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脫貧增收是我的心願”——記沅陵縣涼水井鎮六都坪村聯合黨支部書記譚愛兵

紅網時刻

通訊員 蘇春生 瞿雲 沅陵報道

“譚書記,你又來我家走訪了,我真是有福啊。”“黃大姐,這是我應該做的,您要注意身體,有什麼困難隨時打我手機。”

4月10日,譚愛兵和駐村工作隊員剛走進涼水井鎮六都坪村黃家坪組,村民黃五爾就高興地和他打起了招呼。

“村民脫貧增收是我的心願”——記沅陵縣涼水井鎮六都坪村聯合黨支部書記譚愛兵

譚愛兵(中)看望貧困戶。

譚愛兵是縣人大機關的一名普通幹部,2019年4月被派駐到涼水井鎮六都坪村擔任駐村聯合黨支部書記。

而黃大姐則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黃五爾, 黃五爾今年70有餘,老伴去世,兒子意外身亡,兒媳離家出走,只剩下8歲的孫子和她相依為命,當了解到她家孫子戶口沒有上,沒有學籍,加上家裡困難,也沒有錢上學,譚愛兵不僅幫她孫子及時辦好了的上戶手續,還幫助在張家灘九校落實了學籍,同時還經常給他家送米、油、肉、棉被、衣服和學習用品等,一年來到她家裡走訪看望十多次。2019年幫助她家申請低保,今年又為她家實行危房改造,目前60平方米新建房已開工,現在她見人都要講,共產黨好,譚書記比她親人還親。

六都坪村地處涼水井鎮東南部,由原六都坪和瞿家兩村合併,屬深度貧困村,全村9個村民小組484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9戶、437人。譚書記駐村以來,他不負組織重託和群眾期盼,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到2019年底,實現115戶、429人脫貧,整村順利出列。

一年多來,譚書記在縣人大常委會後盾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和中核二七二鈾業有限公司派出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村支兩委、結對幫扶幹部一道,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為村裡謀發展、解難題、惠民生。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世雄也多次深入該村,現場檢查和指該村的扶貧幫困工作,先後為全村修通了20公里水泥路,實施9個組8900米的入戶便道硬化,實現組組通水泥公路,戶戶通水泥便道,確保群眾出行更方便;多方籌措資金三百多萬元建好了黃家坪、馬蹄坳、西毛塔、下毛塔等4座過溪滾水壩,解決5個組漲水不能過溪難題。安裝了150盛太陽能路燈,修建了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後盾單位籌集30萬元,配齊配全辦公桌椅、電腦、文體器材等,方便了群眾辦事。

“村民脫貧增收就是我最大的心願”,這是譚愛兵常說的一句話,譚愛兵帶領全村村民,在補齊該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的同時,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發展特色蔬菜產業。引導成立了同星蔬菜種植合作社,發展大棚蔬菜18畝、高筍54畝;引導成立西毛塔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高產辣椒12畝,2019年銷售鮮辣椒3萬多斤,貧困村增收近10萬元。

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引導成立西毛塔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年出欄山羊400多隻。

依託中蜂養殖大戶成立了蜜源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2019年初,村集體入股中蜂120箱,由向仁龍大戶集中養殖,收益按4/6分紅,通過近一年時間,到年底中蜂養殖已達到了300多箱,全村119戶入股貧困戶戶均分紅增收105元。

同時,大力扶持東毛塔組和杜家組的瞿繼仁、李雲觀、黃謝老等5戶貧困戶養殖山雞6萬羽,扶持下毛塔組李全國、李泉水養殖山羊400多隻,2019年實現全村貧困戶分紅達13.4萬元。

以融資分紅形式發展飛地經濟,2019年,該村籌資100萬元投入當地蛋雞養殖產業和特色果蔬種植產業,年分紅達10萬元,不僅保證了貧困村民脫貧致富,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村民的困難就是譚愛兵時刻的掛念。村裡有了產業,集體有了收入,脫了貧摘了帽,村民能在家門口上班掙錢了,村裡“大頭”事項落地見效後,譚愛兵就著手幫助貧困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

在日常幫扶工作中,譚愛兵把群眾當家人和親人對待,杜家組貧困戶黃初家結婚10年,因沒有辦理結婚證,妻子、女兒一直沒能上戶口,不能購買農舍,女兒也沒有學籍,譚愛兵在走訪瞭解情況後,到縣公安局戶政大隊幫助落實其妻女戶口問題,同時幫助其女兒到張家灘九校落實學籍,帶領夫妻二人在民政局補辦了結婚證,並根據實際情況,為他家落實了貧困幫扶措施,讓他們一家感受到“陽光下的溫暖。”

在開展駐村工作中,譚愛兵注重把握好角色定位,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同時,團結班子,凝聚戰鬥力,指導村裡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落實上級黨委、政府關於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他還通過微服務,共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困難94個,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他帶領村班子全時輪崗值班,籌備防控物資。同時,走商場進超市推銷農產品,解決了村裡大棚蔬菜、山雞和蛋“賣難”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