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飞雄案看宋太宗“去太祖化”的成果

前言

关于宋太宗时期的文治武功,我们此前已经聊过几篇。各种施政理念和措施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和客观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去“太祖化”。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太平兴国三年的李飞雄案也不能脱离当时的情况来看待。

且让我们看一看这位历史上的大忽悠是如何一通操作毁了自己和家人的。

从李飞雄案看宋太宗“去太祖化”的成果

开封图片

李飞雄案

李飞雄,秦州节度判官李若愚的儿子。混迹于京城开封,是个无赖。他如果老老实实的在开封,做个无赖,他的一家就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了。可能是觉得做无赖不过瘾,混吃等死也不是他的风格,于是他疯狂的作死故事徐徐展开。

一日,他从开封去陕西周至县看望担任县尉的岳父。酒足饭饱,李飞雄把岳父的官马给牵走了,一路向西行去。来到一个驿站,诈称自己是京城来的特使,为的是巡边,有公干在身,嘟嘟囔囔骂了一圈人,嫌人家没有眼力见儿,上官在此还不知道该怎么做吗?

影帝附身,居然唬住了驿站的工作人员。驿卒帮他换了马,还给他领路,带着李飞雄继续向西走。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演,到了边境军事重镇,甘肃清水县的时候,李飞雄已经从一个人发展成一个团伙。而后指挥团伙迅速拿下清水县驻军的指挥官。只要控制了边军,就能复制五代以来称帝的路径,走通了就是君临天下。

这些将官们不敢说也不敢问,敢问就弄你。尤其是他们发现团伙里居然有自己认识的其他地方的官员,进一步“印证”了李飞雄是京城来的特使。

言多必失,李飞雄在将官面前说自己曾在晋王府工作过。那时太宗刚即位第三年,即位前的身份就是晋王。李飞雄本想多说几句给自己贴金,暗示自己的直属老板是最高的那位,熟不知漏洞已经出现。

被绑的将官中有一位叫刘文裕的也在晋王府工作过。于是就跟李飞雄说,咱俩以前还是同事,给个面子吧。李飞雄这一路,心理素质一直很好,偏偏这时候有点不在节奏上。他悄悄的回道;“你能跟我同享富贵吗?”一句话破功!后来刘文裕假装归附,和另一位将官合计将李飞雄给拿下。

晋王府那么大,工作人员又很多,来往肯定也不少。即使都为晋王服务过,不是同期在府也有可能。

后来这事报到太宗那里,落了个严办。李飞雄一家被斩,还连累了个名叫李若拙的人。此人只因名字与李飞雄的父亲李若愚相差一个字,经查,同宗不同亲,干脆也给处理流放海岛。

从李飞雄案看宋太宗“去太祖化”的成果

开封府

崇文抑武组合拳

一个大忽悠,凭着一张嘴犯下滔天大罪。这里面固然有李飞雄个人演技和口才卓越的影响,也有太宗初年各种动作的成效使然。使得边疆将官们一听是京城特使,都不敢妄动,哪怕这个特使连诏书都拿不出来。

接下来,我们看看太宗那些年的崇文抑武组合拳。

扩大科举

这一块我们在(我想穿越去宋朝|造就北宋文化昌盛的引子,宋太宗功不可没)聊过。扩招了一批天子门生,赋予了他们直达天听的权力,散若满天星,去到国家各个角落。起步高,提拔快。

编书

组织编纂四本书,《太平御览》(俗称大宋百科全书,55个大类5000多个小类500多万字。太宗日进三卷,一年把一千余卷读完,故称御览)、《太平广记》(神怪野史小说类,丰富了六朝、隋唐以来的各种故事)、《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太宗起意,在真宗朝编成)。

编书的人有不少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亡国旧臣。特别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下属们。南唐的文化繁荣,在宋刚建立时,开封存书数量远不及李煜的存书数量。那些知识分子的国家没了,再不给安排一些工作,只怕他们会去胡说八道,影响国家建设了。而编书又是一个能青史留名,极度耗费精力的工作。每天有活干,有不菲的经费收入,何乐而不为?

太宗得位不太正,文人如果发动起来,又多了不少可以大书特书的点。所以让文人编书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李世民即位后编了《五经正义》,朱棣即位后编了《永乐大典》。

硬刚节度使

太宗即位时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边地官办贸易是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一项,又叫作回图贸易。

唐末五代以来,藩镇为了扩大实力,大力进行官办贸易。只有赚了钱,才能更好的促进发展最终上市。太宗即位后即下令禁止,并鼓励大家告发。只是回图贸易并未完全杜绝,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成为败坏军纪削弱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过去节度使辖区内如有空岗,都是各节度使派自己人顶上,毕竟自己人更好用一些。太宗也禁止了这样的做法。如有空岗,要么从现有低级官员中提报,要么由中央政府任命,断了节度使任用亲信的路子。

同时,在京城妥善安排节度使的子弟们。告诉节度使,你们安心在边疆为国效力,我来好好照顾你们的家人。

再者,借助觐见的机会,把张永德、张美等老牌节度使做了“妥善安排”,安排他们到京城来做环卫。不是给皇帝打扫卫生,环卫是一个高级别无实权的官。理由是,你们功勋卓著,很辛苦啦,哪能再让你们在边疆这么卖命,来京城一起享受荣华富贵吧!

节度使所在的州叫作府州,周围的州叫作支郡,也归节度使管辖。太宗也一并收回支郡的管辖权,限制节度使的权力。废除支郡这事从大宋开国宰相赵普和太宗亲舅舅杜审进入手。这两位搞定了,其他的节度使也没什么话好说了。

从李飞雄案看宋太宗“去太祖化”的成果

开封

埋下后患

崇文抑武的方针和落实起源于宋太祖时期。太祖是武将,见过郭威的篡位,自己又篡了后周小皇帝的位,同时特别了解五代以来那些走马灯似的皇帝们是怎么上岗工作的。早早的在心里打好了小算盘,不能重蹈覆辙。

只不过太祖在位时期,他拥有无可匹敌的绝对权威,只需要通过“杯酒释兵权”等的操作即可。但是太宗不一样,深究起来,金匮之盟和斧声烛影怎么解释?讲这么多不还是想抵消非嫡长子继承的影响么。

无手段坐不稳位子。因此太宗只能在太祖崇文抑武的方向上走的更彻底一些才安心。这些造就了北宋空前绝后的文化繁荣,文人们生活在一个幸福快乐的时代。

但是,伟大的时代都是伴随着“军功第一等”而崛起并且强盛的。有宋一朝,再也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也只能在文学作品中畅想“西北望,射天狼”了。

从李飞雄案看宋太宗“去太祖化”的成果

开封

最后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大宋王朝的兴盛繁荣离不开宋太宗权威的建立和绝对强化。作为文人,没有哥哥那样来自马上的权威,必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仅从李飞雄案的背后可以看出,哪怕只是在太宗即位的第三年,他的权威也已经牢牢树立了起来并随着大宋王朝的血管,流向国家的各个角落。

而彼时回望五代,也仅过去了不到二十年。

从李飞雄案看宋太宗“去太祖化”的成果

开封

参考资料: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