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薪酬管理有必要做吗?

游鱼没有糖


首先,我感觉你现在遇到的问题,不单单是绩效薪酬管理的问题。

员工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不单单是收入的问题那么简单,人才的选育用留,每个都很重要。在招聘的时候就应当清楚贵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在贵司发展?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公司都不一样,每个公司在不同阶段也不一样!如果招聘阶段解决了找到合适的人,那么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其次,找到合适的人了,才是对人才的培养,任用和留住人才的问题

如果是小公司,要让员工看到老板的魅力/能力,让员工感觉跟这个老板干是有前途的。

大公司当然就讲文化了,加强对员工公司文化的培训,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给予员工职业成长方面的培育,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自己的职业路径不断往上走,让员工和公司一同成长。

再次,在人才的任用和留住人才,才真正涉及到绩效薪酬管理。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指定以贡献为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让员工有目标感,引导员工积极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时能得到及时,相对公平公正的评价和回报。

人才是任何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人才流失的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都是非常高的,作为企业的负责人或者老板,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才可能可持续发展!


职场365


绩效薪酬管理,准确的讲应该是薪酬绩效管理,这个太有必要做了,我所在的公司由一个几个人的公司做到上百人的企业,靠的就是薪酬绩效管理。薪酬绩效管理可以无限制的去提升业绩。而对于发展中公司来讲,业绩就是最主要的,业绩能治百病。你们公司的员工为什么积极性不高,离职那么频繁?归根结底原因如下:

缺乏目标和方向,以及梦想

员工没有目标和方向,每天按部就班,时间长了,茫然不知所措,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索性就按部就班,得过且过,时间一长,懒惰拖延滋生,慢慢的滋生了这种恶习的温床,招聘新员工时,肯定会给他描述一个美好明天,不然谁愿意跟你干。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本来抱着一腔热血,准备大干一场,看到老员工那个样子,心高气傲有点能力的,肯定感觉上当受骗,果断离职,能力不咋的,基本上过了试用期也就和老员工同流合污了。

缺乏金钱上的诱惑,好处不够刺激

员工感受不到进步带来的巨大好处,基础工资都一样,做多做少区别不大,试问谁会多做呢?谁都想付出最少,得到更多,但长期得不到时,员工首先是会认命,在没有好的条件下,就混日子呗。到最后日子把他混成一个老油子。而且他会逢人就说,公司就这样了,别抱太大希望,新员工会不走吗?

从上看出,长此以往,公司的业绩能好到哪里去,不倒闭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可见员工没有做薪酬绩效管理是多么可怕,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改变,怎么去做薪酬的绩效管理?

首先帮员工制定目标,分配任务额,并进行细分到年月日,责任到人,并配套对应薪酬制度,制定目标时,要结合实际,不要不切实际,根据员工的层次来制定,制定薪酬制度时要有差异化和层次感。就像我,每年领1080万任务额,每个月平均是90万,基本工资分成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和业绩挂钩,占比40%业绩完成比多少直接决定基本工资的高低。百分百完成有500红包。提成也对应岗位系数,分成不同等级也对应不同奖惩措施。我的岗位是销售经理,岗位系数是1.2倍,如果完成百分之六十以上,我可以拿到全额提成的1.2倍,但如果完成以下,就要在此基础上扣掉百分之十。

举个例子,我的基础工资是2500,绩效工资1500,如果我完成业绩百分之三十,那么我的绩效工资只有450元,总工资是2950元,如果我完成百分百,我的工资就是2500+1500+500,就是4500元。我的提成是10000元,如果业绩指标达到百分之六十,我可以拿到12000元,如果达不到,就只能领9000元。

目标和奖惩措施制定好后,当然要执行了,不执行的目标和制度等于瞎子点灯,白费力气。你要帮助员工拆解目标,告诉他怎么样能达成目标,需要做哪些事情,中间会有那些问题,如何解决,提升其职业技能。

继续拿我来说,我领下任务额后,每个月90万,平均每天三万,需要增加3个左右的客户,除了维护好老客户外,我每天固定打10—15个电话,并做好跟踪笔录,一般15个电话会有1到两个是有意向的,三十天就是30个意向客户,成交率百分之十,正好可以完成目标。

还有你要善于发现优质员工,并树立典型模范标杆,让他像箭靶子一样被别人瞄着,一方面可以增加他的斗志,避免长期优越性带来的惰性思维,另一方面形成差异化,让后面的员工有追赶的目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出来上班,大部分都是要赚钱的,再加上人们都会有那么一丝的虚荣心和层级分明的奖励措施,都会卯着劲的往上爬。

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你根本不用操心和监督,你的员工也会自动自发的你追我赶,业绩肯定也是蹭蹭的上涨了。公司的效益怎能不提升?

————————————————————————

喜欢我,关注我哦,我是爱销售的小朱记。一名职场中的销售老鸟。


小朱记职场记


大多数企业家遇到题主的情况,都会考虑从人力资源的变革,尤其是薪酬绩效领域变革开始。我的观点是:很有必要做。但需要管理好预期,薪酬绩效的改革不是万能的。多年的人力资源咨询经验来说,我详细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业绩下滑或增长乏力,是变革的原始动力

在过往的咨询案例中,大多数企业进行薪酬绩效变革项目的出发点,并不是工资发的不规范,薪酬水平低,绩效考核不到位。而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业绩增长乏力,甚至处于下滑时期。以期望通过薪酬绩效的变革来牵引和激励员工,增长士气。

实现业绩驱动,拉升营收和利润,才是最终的目标。落脚点在人,薪酬绩效是利益相关最为直接的,也是大家最关心的。

为什么说薪酬绩效又不是万能的,实际上,在我经历的咨询案例中,有一部分客户面临的是宏观政策,行业调整等原因,造成整个行业低迷,所以内部员工士气不高,外部好的人才进入也很慎重。

抛开外部因素不谈,从内部管理来说,薪酬绩效是很有必要的,有两个特点:第一,见效快,直接影响员工的收入。第二,通过变革项目,追根溯源,寻找原因。


最好是系统设计,不要“脚疼医脚,头疼医头”

先介绍一下薪酬与绩效的基本作用和工作原理。

  • 薪酬:动力机制。通过外部的对标,内部公平性和激励等措施,来拉动员工的原始动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相当于是“胡萝卜”;

  • 绩效:拉力系统。通过聚焦目标,有效分解,责任到人,考核激励等措施,来推动组织和个人围绕“业绩目标”行动,通过业绩的完成度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实现成长。

对应题主的问题,可以适当分解,仅从内部管理上,看看薪酬绩效变革能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第一,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

该现象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薪酬绩效相关的:

  • 没有目标牵引

  • 目标不聚焦,经常变换目标

  • 业绩压力无法传导

  • 激励机制不到位

  • 薪酬内部不公平

  • 组织气氛消极

  • 缺乏优秀的团队领头人,团队管理缺乏等等

第二,难以招聘人才,新人待不久

这种现象,理论上薪酬水平能够符合应聘者的期望。关键在于“待不久”。一般2-3个月以内离开的,三种可能性最大。

  • 前期招聘过程中有夸大成分,造成新人的预期落差大

  • 团队的管理者对新人在工作安排,沟通中存在问题,对上级不满意

  • 企业文化氛围,和预期的差距大,不适应。


薪酬绩效是工具,是“术”,业绩的增长突破是“根”

快速成长的企业,往往能够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加入。马斯洛需求的自我实现,足够发挥的空间往往比薪酬吸引更加诱人,激励性更加持久。

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更高,员工敬业度也会更高。根本原因是,组织在成长,员工必需要成长。往往伴随着组织成长,成就感也会更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