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文/寧靜致遠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01

融入玄幻、懸疑、推理元素的臺灣愛情劇《想見你》豆瓣評分飆升到9.2。

劇情中,陳韻如拿回身體後假扮黃雨萱,並告訴李子維黃雨萱從來就沒有存在過。自閉又懦弱的陳韻如因此被罵上了熱搜。

陳韻如從來不是討喜的角色,但她是真實存在的人,不是靈魂穿越的容器。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她渴望擁有黃雨萱一樣開朗、活潑的性格,被家人和同學們喜愛。而李子維更像一道光,照亮了陳韻如黯淡的靈魂,激起她暗夜裡的飢渴。

認識李子維後,她在日記中寫道:

“陽光很刺眼,可我卻寧願眯起了眼,也捨不得閉上眼,不去看他。”

父愛缺失的童年,陪酒女母親,重男輕女的家庭……陳韻如的成長中太缺乏安全感,她沒有勇氣探尋自我,沒有信心擁抱自我。

當陳韻如佔據身體的主動權,對著鏡子模仿黃雨萱露出牙齒微笑,改變自己的性格和習性來迎合李子維時,她就暫時擺脫了眼前的困境。

逃離自己,偽裝成別人成了她保護自己、改變命運的快捷方式,哪怕只是短暫的一刻。但同時,她也在逐光追影中丟失了值得珍視的自己。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其實,誰的內心不曾住著一個陳韻如呢?

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不被重視;

悲傷到不想要任何人注意到自己;

那些美好總是跟自己無緣,越想要越得不到。

於是討厭自己,痛恨生命……

那些童年的傷、成長的痛都曾深深地刻在我們的心裡,隱隱作痛。

02

在最新一期《我家那閨女2》中,王鷗主動暴露原生家庭之痛。

童年記憶中最深刻的烙印,是昏暗的街燈,暴躁的父親,痛苦的媽媽,日復一日的爭吵。媽媽推著自行車離開昏暗的小巷,她哭著想要留住媽媽……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王鷗3歲時,父母離婚了。

一開始,爸爸媽媽會輪流來照顧她。最後,他們把她踢給了鄰居阿婆,她的童年中,僅有的溫暖來自於這個陌生人。

一天天趴在欄杆上眺望,期待媽媽來看她,卻一次次的失望。

王鷗敘述時,語氣很平靜,但是淚水卻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雖然王鷗最終學會了與父母和解,但是童年的經歷讓她非常不自信,不斷否定自己,面對感情怯懦不已,從不敢追求愛情。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事業有成的她,對著鏡頭說:“我向往愛情,但是總覺得自己不配。”

從小缺愛的人普遍都缺乏安全感。以至於對待感情的得失心過重,怕被拒絕、怕失去,不敢主動追求喜歡的人,缺乏爭取的力量。

要麼表現得患得患失缺乏自信,要麼表現得“無盡取悅”對方。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也有一個童年缺愛的女孩。

為了討好父親,松子學會做鬼臉,博得父親罕見的一笑。自此,松子習得了用討好別人的方式來為自己獲得安全感。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為了得到“愛”,她受盡渣男們的各種屈辱而不自知。男人越是輕蔑,松子越是討好,而她的討好換來的又是加重的輕蔑。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心理學有個詞叫投射性認同。

缺愛的人,會預感自己缺愛,擔心自己缺愛。別人看到這種表現就會“認同”她的想法,讓她保持缺愛。

缺愛的人被拒絕後,就會默認自己是無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剩下的只能通過“無盡的取悅”來求得對方施捨一點點愛。

馬東在《奇葩說》中說:心裡有很多苦的人,一絲甜就能填滿。當那一絲甜被剝奪後,剩下的就只有無盡的苦。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喪失自我的人生,為松子帶來了一切人際關係的厄運。最終,她自殺了,只留下一句:生而為人,真的很抱歉。

03

威廉·詹姆士曾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當失落的陳韻如不再假扮黃雨萱的時候,所有人都跟她說:不要變成以前討人厭的樣子。

陳韻如淡淡地回應:“我也不喜歡以前的自己。”

真實的自己沒有人喜歡,連自己都不喜歡,對生活、對自己的徹底絕望才是殺死陳韻如的真兇。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大學閨蜜曾跟我說過中學時代的她,自卑、脆弱、敏感,覺得自己不受所有人歡迎,與世界格格不入。

像極了《想見你》中的陳韻如。

她說,那時候,她討厭,甚至憎恨自己,迫切地想要改變自己。為了融入群體,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不被孤立,她盡力去討好同學。

不敢穿好看的衣服,怕成為眾矢之的。

不敢跟長得帥的、成績好的男生說話,怕引起同學誤會。

有一次體育打籃球,碰撞之下,同學嫌棄地說她太瘦,撞得胳膊疼,她便開始吃很多很多飯,讓自己變胖……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所幸的是,上大學之後,她慢慢好轉起來。她意識到不應該為了別人委屈自己,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開始做真實的自己。

她對我說:你不會知道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有多爽!

人類所有的心靈之苦,本質上來說就是想得到愛和怕失去愛。

《想見你》劇中黃雨萱對陳韻如說:

你會那麼想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不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有太多期望。

如果一個人的價值感總是來自於別人的評價和肯定, 就會拚命地想要證明自己。即使已經很優秀,也會因為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同而感到挫敗、自卑。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一種是活成滿意的自己。然而,不管你活成什麼樣子,總有人喜歡你或不喜歡你,那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吧。

楊瀾說:“幸福就是要自己認同自己,自己覺得心裡有充實的感覺,有這種自我接納的快樂,我覺得這個才是幸福。”

04

在《被討厭的勇氣》中看過一段話: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原生家庭只是你的背景,你依然可以選擇做自己。

孫儷和鄧超的婚姻堪稱影視圈的典範。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孫儷12歲時父母離異,和媽媽一起艱難生活,對父親滿腔怨恨。而鄧超也是來自重組的家庭。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孫儷自己也沒有信心。

當看到在媒體採訪中,父親對自己的歉意和維護,她失聲痛哭,主動和父親達成和解:

我的成長他沒能全程參與,但不代表他忘記了愛我,父愛從未離開。

她接受自己原生家庭,開始理解父母,尊重他們的選擇,把父母婚姻與對她的關愛區分開來。認同自己,放下對原生家庭的恨,孫儷才更好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想見你》:童年的傷成長的痛,每個人內心都曾住著一個陳韻如

看過一句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裂痕,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打開心靈那扇窗,晾曬一下潮溼的心情,讓溫暖的陽光照射進來,你將會走出連陰的雨季。

請相信,在你目力所不能及的地方,總有一個人“想見你”。

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寧靜致遠,情感原創作者,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點擊關注,一起聊人間百態,敲心靈之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