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及的策略是朱允炆削藩失败的根本原因


愚不可及的策略是朱允炆削藩失败的根本原因

诸侯王就地做大,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稳固,对于任何中央朝廷来说,削藩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但这个事很棘手,是很难办的事,操之过急很容易适得其反,朱允炆削藩就是一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时年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即位仅仅几个月,建文帝就开始考虑削藩以增强自己的权力。

据《明史·高巍列传》记载:当时的主政者都在议论削夺藩王,唯独高巍和御史大夫韩郁先后请求对藩王施加恩德。高巍说:

"高皇帝分封诸王,此之古制。既皆过当,诸王又率多骄逸不法,违犯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削之,则伤亲亲之恩。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就是说,分封诸王是自古以来的制度,不削藩朝廷纲纪就难以确立,削藩就伤了亲情。贾谊说:“要想天下久安,不如广泛建立诸侯而削弱他们的实力”。现在削藩不能采取晁错削地夺权的谋略,而是应当效仿主父偃的推恩政策。在北面的藩王,子弟分封到南方;在南面的藩王,子弟分封在北方。如此以来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

在豹眼看来,这是很高明、正确的策略,但没有被建文帝采纳。

建文帝太年轻,毫无治国理政的经验,书生气十足而且温文尔雅。他所重用的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虽是大儒却也是书呆子,既缺乏从政经验,又没有执政能力,只会纸上谈兵。

但这帮子人在削藩这事上却毫不心慈手软,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势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专找软柿子下手,很快就得到了一些成效。

据史料记载:

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另外四个王子也垮了下来: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齐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年)。在一年之内,五个举足轻重的藩王就被废掉,燕王朱棣就成为下一个目标。

朝廷承认朱棣是个狠角色,是最棘手的藩王,在行动上非常小心谨慎。这恰恰给燕王留出了集结部队和准备的时间。

朱棣以靖难之名,与建文帝展开了对战,最终攻破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燕王取而代之。

从朱棣的首席谋士道衍和尚(后名姚广孝)给他的谋划来看,即便朱允炆不削藩,朱棣也最终会造反。

愚不可及的策略是朱允炆削藩失败的根本原因


但如果朱允炆策略得当,还是具有胜算的。

当初,朱允炆准备对朱棣动手的时候,朱棣还无意立即行事,因为他的三个儿子正在南京作为人质。

在1398年和1399年,燕王朱棣搞了许多鬼把戏,又是装病,又是装疯,请求遣返他的儿子们。直到1399年六月,朱允炆才准许朱棣的儿子们回到燕王身边,到这时燕王才决心用军事行动抗命朝廷。

历史学家把朱允炆这一决定,称之为愚不可及。

从朱棣投鼠忌器、迟迟没有动手来看,如果朱允炆采纳高巍、韩郁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既堵住了朱棣的嘴,又给朱棣造反增加了很多顾虑。如果朱棣要舍弃自己的儿子们,执意造反,那就另当别论。

如果朱允炆采取推恩令,将势力最大的藩王以此削弱,对于势力较小的藩王,寻找不法罪行削藩,双管齐下,或许就能够削藩成功。

本来朱允炆的叔叔们还在,他这个皇位来得就不那么理直气壮。虽说有朱元璋的遗诏,但有儿子却把皇位传给孙子,这似乎不太合套路。这时候,朱允炆却不是施以恩德而急于削藩,更加显得寡情少义。

反之,朱允炆施行推恩令,既符合道义,也顾念亲情,应该能够收买人心。而且使朱棣没有起码的借口,以靖难之名兴师动众。如此一来,随着政权的稳固,或许还有机会除掉朱棣。

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朱允炆远不是朱棣的对手,朱棣有足够的花招对付他。

在豹眼看来,朱允炆削藩的策略是错误的,但采纳高巍的建议未必一定成功,起码存在希望。

这纯粹是事后诸葛,说了跟没说一样,但起码是说了,即便采纳高巍建议一定成功,对于朱允炆来说,也一样毫无意义啦。

愚不可及的策略是朱允炆削藩失败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