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發現盧鶴紱在坪石授課的古廟遺址

來源:華南教育歷史坪石研學基地工作專班


  盧鶴紱《往事回憶》提及:“中山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在一座供奉馬援的古廟中。在這裡我給四年級男女學生六人講授了理論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學、近代物理等課……”

  按照此線索,4月21日,華南教育歷史坪石研學基地工作專班人員一行深入韶關市樂昌市坪石鎮,尋找“中國核能之父”盧鶴紱在坪石授課的點滴。

尋找發現盧鶴紱在坪石授課的古廟遺址

圖為胡世華與核物理學家盧鶴紱合影(施瑛提供)。

  據知情人透露,塘口村是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舊址所在地,村裡曾有灘頭廟、羅家廟、田心廟、經堂廟等,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師生曾在這裡上課,但這些廟均於20世紀50年代被拆毀。經實地調查,發現灘頭廟、田心廟、經堂廟還能隱約見到小部分牆基石。村裡人又將灘頭廟稱之為將軍廟(馬援廟),故推測盧鶴紱授課就在灘頭廟。

尋找發現盧鶴紱在坪石授課的古廟遺址

圖為灘頭廟遺址。

尋找發現盧鶴紱在坪石授課的古廟遺址

圖為田心廟遺址。

尋找發現盧鶴紱在坪石授課的古廟遺址

圖為經堂廟遺址的牆基。

  據當地文史專家何昆亮老師介紹,在塘口村上游20裡處有一座龍虎祠,也被當地人稱為將軍廟(又稱馬援廟)。 坪石一帶舊時的廟,建築風格大致相似。從這座將軍廟或許可以看到灘頭廟的影子。

尋找發現盧鶴紱在坪石授課的古廟遺址

圖為龍虎祠(又被稱為將軍廟、馬援廟)。

  補註:

  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興平 )人。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官至伏波將軍,封新息侯,世稱“馬伏波”。

  以下引自維基百科“馬援銅柱”詞條:

  馬援銅柱,指的是公元43年馬援平定嶺南之後,在交趾設立的銅柱。

  馬援銅柱的記載始見於晉代的《廣州記》。公元43年,馬援平定了二征夫人的叛亂,追擊其餘黨都羊至具豐縣。都羊投降,馬援樹立了兩個銅柱,以標示漢朝國界的最南端。

  相傳,馬援為防止交趾人再次反叛並摧毀銅柱,在豎立銅柱的時候,對天祈禱:“銅柱斷,交趾滅。”此後的交趾人害怕銅柱折斷,便再其下填埋石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兩座丘陵。

  在越南脫離南漢獨立之後,馬援銅柱從史書記載中逐漸消失。

  馬援銅柱現已不存,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稱其在象林縣的南部,而黎崱的《安南志略》則稱在欽州古洞上,《大越史記全書》沿用了欽州古洞說。《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則稱其在富安省境內。但阮朝高春育編纂的《大南輿志要編》中記載,富安省境內根本沒有銅柱的遺蹟,因此他認為馬援豎立銅柱不是史實。而越南歷史學家陶維英則認為位於今日乂安省的城山。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自南粵古驛道網,歡迎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