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蜀國力量最為弱小,蜀漢如不北伐,數年之後會如何?

奇葩歷史大觀


失之大義,卻保留餘民!但堅挺更久。蜀國又稱季漢,先主劉備一直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發展勢力,如果蜀國建國後只是蝸居西川,而不討伐竊漢之曹魏,名聲大義必然落失,也就不會收到後世的稱讚與摩拜,但是,百姓,會很幸福。

匡扶漢室,興兵北伐!

劉備崛起,打的一直是匡扶漢室的旗號,劉皇叔劉皇叔,叫了幾十年,也是劉備立國之本,曹操亂世之奸雄,公然挾天子,當然家大業大,不怕這些惡名了,江東孫權,父兄三代,士族門閥相對也就穩定了,不需要什麼名聲,就是劉備費勁,要基業還沒有基業,要名氣自然更沒有了,唯獨靠著這漢室宗親的名號,才可以名正言順,招賢納士,發展勢力。

其實古代來說吧,一個草民想崛起,一定要靠一些精神力量,例如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太平道的大力宣傳,一幫農民憑什麼幫你打天下?還不是精神控制,讓他們以為你是神仙啊什麼的,你說啥就是啥,錢、土地都有了。不過劉備很聰明,他利用了封建帝制的影響,再加上自己的御下之術,蜀漢,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正統!

因此,蜀漢集團的根本就是這個匡扶漢室的旗號,如果諸葛亮和姜維不積極北伐,國之根本立不住,蜀漢成了不義之師,難免民生激憤,曹魏再進行一些煽動,蜀國後院起火,恐怕滅亡的要更早啊!

一將功成萬骨枯

男兒當建功立業,血洗沙場,不錯,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很殘酷的 這裡我要引用張養浩的一句詩生,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窮兵黷武

是的,尤其是三國時代,戰亂頻發,當時的人口數量,差不多隻有三千萬戶,是的,三千萬,一場戰爭,無論生死,一定要死人的,少則幾百,多則幾萬,打仗不是玩遊戲,不是隨便猜猜拳就結束了,死一個兵士,死者已矣,但是牽動的是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心啊!蜀國連年北伐,多少次都是因為糧草不濟不得不撤兵,糧食不是說出來就出來的,必然要壓迫底層人民。

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引自《漢晉春秋》

蜀國北伐,說到底,算是窮兵黷武了,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蜀國雖以攻為守,但絕對是在不停的損耗蜀國的國力。

二.矛盾激化

在蜀漢前期,諸葛亮軍政一手抓,北伐,也就北伐了,雖勞民傷財,但總算是迫於權勢,而旗號正盛,北伐還算名正言順。可是到了後期,姜維雖多次北伐,但是蜀漢內部矛盾就嚴重了,姜維真正掌權是在費禕被刺殺之後,蜀之四相,是蜀漢集團重要的一股中流砥柱,為穩定朝堂,發展民生貢獻了很大的力量。費禕算是蜀漢最後的名臣,也是反對姜維北伐最後的主要力量,文臣,不渴望建功立業,只是希望百姓安居樂業,這時候,匡扶漢室已經那是那麼重要了,更重要的還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啊。

以攻為守,造福一方

1.不北伐,諸葛亮也落不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之名,蜀漢沒有了自己的特色,估計不會被羅貫中老爺子所摩拜甚至是《三國演義》都未必會出世

2.國力恢復,但蜀國積弱,固守是絕對守不住蜀漢基業的,雖利於百姓 但是是短暫的,若曹魏攻破蜀漢,少不了燒殺搶掠,也是一陣屠殺,百姓還是難逃一劫。

3.漢中留有魏延研究的堡壘戰術,參照王平曾經大破曹爽大軍,而姜維不出證,死守漢中,必然也可延續蜀漢國運,鄧艾沒法偷渡,鍾會沒法長驅直入,天下歸一,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總而言之,蜀漢不北伐,對一統天下有阻礙,對百姓,未必是好事,所以 亂世之中 犧牲小我的北伐,還是一種戰略損耗吧,算是當時蜀漢最合適的一條路子!


峴批三國


感謝題主是提問!

問題:三國鼎立,蜀國力量最為弱小,蜀漢如不北伐,數年之後會如何?

我跟大家一樣,十分認可諸葛先生。但我認為,蜀國如不北伐,全力發展國力民生,實力將會將來越強,當可偏安一隅!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蜀國發展更具潛力

自古四川為天府之國,土地肥沃,沃野千里。益州雖僅一州之地,但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四川人們善良樸實,勤勞勇敢,並且繁殖能力強。如能安心發展,定是政通人和,繁榮昌盛,GPT增速必定遠超其餘兩國。

二、蜀國定可抵擋住外來侵略

自古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蜀地易守難攻。蒙古騎兵縱橫天下,也得折翼釣魚城,國民政府把陪都放在重慶,支撐了整個抗日戰爭時期。

如果蜀國把精力放在防守上,深溝高壘,以逸待勞。而外聯孫吳,進退有度。曹魏必定望蜀而興嘆,毫無辦法。

三、如不北伐,能形成朝野合力

劉備託孤,人們會習慣性地忘記李嚴。李嚴是反對諸葛亮北伐的,朝野也沒人贊同諸葛北伐,奈何諸葛一意孤行。如忘攻而用守,必定上下齊心,君臣合力,建立起一個銅牆鐵壁的富裕蜀國。

結論:我至今也想不通諸葛亮為什麼至死北伐,難道僅僅是為了劉備的遺願?還是為了那隻不願放開權力的手?


淡忘憶


這個問題太奇怪了,我的回答也絕對怪異,否則對不起“語不驚人死不休”宗旨了。我的回答是:不參加北伐,蜀國早就滅了!

以史為證,以史為據,尋章覓句,詳細如下:

一、諸葛亮的北伐,是為了“交分天下”!

諸葛亮北伐真正目的是什麼?世面上流行的“統一中原,恢復漢室”,都是來源於小說或詩歌、戲曲等文藝性作品。在史書《三國志》中,諸葛亮北伐,是為了配合孫權的北伐,達到吳、蜀兩國聯合消滅曹魏,實現“交分天下”的目標。

公元229年,吳王孫權準備在南昌稱帝,諸葛亮馬上提拔尚書令陳震,當上了九卿之一的衛尉,並且派往南昌,代表蜀國去祝賀孫權稱帝。如果是在劉備時代,劉備一定會跳起來,絕對不會派人去祝賀的。為了表達誠意或來意,諸葛亮還特地寫信給諸葛瑾(左將軍),表明陳震是來祝賀的,絕對不是來搗亂的,信中寫著“(陳震)贊述東西,歡樂和合,有可貴者”。

陳震祝賀孫權稱帝,雙方還歃血為盟,達成“交分天下盟約”,即“孫權與(陳)震升壇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按照該“交分天下”的約定,雙方消滅曹魏後,徐州、豫州、幽州、青州等四個州,歸吳國,幷州、涼州、冀州、兗州等四個州,歸蜀國,另有一個司州(即:司隸校尉部),一家一半,以函谷關為界,長安部分歸蜀國,洛陽部分歸吳國。曹魏名下的九個州,一家四個半州。

按此計算,如果成功後,中國將產生一個“東西南北朝”,可以將中國地圖,從東北往西南方向,劃一條對角線了。蜀國最終將有五個半州(包括已有的益州),吳國將是七個半州(再加上已有的揚州、荊州、交州)。

從此以後,吳、蜀雙方共進退。

二、諸葛亮的北伐行動,是為了履行“交分天下”的合同。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在228年,雙方還沒達成“交分天下”的盟約。但是,從行動上看,雙方是默契的:

吳王孫權出兵,陸遜大戰曹休,“(228年)夏五月,鄱陽太守周魴偽叛,誘魏將曹休。秋八月,(孫)權至皖口,使將軍陸遜督諸將大破(曹)休於石亭”。

諸葛亮也出兵,“(228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諸葛)亮身率諸軍攻祁山”。

228年秋冬,吳王孫權得勝而歸,準備稱帝。

228年秋,諸葛亮也退兵,馬謖“失街亭”是個好藉口。

而在229年,吳、蜀達成“交分天下”盟約後,雙方從默契變成法定同盟關係,孫權出兵了,諸葛亮必定出兵,不出兵也不行,契約精神必須要有的。

三、諸葛亮北伐,是為了配合孫權的北伐,孫權是主力部隊。

吳、蜀兩國,步調一致,共同出兵,按照小說,那諸葛亮神機妙算,用兵如神,絕對應該是主力軍。但是,史書中,卻正好相反。誰是主力軍,誰是僕從軍,對手魏明帝曹睿,絕頂聰明,目光如炬。尤其是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魏明帝說得非常清楚了。

當時孫權“遣將陸議、孫韶各將萬餘人入淮、沔”,兩路大軍,在江淮平原、漢水流域發動進攻,孫權本人則進“攻新城(郡)”。吳國三路大軍,來勢洶洶,魏明帝御駕親征,沿沔水(漢水)直接撲向孫權,“(魏明)帝親御龍舟東征”,孫權一看,苗頭不對,立即全線退兵。當時,曹魏許多大臣,勸魏明帝再御駕親征諸葛亮,魏明帝回答:“(孫)權走,(諸葛)亮膽破”。

孫權進兵,諸葛亮也進兵;孫權退兵,諸葛亮也退兵;孫權是皇帝,退兵不需要理由的,而諸葛亮畢竟是丞相,還要找個理由,才能堂而皇之退兵,於是乎,馬謖“失街亭”是理由,糧食少是理由(正好還搞掉了李嚴);而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本人成為了退兵理由,他去世了。按照魏明帝的說法,即使諸葛亮不去世,他也必定退兵,孫權退兵,諸葛亮也必定退兵。如果諸葛亮沒去世,就不知道誰成為退兵的替罪羊了。

從魏明帝的方略、行動和言語上,孫權是主力軍,是正面戰場,打蛇打七寸;而諸葛亮則是僕從軍,只要相持防禦就行了。從這點看,諸葛亮北伐不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孫權北伐的不成功。

四、是吳、蜀兩國共同打擊曹魏,不是單純的一個蜀國。

在北伐中,不是蜀國單獨打擊曹魏,而是吳、蜀兩國共同打擊曹魏的,上面詳細描述,引章摘句,都是為了糾正三國小說迷們的認識,北伐,不是蜀國單打獨鬥的,而是吳、蜀兩國聯手共同北伐的。不是一個州的蜀國去挑戰九個州的魏國,是四個州的吳蜀兩國去挑戰九個州的魏國。對抗雙方的實力,不是極其懸殊的1:9,而是4:9。

五、諸葛亮北伐不成功,主要原因是他本人“專業不對口”。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自以為行政、軍事樣樣精通。但是,《三國志》作者陳壽給他的結論是“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也就是說,諸葛亮是個行政管理的絕頂高手,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僅次於管仲、蕭何。但是在“將”、“略”上,也就是在“軍事”、“謀略”兩方面,不是他的專長,所以連年打仗,都沒有成功。

漢初有“三傑”,張良是謀略家,韓信是軍事家,蕭何是行政家,劉邦說:“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張良作戰略部署,韓信領兵打仗,蕭何保障後勤補給,三傑結合,劉邦才得以戰勝霸王項羽。

諸葛亮相當於蕭何,但缺少張良和韓信了,而且,謀略型人才、軍事型人才,已經被他消滅了。在劉備生前,諸葛亮翻動嘴皮子,鼓動劉備殺了兩個人,一個是龐統、法正都推薦的彭羕,另一個就是劉封。尤其是彭羕,從此之後,蜀漢再無謀略型的專家了。同時,在軍事上,劉備臨終安排,“(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但是,李嚴後半輩子都沒領過兵打過仗,即使被劉禪任命為驃騎將軍,派往漢中,也被諸葛亮安排去督運糧草了,“(驃騎將軍李嚴)催督運事”。

後勤保障,應該是行政高手諸葛亮去完成的,蕭何就是“不絕糧道”的,能連續不斷的供應糧草;領兵打仗,則應是驃騎將軍李嚴的本職工作。蜀國諸葛亮北伐,屢屢無功而返,諸葛亮的專業不對口,是主要原因之二。

六、結論:若是不北伐,蜀國滅亡更快。

回到問題,如果不北伐,如果先搞經濟建設等,蜀國北伐會如何嗎?

蜀國不北伐,也就是沒和吳國聯盟,那蜀國將滅亡得更快。曹魏或吳國,都不會讓蜀國獨善其身的,這是一塊肥肉,誰都想要的。

孫權早就想要益州了,在火燒赤壁打下荊州後,周瑜就提出了大膽設想,要拿下益州,“乞與奮威(將軍孫瑜)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周瑜建議,由他和孫瑜兩人進軍益州,打敗蜀郡劉璋和漢中郡張魯,拿下益州。當時,孫權同意這個計劃,只可惜,周瑜病死了,壯志未酬,從而使得劉備成為周瑜的接班人,去完成遺願。

在襲荊州殺關羽後,孫權手下就建議進軍益州,只不過,這計劃被孫權否決了。

但是,孫權並未放棄對益州的圖謀,孫權襲荊州殺關羽,還救出了被劉備安放在荊州公安縣城裡的劉璋,孫權馬上任命劉璋為益州牧,“孫權殺關羽,取荊州,以(劉)璋為益州牧”,劉璋死後(和劉備去世時間差不多),孫權又任命劉璋兒子劉闡為益州刺史,“(孫)權復以璋子闡為益州刺史”。從孫權任命益州州級官員的行為分析,孫權肯定是對益州心存吞併之心的。

因此,若蜀國不與吳國結盟,那蜀國將成為魏國、吳國的吞併首選對象。

一旦蜀國成為他們的首先吞併對象,諸葛亮又不肯放手讓李嚴去領導軍事,那結果可想而知了。

在共同北伐中,諸葛亮作為僕從軍,還不是主力軍,還沒在正面戰場打仗,都打得那麼狼狽不堪,一旦成為抵抗進攻的主力軍,那真的不好說了,也許,就像他的親生兒子諸葛贍,堂堂衛將軍,“督諸軍”,面對劉艾,一敗再敗,最終潰敗。

《三國志》及裴注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