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妙语连珠,古往今来,望其项背者无数,你能对出几个

“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流传甚广,上至千古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此津津乐道,楹联的巧妙之处在于上下联对仗工整,逻辑严密,构思精巧,平仄朗朗,寓典故,万物,情怀等等于区区几字,其魅力无穷。刘罗锅就是这样一位楹联大家,下面的绝对与君共赏之。

楹联妙语连珠,古往今来,望其项背者无数,你能对出几个

-壹-

醉汉骑驴,步步颠头算酒账

艄公摇橹,深深作揖要船钱

乾隆皇帝尤其喜欢吟诗作对,有一次乾隆下江南私访命刘墉陪同。一天,君臣二人在街头水巷体察民情,远远看见有一醉汉,骑坐在毛驴上颠颠晃晃的样子,乾隆不禁一笑,随口说了一个上联让刘墉来对,上联云:“醉汉骑驴,步步颠头算酒账;”刘墉听后看见一摇橹艄公,立即对道:艄公摇橹,深深作揖要船钱。乾隆听后暗暗赞许。

楹联妙语连珠,古往今来,望其项背者无数,你能对出几个

乾隆上联描写动作,下联对上联进行说明,寥寥几字便把醉汉骑驴的画面勾勒的栩栩如生。刘墉下联同样描写人物动作,下联通过深深作揖表现民生的疾苦,寓情于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贰-

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

有一年,刘墉同乾隆微服私访云州,由于地方偏远,村落与村落之间都相隔得很远,中间连个打尖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君臣二人走了一天又渴又饿,正当饥寒交迫之时,他们发现了一个村子,正赶上一户人家给老人庆寿,刘墉灵机一动说:“皇上,我们也凑个热闹,给老人家送上一份寿礼吧,这样我们就有饭吃了。”乾隆点点头表示同意。这时房主来了,一看他俩穿装打扮不是一般人,便赶紧把他们请到屋里吃饭。席间老寿星说:“今年我已经141岁了,能活到我这个岁数的不多,更是活一天少一天了,我看你们俩都是饱学之人,能不能给我留个纪念。”

楹联妙语连珠,古往今来,望其项背者无数,你能对出几个

刘墉问:“老人家,您想要什么礼物作为纪念呢?”老人说:“我向二位讨个对子吧”,边说边吩咐下人准备纸笔墨砚。乾隆这时来了兴致,略加思考,便提笔写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然后把纸笔交给刘墉,”刘墉接过纸笔马上写出了下联: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

此对乾隆以花甲重逢开头,以增岁二十一结尾,巧妙地写出了老寿星已经是141岁高龄了,刘墉则以古稀开头,以增岁一春秋结尾,也巧妙地写出了老寿星的年龄,而且对仗工整,巧妙至极。

-叁-

沙马趟沙,沙打沙马腿

草驴驮草,草压草驴腰

有一次君臣二人走到一片沙河处,突然狂风大作,旋风卷起漫天黄沙。这时乾隆眼见一匹马跑了过来,又即兴出了个上联:沙马趟沙,沙打沙马腿。因为上联连用四个“沙”字, 刘墉一时语塞,乾隆便得意起来,心想能把天下第一才子难住,看来孤才是天下第一。正在他高兴之时,不料,刘墉看到在小路上一头毛驴正驮着一大捆草正缓缓走来,一下子恍然大悟 ,对云:草驴驮草,草压草驴腰 。对完还回头问乾隆“皇上您觉得我对得怎么样!”

楹联妙语连珠,古往今来,望其项背者无数,你能对出几个

刘墉对这个对子,是不是欲言又止,刚想骂人突然来了头驴给他救了。

-肆-

鹦鹉能歌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有一天乾隆正在御书房与刘墉和几位大臣商议国事,突然书房内的一只鹦鹉说起话来,“万岁,万岁”乾隆大悦,即出一对,云:鹦鹉能歌难似凤。此联一语双关 ,暗含对刘墉的讥笑,意思是文人虽能诗善对但百无一用。刘墉暗想,你敢小瞧与我 ,看我怎么骂你! 于是立刻对道:蜘蛛虽巧不如蚕 。在场的人听后无不拍手叫好!就连乾隆也心服口服地夸赞:“ 妙!刘爱卿确实比寡人高 !”

楹联妙语连珠,古往今来,望其项背者无数,你能对出几个

刘墉的意思暗指乾隆虽然能文,但比起他可差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