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外贸企业入驻跨境电商要怎么做?

迈咚咚


第一,给自己的产品做个体检,看看以前都卖给了谁?也就是你要再深入了解你产品的市场到底在哪里,原来都是卖给了经销商,那么经销商把产品卖给了谁,这个一定要知道。

第二,选择跨境平台。也不是越大越好,当然更不是越新越好,是要找到覆盖市场,覆盖人群,用户阶层定位与你的产品重叠程度最高的那个平台。

第三,考虑自身的运营能力。是自己做还是找专人做。要做一个多久的规划?投入多少?止损点怎么定?

想好以上这些,就可以大胆去做了,

当然有条件的话还是系统学习一下,毕竟时间成本也是很昂贵的[微笑]


下一个亚马逊毒脚授


2020年跨境电商已成为电商行业的新趋势,国内多家电商并起,如:某宝、某东、某多多,它们之间竞争激烈,使国内电商已经进入了饱和状态,而跨境电商面对全球买家,竞争低的多,要做跨境电商,首先要了解平台,那么跨境电商都有哪些平台呢?

一、亚马逊:卖家少,买家多,竞争低;全球卖家流量最大、平均客单价最高;注册没有押金,商品审核快;强大的物流体系FBA,全球149个运营中心,能快速将商品配送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手中;客户群庞大,且客户对价格并不敏感,所以产品利润率有所保证,利润50%+;平台对于上架新品会扶持一定的流量。

二、ebay:平台规则偏向买家,遇到投诉很麻烦,店铺封掉是常有的事情。开店门槛低,但需要的东西和手续比较多;上架产品需要收费; 前期产品不能超过10个,审核周期较长,出单周期长,需要积累信誉。

三、速卖通:国际版拼多多,利润偏低,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俄罗斯 巴西等)

四、wish:只能在移动端上卖货,更偏向于买家,如果出现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卖家,利润低 、退款高.

五、虾皮:针对的是东南亚市场 消费水平偏低 利润比较低,而且做虾皮 自己没有工厂 在价格上 也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优势 发展中国家一般更在乎价格这块 都是低价走单为主。


明日没有雨


短期自运营,中期做平台,长期联合战略合作伙伴。

短期来看,跨境电商短期内存在渠道的流量红利、竞争不充分,特别是本次疫情将进一步推动电商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外贸企业自运营尚有可为。

但是,中期来看,限于企业“以生产制造水平为核心竞争力“的基因,在营销、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在企业治理层面缺少“以营销、品牌为核心”的制度建设,以及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的限制,短期内依靠供应链优势形成的跨境电商业务,必将难以持续高速扩张。所以,中期更适合打造一个跨境电商业务的“创业平台”,支持企业内外的人员创业,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跨境电商生态圈”,丰富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区域、平台。

长期来看,制造商还是应回归其价值本质。培养、联合、支持专门、专业的跨境电商运营企业,共同开发海外市场、打造国际化品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依靠供应链优势,通过资本输出,同样可以占有与能力相适应的渠道、品牌资源。

道路有千条,但能够完成惊险一跳,成功转型的企业历来罕见。所以,奉劝已经有成功经验的外贸生产型企业,可以利用跨境电商红利升级、发展,但切莫被短期利益诱惑,反而丢弃了吃饭的“家伙”——可以收养一堆干儿子去打仗,何必冒险让亲儿子弃文习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