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蜀国力量最为弱小,蜀汉如不北伐,数年之后会如何?

奇葩历史大观


失之大义,却保留余民!但坚挺更久。蜀国又称季汉,先主刘备一直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发展势力,如果蜀国建国后只是蜗居西川,而不讨伐窃汉之曹魏,名声大义必然落失,也就不会收到后世的称赞与摩拜,但是,百姓,会很幸福。

匡扶汉室,兴兵北伐!

刘备崛起,打的一直是匡扶汉室的旗号,刘皇叔刘皇叔,叫了几十年,也是刘备立国之本,曹操乱世之奸雄,公然挟天子,当然家大业大,不怕这些恶名了,江东孙权,父兄三代,士族门阀相对也就稳定了,不需要什么名声,就是刘备费劲,要基业还没有基业,要名气自然更没有了,唯独靠着这汉室宗亲的名号,才可以名正言顺,招贤纳士,发展势力。

其实古代来说吧,一个草民想崛起,一定要靠一些精神力量,例如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太平道的大力宣传,一帮农民凭什么帮你打天下?还不是精神控制,让他们以为你是神仙啊什么的,你说啥就是啥,钱、土地都有了。不过刘备很聪明,他利用了封建帝制的影响,再加上自己的御下之术,蜀汉,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正统!

因此,蜀汉集团的根本就是这个匡扶汉室的旗号,如果诸葛亮和姜维不积极北伐,国之根本立不住,蜀汉成了不义之师,难免民生激愤,曹魏再进行一些煽动,蜀国后院起火,恐怕灭亡的要更早啊!

一将功成万骨枯

男儿当建功立业,血洗沙场,不错,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很残酷的 这里我要引用张养浩的一句诗生,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穷兵黩武

是的,尤其是三国时代,战乱频发,当时的人口数量,差不多只有三千万户,是的,三千万,一场战争,无论生死,一定要死人的,少则几百,多则几万,打仗不是玩游戏,不是随便猜猜拳就结束了,死一个兵士,死者已矣,但是牵动的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心啊!蜀国连年北伐,多少次都是因为粮草不济不得不撤兵,粮食不是说出来就出来的,必然要压迫底层人民。

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引自《汉晋春秋》

蜀国北伐,说到底,算是穷兵黩武了,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蜀国虽以攻为守,但绝对是在不停的损耗蜀国的国力。

二.矛盾激化

在蜀汉前期,诸葛亮军政一手抓,北伐,也就北伐了,虽劳民伤财,但总算是迫于权势,而旗号正盛,北伐还算名正言顺。可是到了后期,姜维虽多次北伐,但是蜀汉内部矛盾就严重了,姜维真正掌权是在费祎被刺杀之后,蜀之四相,是蜀汉集团重要的一股中流砥柱,为稳定朝堂,发展民生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费祎算是蜀汉最后的名臣,也是反对姜维北伐最后的主要力量,文臣,不渴望建功立业,只是希望百姓安居乐业,这时候,匡扶汉室已经那是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以攻为守,造福一方

1.不北伐,诸葛亮也落不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之名,蜀汉没有了自己的特色,估计不会被罗贯中老爷子所摩拜甚至是《三国演义》都未必会出世

2.国力恢复,但蜀国积弱,固守是绝对守不住蜀汉基业的,虽利于百姓 但是是短暂的,若曹魏攻破蜀汉,少不了烧杀抢掠,也是一阵屠杀,百姓还是难逃一劫。

3.汉中留有魏延研究的堡垒战术,参照王平曾经大破曹爽大军,而姜维不出证,死守汉中,必然也可延续蜀汉国运,邓艾没法偷渡,钟会没法长驱直入,天下归一,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总而言之,蜀汉不北伐,对一统天下有阻碍,对百姓,未必是好事,所以 乱世之中 牺牲小我的北伐,还是一种战略损耗吧,算是当时蜀汉最合适的一条路子!


岘批三国


感谢题主是提问!

问题:三国鼎立,蜀国力量最为弱小,蜀汉如不北伐,数年之后会如何?

我跟大家一样,十分认可诸葛先生。但我认为,蜀国如不北伐,全力发展国力民生,实力将会将来越强,当可偏安一隅!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蜀国发展更具潜力

自古四川为天府之国,土地肥沃,沃野千里。益州虽仅一州之地,但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四川人们善良朴实,勤劳勇敢,并且繁殖能力强。如能安心发展,定是政通人和,繁荣昌盛,GPT增速必定远超其余两国。

二、蜀国定可抵挡住外来侵略

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蜀地易守难攻。蒙古骑兵纵横天下,也得折翼钓鱼城,国民政府把陪都放在重庆,支撑了整个抗日战争时期。

如果蜀国把精力放在防守上,深沟高垒,以逸待劳。而外联孙吴,进退有度。曹魏必定望蜀而兴叹,毫无办法。

三、如不北伐,能形成朝野合力

刘备托孤,人们会习惯性地忘记李严。李严是反对诸葛亮北伐的,朝野也没人赞同诸葛北伐,奈何诸葛一意孤行。如忘攻而用守,必定上下齐心,君臣合力,建立起一个铜墙铁壁的富裕蜀国。

结论:我至今也想不通诸葛亮为什么至死北伐,难道仅仅是为了刘备的遗愿?还是为了那只不愿放开权力的手?


淡忘忆


这个问题太奇怪了,我的回答也绝对怪异,否则对不起“语不惊人死不休”宗旨了。我的回答是:不参加北伐,蜀国早就灭了!

以史为证,以史为据,寻章觅句,详细如下:

一、诸葛亮的北伐,是为了“交分天下”!

诸葛亮北伐真正目的是什么?世面上流行的“统一中原,恢复汉室”,都是来源于小说或诗歌、戏曲等文艺性作品。在史书《三国志》中,诸葛亮北伐,是为了配合孙权的北伐,达到吴、蜀两国联合消灭曹魏,实现“交分天下”的目标。

公元229年,吴王孙权准备在南昌称帝,诸葛亮马上提拔尚书令陈震,当上了九卿之一的卫尉,并且派往南昌,代表蜀国去祝贺孙权称帝。如果是在刘备时代,刘备一定会跳起来,绝对不会派人去祝贺的。为了表达诚意或来意,诸葛亮还特地写信给诸葛瑾(左将军),表明陈震是来祝贺的,绝对不是来捣乱的,信中写着“(陈震)赞述东西,欢乐和合,有可贵者”。

陈震祝贺孙权称帝,双方还歃血为盟,达成“交分天下盟约”,即“孙权与(陈)震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按照该“交分天下”的约定,双方消灭曹魏后,徐州、豫州、幽州、青州等四个州,归吴国,并州、凉州、冀州、兖州等四个州,归蜀国,另有一个司州(即:司隶校尉部),一家一半,以函谷关为界,长安部分归蜀国,洛阳部分归吴国。曹魏名下的九个州,一家四个半州。

按此计算,如果成功后,中国将产生一个“东西南北朝”,可以将中国地图,从东北往西南方向,划一条对角线了。蜀国最终将有五个半州(包括已有的益州),吴国将是七个半州(再加上已有的扬州、荊州、交州)。

从此以后,吴、蜀双方共进退。

二、诸葛亮的北伐行动,是为了履行“交分天下”的合同。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在228年,双方还没达成“交分天下”的盟约。但是,从行动上看,双方是默契的:

吴王孙权出兵,陆逊大战曹休,“(228年)夏五月,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秋八月,(孙)权至皖口,使将军陆逊督诸将大破(曹)休於石亭”。

诸葛亮也出兵,“(228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诸葛)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228年秋冬,吴王孙权得胜而归,准备称帝。

228年秋,诸葛亮也退兵,马谡“失街亭”是个好借口。

而在229年,吴、蜀达成“交分天下”盟约后,双方从默契变成法定同盟关系,孙权出兵了,诸葛亮必定出兵,不出兵也不行,契约精神必须要有的。

三、诸葛亮北伐,是为了配合孙权的北伐,孙权是主力部队。

吴、蜀两国,步调一致,共同出兵,按照小说,那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兵如神,绝对应该是主力军。但是,史书中,却正好相反。谁是主力军,谁是仆从军,对手魏明帝曹睿,绝顶聪明,目光如炬。尤其是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魏明帝说得非常清楚了。

当时孙权“遣将陆议、孙韶各将万馀人入淮、沔”,两路大军,在江淮平原、汉水流域发动进攻,孙权本人则进“攻新城(郡)”。吴国三路大军,来势汹汹,魏明帝御驾亲征,沿沔水(汉水)直接扑向孙权,“(魏明)帝亲御龙舟东征”,孙权一看,苗头不对,立即全线退兵。当时,曹魏许多大臣,劝魏明帝再御驾亲征诸葛亮,魏明帝回答:“(孙)权走,(诸葛)亮胆破”。

孙权进兵,诸葛亮也进兵;孙权退兵,诸葛亮也退兵;孙权是皇帝,退兵不需要理由的,而诸葛亮毕竟是丞相,还要找个理由,才能堂而皇之退兵,于是乎,马谡“失街亭”是理由,粮食少是理由(正好还搞掉了李严);而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本人成为了退兵理由,他去世了。按照魏明帝的说法,即使诸葛亮不去世,他也必定退兵,孙权退兵,诸葛亮也必定退兵。如果诸葛亮没去世,就不知道谁成为退兵的替罪羊了。

从魏明帝的方略、行动和言语上,孙权是主力军,是正面战场,打蛇打七寸;而诸葛亮则是仆从军,只要相持防御就行了。从这点看,诸葛亮北伐不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孙权北伐的不成功。

四、是吴、蜀两国共同打击曹魏,不是单纯的一个蜀国。

在北伐中,不是蜀国单独打击曹魏,而是吴、蜀两国共同打击曹魏的,上面详细描述,引章摘句,都是为了纠正三国小说迷们的认识,北伐,不是蜀国单打独斗的,而是吴、蜀两国联手共同北伐的。不是一个州的蜀国去挑战九个州的魏国,是四个州的吴蜀两国去挑战九个州的魏国。对抗双方的实力,不是极其悬殊的1:9,而是4:9。

五、诸葛亮北伐不成功,主要原因是他本人“专业不对口”。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自以为行政、军事样样精通。但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给他的结论是“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个行政管理的绝顶高手,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仅次于管仲、萧何。但是在“将”、“略”上,也就是在“军事”、“谋略”两方面,不是他的专长,所以连年打仗,都没有成功。

汉初有“三杰”,张良是谋略家,韩信是军事家,萧何是行政家,刘邦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张良作战略部署,韩信领兵打仗,萧何保障后勤补给,三杰结合,刘邦才得以战胜霸王项羽。

诸葛亮相当于萧何,但缺少张良和韩信了,而且,谋略型人才、军事型人才,已经被他消灭了。在刘备生前,诸葛亮翻动嘴皮子,鼓动刘备杀了两个人,一个是庞统、法正都推荐的彭羕,另一个就是刘封。尤其是彭羕,从此之后,蜀汉再无谋略型的专家了。同时,在军事上,刘备临终安排,“(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但是,李严后半辈子都没领过兵打过仗,即使被刘禅任命为骠骑将军,派往汉中,也被诸葛亮安排去督运粮草了,“(骠骑将军李严)催督运事”。

后勤保障,应该是行政高手诸葛亮去完成的,萧何就是“不绝粮道”的,能连续不断的供应粮草;领兵打仗,则应是骠骑将军李严的本职工作。蜀国诸葛亮北伐,屡屡无功而返,诸葛亮的专业不对口,是主要原因之二。

六、结论:若是不北伐,蜀国灭亡更快。

回到问题,如果不北伐,如果先搞经济建设等,蜀国北伐会如何吗?

蜀国不北伐,也就是没和吴国联盟,那蜀国将灭亡得更快。曹魏或吴国,都不会让蜀国独善其身的,这是一块肥肉,谁都想要的。

孙权早就想要益州了,在火烧赤壁打下荊州后,周瑜就提出了大胆设想,要拿下益州,“乞与奋威(将军孙瑜)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周瑜建议,由他和孙瑜两人进军益州,打败蜀郡刘璋和汉中郡张鲁,拿下益州。当时,孙权同意这个计划,只可惜,周瑜病死了,壮志未酬,从而使得刘备成为周瑜的接班人,去完成遗愿。

在袭荊州杀关羽后,孙权手下就建议进军益州,只不过,这计划被孙权否决了。

但是,孙权并未放弃对益州的图谋,孙权袭荆州杀关羽,还救出了被刘备安放在荊州公安县城里的刘璋,孙权马上任命刘璋为益州牧,“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刘)璋为益州牧”,刘璋死后(和刘备去世时间差不多),孙权又任命刘璋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孙)权复以璋子阐为益州刺史”。从孙权任命益州州级官员的行为分析,孙权肯定是对益州心存吞并之心的。

因此,若蜀国不与吴国结盟,那蜀国将成为魏国、吴国的吞并首选对象。

一旦蜀国成为他们的首先吞并对象,诸葛亮又不肯放手让李严去领导军事,那结果可想而知了。

在共同北伐中,诸葛亮作为仆从军,还不是主力军,还没在正面战场打仗,都打得那么狼狈不堪,一旦成为抵抗进攻的主力军,那真的不好说了,也许,就像他的亲生儿子诸葛赡,堂堂卫将军,“督诸军”,面对刘艾,一败再败,最终溃败。

《三国志》及裴注

《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