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人圍觀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看看“育兒邪教”如何騙人!

近日,一則新聞令人痛心:一名新手媽媽在微信群中諮詢,自己3個月大的孩子在趴睡的過程中大哭,是不是應該幫她翻過來?在群友的鼓勵下,這名媽媽壓抑了自己的本性,相信了群友說的孩子正在學習趴睡。也相信了培訓老師所說的,不要理會孩子的哭聲。

一個多小時後,這名媽媽叫孩子起床吃奶,才發現孩子的嘴唇發紫,“我女兒流鼻血,全身沒力了,她真的悶到了,沒呼吸了。”後來孩子被送往醫院搶救,然而悲劇還是發生,這名女嬰不幸身亡。


心理|125人圍觀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看看“育兒邪教”如何騙人!

哭聲免疫法是什麼?“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打著培養延遲滿足的招牌,某些機構將這種思想包裝成一套完整的睡眠訓練法,宣傳這些方法可以訓練出一個讓父母省心、不哭的孩子。

這一套訓練法的核心,源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心理學界流行的行為主義思想。將子女的養育等同於訓練寵物,拋棄一切情感,也不考慮兒童的發展規律,機械式地建立條件反射。這種思想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被拋棄,但現在仍被一些機構大肆宣揚。

不僅普通人會受騙,演員馬伊琍也曾相信過哭聲免疫訓練,之後反思,非常後悔。

心理|125人圍觀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看看“育兒邪教”如何騙人!

睡眠訓練、哭泣免疫法,這些在醫學界、心理學界廣為人知的騙局,為什麼能騙到這麼多的父母?

1. 直擊用戶痛點:育兒也有“科學”捷徑

每個新生兒都是難以應付的,父母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往往也是身心俱疲。面對社交網絡、各類微信社群中紛繁複雜的育兒偏方:如何激發孩子的潛能,開發未被使用的97%大腦……家長往往難辨真假。這些似是而非的理念,大多都有著同一個核心:讓家長省心。

新聞中的新手媽媽,參加了一個付費的所謂睡眠引導群。在這位媽媽聽到孩子大哭,不知所措地向群裡的老師和群友求助時,有位群友說到,“恭喜你解鎖了,之後可以自由地刷劇了”。

培養不哭的孩子,看似違揹人性,實際上是照顧了家長脆弱的神經。

心理|125人圍觀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看看“育兒邪教”如何騙人!

之前有一位家長向我諮詢,指紋算命靠不靠譜?說是在網上把孩子的指紋寄過去,對方可以利用先進的儀器,分析出孩子指紋中的化學成分和紋理結構,找到孩子的天賦。對方聲稱,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大腦也是不同的,指紋和大腦之間具有獨一無二的映射關係,因此,可以從指紋讀出大腦的擅長和不擅長處理的信息。

我非常能夠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情。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能夠做的事情有這麼多,如何找到孩子的天賦?又不可能一個個試過去,既然能用指紋預測,為何不試試呢?

對於模稜兩可的信息,家長們不要輕易迷信。這些育兒機構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對家長們精準狙擊。要知道,科學的育兒法,不可能讓家長從孩子的成長中順利缺席。

心理|125人圍觀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看看“育兒邪教”如何騙人!


2. 確認偏誤:“都花了錢了,你還能不信我說的嗎?”

10個小時不知所謂的課程,可以賣到7000元。這些售賣育兒經的公眾號、自媒體早已經篤定了那些來上課的家長,不會去檢索網上的消息。所以,他們才敢肆無忌憚地鼓吹早已被科學界證偽甚至批判的育兒方法。他們可能不懂育兒,但他們一定花費了大把的時間研究用戶心理。

確認偏誤,指人們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觀點時,會傾向於選擇能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比如,人們會對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更加關注、多看兩眼,或者把新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觀點的方向解釋。

生活中,確認偏誤的例子比比皆是。小到家庭群裡的養生消息:你相信了“每天早上喝粥,輕鬆活到九十九”,就覺得“張文宏醫生建議孩子早上喝牛奶”是胡扯,甚至可能覺得張文宏不愛國,鼓吹西式生活方式,崇洋媚外。大到對於全球變暖的態度:你覺得是人為破壞,導致地球環境惡化;還是氣候自身的變化規律,變暖也沒這麼可怕?無論你站在哪一方,都會認為對方舉出的例子是在胡扯。

行騙本身是吃準了這群人。比如詐騙短信。相信你也收到過各種各樣的詐騙短信,我喜歡這條:


心理|125人圍觀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看看“育兒邪教”如何騙人!

你可能會驚訝,為什麼這種假到不能再假的消息會有人上當。其實,騙子是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法篩選出目標用戶。連這條短信都相信的人,後面再說什麼他都可能會信。

那些育兒課程的目標用戶,也會覺得這麼貴的課,總有一些先進的科學理論、育兒知識支撐吧。殊不知,社會上就是有人打著“科學”的旗號招搖撞騙,走著科學的路,讓那些真正的科學知識無路可走。

心理|125人圍觀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看看“育兒邪教”如何騙人!

3. 誘導情緒:你的焦慮,矇蔽了你的雙眼

之前,網上有個帖子十分流行。有人問“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是不是不太夠?答:在美國是夠了,在海淀肯定不夠。”我當時以為是個段子,諮詢了海淀的父母,他們告訴我,詞彙量1500確實不算高。

談到育兒教育,很多家長都非常焦慮。近幾年,一些早教機構鼓吹“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抓準了家長的情緒。他們今天告訴你,學了某某課程,孩子可以領先同齡人50%,明天告訴你,讀了這本書,甩開同齡人幾條街。還拿出某某明星的案例,告訴你這是屬於富人和名人的家庭教育法。


心理|125人圍觀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看看“育兒邪教”如何騙人!

這時,原本不焦慮的家長,恐怕都要被他們忽悠瘸了。

這麼多書要讀,看不完怎麼辦?2019年年末,“量子波動速讀法”應運而生。某機構宣稱,學了這個課,1-5分鐘就能看完一本10萬字的書,還能複述出來。面對高達幾萬元的學費,家長們絲毫沒有猶豫。辦機構的人知道,花錢是緩解焦慮的最好方法,花得越多,就越能緩解焦慮。

家長們,請一定冷靜下來:咱們自己的孩子幾斤幾兩,是不是天才,咱們自己不知道嗎?不要被焦慮的情緒所迷惑,更不要折騰孩子。當家長們忙著帶孩子奔波於各種才藝班和檢測時,請一定記得停下腳步想一想:這真的對孩子有益嗎?

4. 寫在最後

心理|125人圍觀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看看“育兒邪教”如何騙人!

最近幾年,隨著向我諮詢的父母越來越多,我也更加能體會到家長患得患失的心情。教育的本質,其實是家長的修行。只有家長不焦慮,不偏聽偏信,在育兒的道路上快速試誤,及時止損,孩子才能快樂地成長。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是家長用愛澆灌的。

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和成長速度,網絡上一些所謂的“育兒專家”只是因為自己生了孩子,就敢開班授課,用張三李四式的育兒經驗,用沒有經過研究證實的偏方式育兒,哄騙家長。知識爆炸的時代,去偽存真就成了一種技能。

真心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擦亮雙眼,不要迷信這些偏方,要掌握育兒的基本法,與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拿不準的時候,請一定先冷靜思考,諮詢一下身邊靠譜的人,不要被一時的衝動迷惑。

有時候,付費的知識不過是迎合用戶需求製作的產品。

願你依然愛這個世界!



此文為Kris心理時間原創,如需轉載請私信獲得授權。

Kris,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專業的解讀與分析,用心理學知識指導育兒與職場,講心理,我是認真的。

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贊、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