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文帝为何会在靖难之役中失败?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龙御归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称帝,改元建文。建文帝登基后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

强大的藩王势力越来越威胁自己的皇权。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建文帝在大臣的建议下决定削藩。本来就对建文帝称帝不满的燕王朱棣举起了靖难大旗,与建文帝进行了长达4年的持久战,史称“靖难之役”。在这场斗争中,最终以年轻的建文帝失败而告终,燕王朱棣成功的登上了梦想中的皇帝宝座。

浅析建文帝为何会在靖难之役中失败?

作为天下之主的建文帝为啥会败给只拥有部分封地的燕王朱棣呢?

过重的文人气息

建文帝生长在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中,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不了解战争的复杂多变。加上他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他希望通过说教来缓解社会矛盾。他登基后,立马提高文官在朝堂上的地位并委以重任,如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翰林侍讲方孝孺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 因而建文朝廷又有“秀才朝廷”之称。这些文人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仓促的实行削藩政策,以至于误己误国。而燕王朱棣则不一样,他不仅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而且还经历过洪武朝严苛的政治斗争,朱棣明白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当燕王朱棣举兵“靖难”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准备了。反观建文帝,当他得知燕王起兵的时候,他还天天与儒臣方孝孺讨论法度,一点也不忧心北方的战事。建文帝的文人柔弱遇上朱棣的强大霸气, 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能臣悍将的匮乏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明朝建立后不久,就想办法处死了那群一起跟随他建立大明的开国元勋。导致建文帝登基后

内无出谋划策之臣, 外无能征善战之将, 人才匮乏成为建文帝失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确保自家的政治地位,屡兴大狱, 滥杀功臣。他制造了明初四大案 “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和“郭淮案”,前前后后杀了数十万人。其他功臣也未能幸免,如朱亮祖、周德兴、徐达等。到了建文帝登基的时候,功臣几乎被屠戮殆尽,当战争开始的时候,建文帝只能派年逾古稀的长兴侯耿炳文出征,受命于危难之间的长兴侯耿炳文终因老朽而不堪一击。而朱棣从小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既锻炼了他的胆识,又在身边聚集了一批忠臣良将,而朱棣手段高明,牢牢笼络住这些部下,终于在靖难之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建文帝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浅析建文帝为何会在靖难之役中失败?

性格的宽厚仁慈

建文帝“颖慧好学, 性至孝”, “天资仁厚” “性聪颖, 善读书, 然仁柔少断”。建文帝生于安乐之中,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残酷,从小到到一直与诗书为伴,接受儒家的思想教育,性格仁厚, 这使得建文帝在与燕王朱棣的斗争中缺乏果断和沉稳, 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和指挥作战的能力。早在太祖时期, 他就主张对藩王

<code>“以德怀之, 以礼制之, 不可则削其地, 又不可则废置其人, 又其甚则举兵法之”。/<code>

由此可见,削藩之计实在是其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建文帝优柔寡断、宽厚仁慈的性格可见一斑, 这种性格在他平叛靖难之役中产生了消极影响。

建文三年 (1401年) 二月, 朱棣到京师朝拜时傲慢无礼, “行皇道入, 登陛不拜”。监察御史曾风韶劾奏燕王不敬, 建文帝却说:“至亲勿问。”这种扬他抑己的态度起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消极作用。面对战争, 建文帝下诏说:

<code>“一门之内, 自极兵威, 不仁之极, 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 务休此意, 无使负杀叔父之名。”/<code>

这种妇人之仁决定建文帝必将成为政治败将。战争初期, 建文帝一方军队顽强抵抗,给了燕王朱棣巨大威胁,但建文帝却怕背上杀叔父的恶名,因此下令不允许军队杀死叔父朱棣。这个命令让朱棣多次绝处逢生。

浅析建文帝为何会在靖难之役中失败?

建文二年的白沟河之役、东昌之役

, 建文三年的夹河之役, 朱棣皆幸运逃脱。建文帝的仁心最终将他自己推向深渊。在两军决战的生死关头, “朱棣早已横下一条心, 破釜沉舟, 义无反顾, 而朱允炆则对这次战争进行得漫不经心, 举棋不定”。建文帝在两军对垒时没有表现出决一死战的豪迈, 而是表现出低声下气的宽容,这无疑在士气上输给了对方 , 这是战争的大忌。由此可见, 建文帝缺乏政治家的本色。

用人方针的不当

疑人滥用、用人起疑、能人不用、任人唯亲的用人方针削弱了建文集团的实力, 推动着建文帝一步步走向败亡的境地。

建文帝缺乏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能力。建文帝与李景隆是表兄弟,他开国功臣李文忠之子,朱元璋姐姐的孙子。对“至亲”李景隆,建文帝太过于相信其能力和人品,把集全国之力的征讨燕王朱棣的60万大军全部交给李景隆,希望他一举击败燕王朱棣,但结果却出乎意料,60万大军全军覆没。此后,建文帝失去了主动进攻的优势,而罪魁祸首李景隆却逍遥法外。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力主杀李景隆, 但建文帝念他是至亲, 始终没有杀他。建文帝的软弱却给自己酿成大祸,当朱棣兵临城下的时候,李景隆打开城门,引狼入室, 使朱棣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南京城。

浅析建文帝为何会在靖难之役中失败?

建文四年 (1402年) , 魏国公徐辉祖统率南军阻燕军于灵璧西南, 取得齐眉山大捷, 建文帝却疑忌徐辉祖是朱棣妻弟,将其召回并控制起来。

“徐辉祖等败燕兵于齐眉山, 斩其将李斌, 燕兵惧, 谋北归, 会帝闻讹言, 谓燕兵已北, 召辉祖还, 何福军亦孤”[1]卷四。从此南军统帅无人, 燕军所向无敌。灵璧一战, 南军“败绩”, 从此节节败退, 溃不成军。

削藩策略的失误

面对朱棣的威胁,建文帝表现出紧张急迫的情绪和急于解决的态度, 在策略上显现得急躁冒进, 准备不足。建文帝初即位, 朝政还没有稳定下来, 自己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巩固加强, 就把最主要精力放在削藩上。

在削藩问题上,朝臣持有不同意见, 以户部侍郎卓敬为代表的大臣主张采取汉代推恩令的方法曲线削藩, 以齐泰、黄子澄为首的大臣坚决主张削藩, 但在具体策略上又产生分歧, 黄子澄认为燕王实力强大, 应该先削弱小的周齐诸王, 再及燕王,由弱及强, 而齐泰则主张擒贼先擒王, 只要铲除了燕王, 其他诸王自然也就无力反抗了。可惜的是, 建文帝听取了黄子澄的建议, 结果打草惊蛇, 不仅引起亲王们的人人自危,而且有利于燕王加紧备战,为朱棣叛乱留下了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 等到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的时候, 朱棣已经准备就绪, 时机成熟,迅速扯起靖难大旗。

浅析建文帝为何会在靖难之役中失败?

宦官的不利影响

鉴于历代宦官之祸,明太祖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并铸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于宫中。建文帝对宦官的要求更为严格,他下令各个地方的官员如发现外出宦官有不法之处,当即可以严惩,在皇宫的宦官如若犯错也必严惩不贷。这导致许多犯错的宦官都去投靠燕王朱棣,并且把南京城的军事实力泄露给燕王朱棣,从而加速建文帝的灭亡。


综上种种因素,建文帝最终在靖难之役的权力斗争中输给了朱棣,遗恨金陵。虽然最后建文帝下落不明,但作为政治家, 他终究是败了。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