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一次疫情,打破了家庭教育的舒適區。疫情讓家長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也讓家長們的焦慮愈發嚴重:孩子玩手機、打遊戲、作息不規律,讓家長陷入抓狂境地;孩子寫作業不認真,聽網課走神,眼瞅著功課越落越多,又讓家長憂心忡忡,焦慮不已。持久居家學習帶來的情緒煩躁、溝通不暢,網上學習的動力不足需要怎麼來解決呢?

1.轉變理念。作為家長好習慣成就好人生,這是對於我們每個家長的成長需求,只有我們把這個理念銘記於心,才會真的用心做事,用行動成就每個孩子的成長。

2.以身示範。鏡像神經元是人身體一種神經元,當一個人做某項動作時,他們會觀察別人做同樣的動作,這些神經元對別人的行為作出反應,就像你自己在做一樣。這種反應不限於視覺。當一個人知道或聽到別人做類似的動作時,鏡像神經元也會發出提示,去幻想同樣的行為。而這種模仿有時候是潛意識進行的。所以父母要做孩子的鏡像,孩子也是父母的鏡像。

3.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從心智化角度促進孩子的成長,為什麼要用這個行為來呈現?我們對於孩子的行為的接納和認可支持都會成就孩子的習慣養成,孩子現在的習慣始作俑者是我們的家長。

4.覺察自己的言行後的效果是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如果不是需要反思:針對每個孩子的行為我們不接納的時候,都會去改變孩子的行為,為了達成解決之道,就會放大孩子的行為或者泛化孩子的行為,讓我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去改變孩子的行為,適得其反,破壞了關係激化了矛盾;當父母處於失控的恐懼時,反而想各種辦法再去控制孩子,這樣孩子更加“叛逆”,形成惡性循環。

5.邊界要清楚,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當孩子的行為習慣出現的那一刻,我們是做老師還是家長呢?做老師就要去改變孩子,做媽媽就要處理彼此的關係?此刻的身份定位至關重要的?我們是要孩子快樂還是自己舒服呢?

6.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規則意識。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與孩子一起協商定好規則,共同來執行規則,讓後讓孩子去適應這樣的一種方式。規則定在先,規則包括對結果的獎懲。如果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了,父母要鼓勵孩子自我管理,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