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房住的时代来了?基础设施REITs面世,楼市有了新“引擎”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4月30日,两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并出台了45条配套指引。

此次,基础设施REITs聚焦于新基建、交通、能源、仓储物流、环境保护、信息网络、园区开发七大领域。

在分析这个政策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REITs?

REITs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房地产信托凭证,也称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缩写,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不动产作为基础资产的投资计划、信托基金或上市证券,投资标的包括商业地产、基础设施等。

其中,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产品,被称为基础设施类REITs。

请注意,REITs本来指的是投向房地产的投资基金,因为能产生固定而优质的现金流,备受投资人的喜爱。

在美国,自1960年设立REITs产品以来,到2018年底各类型REITs的市值规模已超过万亿美元,在美国各类不动产投资中占据重要份额。

人人有房住的时代来了?基础设施REITs面世,楼市有了新“引擎”

而这次REITs投向的领域则包含了大部分基础设施,与单纯投向房地产领域有根本性区别。

国盛证券建筑团队分析指出:这个举措标志着我国公募基建REITs将正式启航,经历过去数十年快速发展,已经积累了百万亿量级的存量基建资产。

具体而言,截至2018年,我国公路里程达48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3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13.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2.99万公里),轨交运营线路长度5761公里,同时还有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分别达5569/1724万米。

该团队基于金戈(《中国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估算》,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所描述的测算方式,对我国1953年以来历年的资本存量进行永续盘存,得出了一个结论:以2018年不变价测算,我国基建资产存量已达99.9万亿元。

人人有房住的时代来了?基础设施REITs面世,楼市有了新“引擎”

这些资产广泛的存在于地方、城投公司、社会资本手中,百万亿量级的基建资产一旦被撬动,一方面可以降低各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杠杆,又可以增加新的基建资金来源,同时也有望逐渐形成一个以万亿量级起计的大类资产市场。

说白了,各地有建公路、建高速的资金需求,而REITs可以将这部分资产提前变现。

在没有建成的时候发行融资,然后可以在交易所等公开市场上自由流通,所获得收入主要来自于项目的租金或者项目自身增值,需将应税收益的90%以股利或分红形式分配给投资者。

举个例子,2019年年末,四川交投在深交所发行了四川高速隆纳高速公路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隆纳高速(隆昌-纳溪)高速公路资产、车辆通行费收费权及附属权益为底层资产,是典型的基础设施类项目。

根据专家测算,截至2018年,我国收费公路总里程已达16.8万公里,累计建设投资总额8.9万亿,2018年产生通行费收入5552亿元,参考国外REITs与GDP的比例,收费公路REITs化的比例可以稍高一些,保守假设累计建设投资额的5%被REITs化,则对应潜在规模约4000亿元。

人人有房住的时代来了?基础设施REITs面世,楼市有了新“引擎”

这还只是高速公路,如果是城轨呢?如果是铁路呢?如果是各地重点打造的市政项目呢?

一句话:只要各个城市在建的优质项目未来有充沛的现金流预期,公募REITs就必然会大展身手。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虽然此次公募REITS跟房地产没有丝毫关系,但这一步迈出去之后,必然会对楼市产生深远影响。

为啥这么说?

原因再简单不过:正如上文所说,REITs从诞生那时起,就跟房地产有关系!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几个重要REITs法案都是在GDP增速及资产价格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出台的;日本REITs登上历史舞台前,日本国债收益率、GDP增速、房价增速持续下降长达十年。

人人有房住的时代来了?基础设施REITs面世,楼市有了新“引擎”

根据世邦魏理仕的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商业地产大宗投资交易金额超过2600亿元,比对世界成熟市场的交易量,例如美国,去年全年商业地产大宗交易总额是中国的10倍!

但是,我们的城镇化率还不到60%,劳动力人口高达9亿多人,流动人口总量高达2.41亿人,换句话说,我们的不动产REITs规模潜力,也会是美国的10倍!

笔者认为,公募REITs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普及,必将反过来催化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这个契机,就是“居者有其屋”、“人人有房住”时代来临的重要一步。

早在2018年4月份,有关部门就发布了《关于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

举个例子,近两年一直在推进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这些庞大体量的土地不会盖成商品房,会盖成长租公寓、租赁房、保障房,然后找专业的房企运营。

但是,盖房子是需要成本的,集体土地转让也需要出价,这些钱房企和运营机构可能拿不出来。

此时,他们可以把租赁房打包成REITs,以未来的房租和房产增值预期折成当下的现金流。

如此一来,集体土地带来的转让收益可以惠及当地农民,租赁房市场多出来的增量供给,可以使刚需有地方住,即便农民工这样的低收入群体,同样可以住上价位低廉的房子,而房企通过REITs获得了现金流,盖房子、施工、运营成本的融资需求也解决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现在我们的流动人口为2.41亿人,租房人群为2亿人,可以预见的是,楼市一旦有REITs加持,不管是商住房还是长租公寓、租赁房,或采用“商改租”、“商改住”的方式,包括农民工、大学生、白领在内的2亿流动人口,在住房问题上就不用像现在这么发愁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会重新回归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