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五個兩千石的大官,石奮逆襲的訣竅,正是心學的理念

石奮,說起此人,也稱得上是一位傳奇。他不通文學,卻能位列九卿;身居高位,卻一直謹慎行事,教子有方。

一門五個兩千石的大官,石奮逆襲的訣竅,正是心學的理念

他十多歲的年紀,開始跟著劉邦打天下,深受劉邦賞識的一點,便是待人接物十分恭敬。之後,他的姐姐被劉邦納為妃子,因此,劉邦格外開恩,允許他全家搬遷到長安城內居住。

文帝當權期間,又接到了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成為太子太傅。景帝即位之後,位列九卿,但也遭到了皇帝的忌憚,所以降職成為諸侯的丞相。

一門五個兩千石的大官,石奮逆襲的訣竅,正是心學的理念

石奮和他的四個兒子,都是兩千石的大官,這樣的榮耀,羨煞旁人。放到當今,想象一下,一位老爺子帶著四個孩子,老爺子名下有五套房,更厲害的是,他的每個孩子名下都有五套房。想到這種畫面,旁人羨慕的同時,肯定也會有嫉妒在裡面。但石奮的高明之處就在這個地方,他讓人嫉妒不起來。

一門五個兩千石的大官,石奮逆襲的訣竅,正是心學的理念

石奮做人做事,不出風頭,恭敬異常。他的姐姐是劉邦的妃子,如果換做旁人,肯定早已經飛揚跋扈,橫行街頭了,但石奮的行事作風,是怎麼樣的呢?

退休之後,每年朝見皇帝,經過皇宮門樓時,趕緊下車步行,看到皇帝的車駕,一定要用手扶在車駕的扶手上,表示敬意。有人會說這些都是表面文章,那再看看他面對子孫的拜見。即便子孫都是官吏,回家拜見他,也只是晚輩想要親近一下長輩,但石奮都會穿著朝服見面,也不直呼其名,而是官員之間的禮節。

一門五個兩千石的大官,石奮逆襲的訣竅,正是心學的理念

如果做為他的子孫,你最應該祈禱的是不要犯錯。犯錯之後,石奮直接給你來冷暴力,不說話,不吃飯,就那麼直勾勾地坐著。非得等旁邊兄弟幾個,你一言我一語的把你數落個沒完,自己痛哭流涕地光著膀子,揹著荊條,認錯請罪,才肯罷休。

《中庸》有言: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一門五個兩千石的大官,石奮逆襲的訣竅,正是心學的理念

石奮面對皇帝的賜食,這個賞賜,是送到家裡來的, 並沒有當著皇帝的面,但他依然跪下拜伏在地上吃,跟皇帝就在面前似的。如此做法,確實對得起“慎獨”二字了。

石奮的種種行為表現,可以看得出他並不是一個粗人。據記載是不通文學,未必真不懂。他比那些飽讀詩書,玩弄聰明伎倆的人,都要聰明,可說是大智若愚。

一門五個兩千石的大官,石奮逆襲的訣竅,正是心學的理念

他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爭功搶利,而是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上下功夫。身居高位,他沒有像常人那樣浮誇,而且嚴厲要求子孫的行為。這更加說明,他也懂得月盈則虧的道理,如果不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嚴加約束,那他石氏一門,必定不得善終。

一門五個兩千石的大官,石奮逆襲的訣竅,正是心學的理念

他的做法,可謂是證實了明朝王陽明的心學。心即是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一切都是向內求取的,內心完善,人生才會向石奮那樣開掛,一門五個兩千石。

生活中,那些鬱郁不得志的,比如找不到工作的,或者賺不到錢的,如果沒有貴人,那就靜下心來,讀兩本書,或許能看到你以前看不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