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中年,就已經開始同情嶽不群,危機來得太早

華山派著名董事長嶽不群先生,登場時年近60,氣功修養極高,平時保養得也不錯,被人調侃越活越年輕。作為一個成功人士,他有一位40出頭,武能出廳堂,文能喊師兄的好老婆;他有一個崇拜自己,武功不錯的女兒,相比之下大多同行競爭對手都絕了後,青城派餘滄海家的孩子要麼被人踢屁股,要麼被人捅,也只有日月神教任我行家能比較一二;他還有一個徒弟,在年輕一代中是當之無愧的翹楚。不過這個徒弟天賦好,運氣好,長得帥,因此嶽不群羨慕得緊!

還沒到中年,就已經開始同情嶽不群,危機來得太早

嶽不群這個董事長不是創業來的,也不是當富二代接下來的,而是作為前代董事長手下的忠心弟子,被傳承得來的。前代董事長算是華山派氣宗的中興之主,不止武功高強,更把企業內部的矛盾一掃而空。這樣一個曾今的武林巨頭華山派,傳到嶽不群手上時,雖然企業實力大減,但好歹運轉正常,盈利無憂。

嶽不群自知天賦不足,苦練紫霞神功幾十年,到《笑傲江湖》開場時內功已有一定火候,與人交手劍術上討不到便宜,但一拼內力便能取勝,可以說實力還是有的。但這種實力完全是苦工,既無奇遇也無創新,嶽不群是個聰明人,懂得藏拙於巧,對外只跟弱於自己的動手,對內大講仁義道德施行儒治,江湖人稱“君子劍”。但這是一徹頭徹尾的“偽君子”,小時候看見他就煩,沒想到30歲未到的我,去看了一遍新修版《笑傲江湖》小說之後,有很多不一樣的看法。

其實,嶽不群這就是所謂的“中年焦慮”!以往的人到中年,是上有老下有小,事業遇到瓶頸,感情失去甜美,

嶽不群雖然是個快60的人了,但他的表現非常滿足這種症狀。華山派的情況就跟大多數家庭一樣,毫無抗風險能力,儘管江湖上都說華山派是二人門派,掌門婦人“華山玉女”備受推崇,但其實她基本幫不上什麼忙。記得在破廟之戰中,嶽不群一個打一堆,如果不是無人相助,他也不至於被人制住。

華山派的弱小不是他嶽不群的責任,華山派遇到埋伏不敵對手,也不是嶽不群的錯誤。但他是掌門,是所有人的指望,我相信那個江湖裡,再沒有第二個人會像他自己一樣,痛恨自己的無能。這並不是權利金錢這種低級的誘惑在驅使嶽不群,這是華山派上下20幾條人命的負擔,是華山派的傳承責任之中擔。

還沒到中年,就已經開始同情嶽不群,危機來得太早

如果你是嶽不群,當你看令狐沖身負神功,卻沒有拿出來振興門派,你全家老小,門派上下生死一線,你會表現得比嶽不群更正常,更穩定,更平和?世界上也許有這樣的聖人,但更多的是斥責嶽不群,並且自己遇到相同情況時別無二致的“偽君子”和“鍵盤俠”!

正常來說,嶽不群如果是為了變強不擇手段的人,那麼在令狐沖明顯有問題的情況下,五霸崗之後,嶽不群就不會單方面公開驅逐令狐沖,而是把他關起來,或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套出武功。然而劇情裡你也看到了,嶽不群並沒有這樣做!

如果令狐沖沒有再次追趕過來,他們兩人便不會再有交集。嶽不群嫉妒令狐沖,以至於把他趕出華山派,這是很小的一方面原因,客觀地講,《笑傲江湖》開場的劇情,便是衡山派劉振風被嵩山派抓住把柄,借題發揮大開殺戒,令狐沖在五霸崗之後,當然也給了嵩山派這樣的藉口。

如果到時候,嵩山派上華山要人,嶽不群應該如何?學莫大縮頭,還是像在劉振風處那時說的,由他“嶽兄”代為出手?嶽不群從頭到尾都在跟令狐沖說,不可結交奸邪,但是真的看到令狐沖發展到這一步時,他沒有選擇親手殺了,而是為了保全門派,選擇趕走他。可能在嶽不群看來,一個江湖散人的令狐沖,嵩山派也不會再去動手。這種無奈與氣憤的情況下,你是嶽不群,你會處理得更好?

還沒到中年,就已經開始同情嶽不群,危機來得太早

從這個角度來說,嶽不群很有可能不沒有從頭到尾都圖謀林家的劍法,只不過一路被林平之帶到了福建,最終在絕對的誘惑之下,臨時起意而已。甯中則曾說,令狐沖被帶回來治傷時,懷中袈裟還在,第二次進去就沒有了,因此是看出劍譜被嶽不群拿走,這也再次說明嶽不群沒有提前計劃圖謀,否則在林家祖屋外就應該把劍譜拿走!

我曾經分析過,嶽不群、林平之為什麼最後都會恨令狐沖,這裡再簡單說一下。這個情況看似很畸形,但其實很寫實。嶽不群和林平之,一個被嵩山派虎視眈眈,另一個身負血海深仇,當他們隨著劇情發展,都知道了令狐沖有絕世武功,甚至強於辟邪劍譜。

這跟你家有人生病送去急救,ICU,錢花花的燒,燒到你借錢治病,突然發現家裡直系親屬有100萬的理財……我保證你會跟嶽不群與林平之一樣,不恨病毒恨親屬!

這就是人到中年不如狗,生活的重壓不就為了維持家庭嗎?但家庭有幾個真情?有悲觀主義者說過,別秀你的親情,那是你家裡沒運到過事!

還沒到中年,就已經開始同情嶽不群,危機來得太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