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11月22日10時45分,來自廣東佛山的中國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5歲。潘老是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深圳《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像》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晚年非常關注石灣陶塑的發展,也曾來到著名收藏家馮瑋瑜的自得堂,欣賞自得堂的石灣陶藏品,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1925年,潘鶴生於廣州,籍貫廣東南海。他曾師從嶺南派畫家學國畫,後在香港、澳門等地從事肖像雕塑。1949年後進入華南人民文藝學院學習。歷任廣州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美協常務理事、廣東分會副主席和全國城市雕塑藝委會副主任。

潘鶴致力於雕塑藝術70年,從事美術教育半個世紀。他是著名雕塑家,也是“嶺南雕塑”的代表人物,創作了大量經典雕塑作品。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艱苦歲月》

提起他的名字,廣州人會想起《廣州解放紀念像》,深圳人會想起《開荒牛》,珠海人會想起《珠海漁女》……從上世紀50年代入選教材的《艱苦歲月》更是家喻戶曉。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廣州解放紀念像》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開荒牛》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珠海漁女》

小時候每個老廣州家裡都有一兩件佛山石灣出產的陶瓷用品,家裡老一輩人收藏石灣陶,在家人的薰陶下,我自幼對嶺南藝術興趣濃厚,也聽過潘老很多的藝術創作故事,在少年時期,我還曾經在臺下有幸看到過潘鶴大師,對他十分景仰。

九旬高齡參觀自得堂現場揮毫

我的收藏生涯是從十幾年前開始的。我從小就開始接觸石灣陶,所到之處都是石灣陶塑,與石灣陶大師們學習交流,對石灣陶的收藏已是發自內心的愛,當時只要自己口袋裡有餘錢,見到閤眼緣的東西,無論品類、作者、流派,我不由分說就收了往家抱。因為對嶺南書畫、石灣公仔情有獨鍾,多年來倒也有了相當的積累。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馮瑋瑜藏品:劉藕生《大江東去》(蘇東坡像)特寫

如果單論回報率,石灣公仔等廣東本土的藝術品或許不是最佳選擇,升值空間最大的還是書畫等,但先人們留下來的傳統技藝,總是需要後人去傳承、發揚,不懈地推廣。

2014年春,我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辦“自得堂藏陶”個人藏品收藏展覽,畫冊裡面收錄的就接近兩百件,同年還出版了個人收藏石灣陶塑系列圖書《自得堂藏陶》;2015年雅昌藝術網開設了“自得堂石灣陶塑”頻道,推廣石灣陶塑藝術和卓有建樹的陶藝家,同年秋在北京,與中國嘉德聯合舉辦“自得堂藏陶——原作掇英”石灣陶塑展覽;2017年、2018年,我們參與“石灣杯”青年陶塑大賽的舉辦,鼓勵年輕一輩陶藝家展開創作;2020年7月、8月,我們推出了線上藝術課程,邀請石灣陶藝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親自教學,讓孩子們接受藝術薰陶……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馮瑋瑜在“自得堂藏陶—原作掇英”石灣陶塑展上演講。

潘鶴非常關注石灣陶塑發展,經常到石灣指導一些青年陶塑家創作,石灣不少陶藝大師視他為良師益友。

2015年,90歲高齡潘鶴大師從廣州美院來到了我們自得堂,參觀了自得堂裡裡的石灣陶藏品。潘老精神健旺、笑容開朗,作為前輩沒有一點架子,他聽著我們介紹每一件館藏的石灣陶,對於我們這樣成體系收藏石灣陶大為讚賞。

當談到我們自得堂在推廣陶塑藝術文化做出的努力時,潘老也興致勃勃地講述了很多自己年輕時的雕刻經歷,用自己的故事鼓勵我們堅持自己的收藏信念,繼續為石灣陶塑做推廣和宣傳。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在自得堂即興揮毫作畫

參觀了大批自得堂的藏品之後,潘老興致很高,儘管已經90高齡了,仍現場揮毫,即興題字作畫。“一飛沖天”這幅畫作,筆力遒勁,構圖簡潔,寓意深刻,它代表了潘鶴對自得堂的寄望,也代表了他作為藝術前輩對我們晚生後輩的關愛和提攜。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為自得堂題字

中午吃飯的時候,潘老又聊了很多自己從前的經歷,聊到了石灣陶歷史、嶺南雕塑故事等等,聊得非常開心。

講到忘情之處他興致高昂,在飯桌上即興創作,將餐桌上8個餐盤當做畫布,創作了以鶴為主題的一系列小畫,構圖生動有趣,幾隻白鶴在盤中活靈活現,幾欲展翅高飛。這恐怕是潘老唯一一套盤中畫作了。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在盤中畫鶴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白鶴在盤中活靈活現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將盤中畫贈予自得堂堂主馮瑋瑜

被質疑時創作《睬你都傻》

潘老對我說:“藝術怎麼學?藝術根本沒得學的。追求藝術首先要有愛好,有了愛好之後才會去自學。”“自學成才”是潘鶴藝術成長之路的一個傳奇。

潘老回憶說:“軍閥混戰,國破家亡,流離失所,殖民統治……我親歷了16場戰爭。避轟炸,躲壯丁,我的童年和少年留下太多的創傷。”潘老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說過,“我所見所聞,我一生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永遠同步,每一次的回憶都讓我黯然泣下。從13歲起,我開始竭力用日記記載國家發生的一切。可父親害怕我的日記被鬼子發現惹麻煩,就極力反對我再寫日記。那時候我喜歡玩黏土,就忍不住偷偷鑽研雕塑,我發現雕塑是一種無形的語言,它能替代日記延續我的記錄工作。”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廣州潘鶴雕塑園。

動盪的時代讓他的求學生涯過早畫上句號,他卻自學水彩、雕塑、書法、油畫,17歲時便在嶺南畫派著名畫家黃少強指導下舉辦了展覽。此後幾十年,他留下的幾百件作品,真實記載著中國歷史的一幕幕。

在“雕塑作品九成都曾被質疑、反對”的時候,他依然淡定自若,一件作品《睬你都傻》足以回應。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睬你都傻》

獲終身成就獎稱“我仍前途無量”

潘鶴常說:“人生雖短,藝術可長。”這也成為推動他一生藝術前行的信念。2009年,潘鶴獲得國家級美術最高獎“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2010年,他獲得“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

獲得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時,潘鶴曾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有5件雕塑作品可以概括他的一生:《無奈》《想不通》《睬你都傻》《自我完善》《笑到最後是我》。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想不通》

而對於獲得中國美術終身成就獎,潘鶴自嘲說:“都把我當國寶,我不就成了熊貓,受保護的禽獸了?”潘老還笑稱,自己並不想拿這個獎:“我仍然前途無量,現在蓋棺定論言之過早。”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潘鶴

潘鶴還是中國當代雕塑藝術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他將城市雕塑創作課程引入高等藝術教育,培養了眾多在中國雕塑藝術領域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力的雕塑名家。

石灣陶市場價值亟待挖掘

晚年生活中,潘鶴頻頻回到佛山,關注石灣陶塑發展。現在石灣陶在整個藝術品板塊裡邊是仍然處於一個比較低的位置,為什麼?其實石灣陶藝這一塊,從明代、清代已經很有名了,在上世紀60、70年代,在香港的古董收藏價格和拍賣紀錄中,石灣陶藝和清代官窯器價格不相上下,甚至更貴。但到現在石灣陶的市場價值基本上停滯不前,而其他的藝術板塊價格起得比較快,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推廣不足。

目前石灣陶藝擁有一批優秀創作者,他們的作品在市場上認可度高,其中國家級大師有17位,省級大師有40多位,還有許多未評級者。在石灣,像潘柏林、楊銳華、黃志偉這些國家級大師,他們年紀也不是太大,創作力旺盛,很多人都很喜歡他們的作品,精彩原作收藏門檻大約在百萬元。


那位創作《艱苦歲月》的老人也曾盤中畫鶴

▲廖洪標的《濟公飲酒》在保利春拍上以168萬元成交

這些年藝術品收藏價格泡沫大,部分類別尤其是書畫類價格暴漲暴跌,但石灣陶藝則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有部分優質作品漲幅更大。

石灣公仔的價值目前是被低估了,它的藝術價值不低於其他的陶瓷門類。石灣陶藝就是因為缺少包裝,缺乏一個推廣的平臺。石灣公仔只要得到包裝和推廣,以後肯定會給我們帶來豐厚的回報。現時石灣公仔出現過度產業化,好的藝術品不在多,而在精,只有好的作品,才有投資的潛力和爆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