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从芯片行业巨头没落,市值蒸发上千亿,到底经历了什么?

10月23日晚,芯片巨头英特尔股价突然暴跌11%,市值蒸发1700多亿,至于英特尔“暴雷”从他这些年创新步伐缓慢,卡在7nm工艺制程多年就已埋下伏笔。

Intel公司从诞生,不断创新成为世界第一

1968年,摩尔和诺伊斯从先从仙童半导体公司推退出之后,与格罗夫一同创办了英特尔公司。

福特尔公司成立,创立之初它的发展方向是存储器。英特尔发明的一款代号3101的新型存储器产品,帮助英特尔在成立的第2年便实现了盈利。

此后由于存储器市场的竞争激烈,英特尔将发展方向转向微处理器,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的工程师伙夫研发出了世界上第1款商用的微处理器4004其奠定了整个it行业的基础。

1978年诞生的I8086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所使用的指令集代码及叫做X86指令集。之后英特尔又相继推出了80286、80386、80486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到了1986年,英特尔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80386系列处理器,好像处理器提升到了32比特,最大可支持4GB内存。

英特尔公司在1999年,市值最高突破了五千亿美元,达到5090亿美元, X 86CPU架构及其生态可谓功不可没。

英特尔从芯片行业巨头没落,市值蒸发上千亿,到底经历了什么?

X86指令集工艺制造的芯片

Tick-Tock模式变成“挤牙膏”

Intel公司从2016年进入14纳米以后,英特尔将Tick-Tock放缓至三年一循环,即增加优化环节,进一步减缓实际更新的速度,使每一个循环变成制程、架构、优化(Tick-Tock-Optimization)。Tick-Tock自此变成了“挤牙膏”。

但是自从2008年推出酷睿I系列以后,一直到2017年,长达9年的时间里更新了7代cpu产品,但是每一代比上代同频提升3%~5%,每次升级CPU的时候,仅仅是CPU的频率,核心线程等稍微增加一点点就定义为新版本的CPU。这种挤牙膏式的创新也让英特尔的创新脚步变得缓慢。正是由于14纳米经常的反复拖延,才导致后来的10纳米,7纳米订单难产。

Tick-Tock是英特尔提出的发展微处理器芯片设计制造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模式。英特尔指出,每一次处理器微架构的更新和每一次芯片制程的更新,它们的时机都应该错开,使微处理器芯片设计制造业务更有效率地发展。“Tick-Tock”的名称源于时钟秒针行走时所发出的声响。该公司指,每一次“Tick”代表着一代微架构的处理器芯片制程的更新,意在处理器性能几近相同的情况下,缩小芯片面积、减小能耗和发热量;而每一次“Tock”代表着在上一次“Tick”的芯片制程的基础上,更新微处理器架构,提升性能。一般一次“Tick-Tock”的周期为两年,“Tick”占一年,“Tock”占一年,即一年更新制程,一年更新架构。

英特尔从芯片行业巨头没落,市值蒸发上千亿,到底经历了什么?

Intel“暴雷”,市值损失1700亿

7nm工艺屡屡受挫,新技术还需要找代工

2020年7月,英特尔官方推出了七纳米芯片技术的发布,同时还透露出计划将7纳米芯片委托给第三方代工厂生产。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所剩无几的IBM巨头,之前向来都是自己设计制造,如今发布自己最新的技术,却还需要找人代工。

三季度财报远低于市场预期,股价缩水上千亿

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英特尔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8.6%至42.8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导致英特尔的股价大幅度下滑是指缩水上千亿。

英特尔从芯片行业巨头没落,市值蒸发上千亿,到底经历了什么?

英特尔股价暴跌

Intel的没落,先后被三星、台积电赶超

固守PC市场,错失手机市场先机

由于Intel一直将自己的主营业务放在电脑端CPU上,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也越来越普及,而PC机电脑的增长乏力,市场对于手机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但是现在的Intel似乎并不像他成立之初那样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没有及时调整生产线转到手机芯片制造上。

三星抓住了智能手机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手机芯片工艺的研发和制造,终于在芯片制造领域赶超了Intel,三星也是目前全球具有成熟5nm芯片工艺制程的2家芯片公司之一。

同为美国技术,台积电更胜三星一筹

虽然三星、台积电的芯片制造设备技术都来源于美国,但是台积电在芯片制造领域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台积电在突破7nm制程之后,紧接着就开始攻克5nm芯片工艺制程,而三星这一次也重蹈英特尔的覆辙,卡在5nm工艺制程上,落后于台积电。

如今,台积电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工厂,2019年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市场占有率达52%,为苹果、高通、华为等公司生产芯片,台积电2019年晶圆出货量达1,010万片12寸晶圆约当量。

据消息称,台积电3nm工厂已竣工,将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小量试产,2022年会大规模量产。


总结

英特尔创立之初的成功正是来源于不断自我挑战,从存储器到微处理,从世界第一台商用微处理器4004到I8086系列,X86指令集系统为英特尔成为世界芯片第一奠定了基础。但是成为行业老大之后的英特尔不思进取,通过“挤牙膏”式创新不断收割着智商税。

当他停下进步的步伐的时候,他不在拥有敏锐的嗅觉和敢于转型挑战自我的勇气,在新的创新竞赛中落于下风,被后来的三星、台积电实力赶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