興趣,就會有“不亦說乎”的體驗。大家一般也有這樣的體驗,工作中看著同事要做錯一件事,自己熱情提醒,卻得到冷臉相應,同事一意孤行,自己雖然心裡很不爽,事情的結果也證明了自己正確;自己雖然會對出錯同事進行安慰和惋惜,但在自己的內心裡,對於自己的認知,也會有一個竊竊的滿足—“說”,會心的微笑,有得於心。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想要真正做到“悅”就要理解“學”的真正含義,注重“時”的隨時隨地和“習”的自省認知,進而達到“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忘我之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