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中國幾千年,中原政權和外族之間發生過諸多兵事,抵制外敵的防禦重地也隨之而生。在明朝前,河套平原是中原王朝最關注的防禦重地之一。可是明朝後,統治者們往往更加關注燕雲十六州的發展,而河套地區卻漸漸衰弱。

同樣是作為中原政權抵抗外敵入侵的防線,為什麼河套地區和燕雲十六州發展不同?


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上圖_ 秦末漢初河套地區


  • 河套地區和燕雲十六州有許多相同點。

1.都位於重要的地理節點

(1)河套地區

河套地區位於賀蘭山脈之東,呂梁山脈之西,陰山山脈之南,長城之北。《讀史方輿紀要序》評價“河套南望關中,控天下之頭項”。

其主要包括寧夏平原,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等區域。

(2)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別稱山後代縣北十六州,包括幽、薊、瀛、莫、涿、檀等主要以河北、山西區域為主的十六個行政區。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區域往往是區分外族政權和中原政權的分界點。

《五代史》載“及已立晉,又得雁門以北幽州節度管內合一十六州。”可惜燕雲十六州作為一個軍事意義上的整體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就面臨著被割讓的命運。

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上圖_ 燕雲十六州


2.都有重要的軍事防禦地位

(1)河套地區

從秦朝到宋朝,中原王朝的首都定都在咸陽、洛陽、西安、開封等地,這些地方都離河套地區距離不遠,徘徊在河套地區附近的外族政權虎視眈眈。僅西漢一朝,匈奴就已經入侵邊境53次。

為了保衛首都,歷代統治者都很重視河套地區的建設。

比如說《史記·匈奴列傳》載“趙武靈王……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築造長城設置行政區並移民,而漢代統治者則在河套地區設置了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這河套四郡。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序》也有“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的看法。

河套地區,無愧是中原王朝防禦抗擊外敵的重要防線。

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上圖_ 明長城示意圖


(2)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大部分位於長城以南。長城是傳統軍事防禦工程,也是歷代用於抵禦外敵的重要憑藉。

加之燕雲十六州有燕山、太行山兩座天然屏障。

若是長城穩固,燕雲十六州保全,中原王朝就可以得到多重防禦。

宋朝葉隆禮在《契丹國志》中高度評價燕雲十六州的地位:“幽、燕諸州,蓋天造地設以分藩、漢之限,誠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也”。他認為燕雲諸州是外族政權和中原政權之間天造地設的界限,只要守住,中原政權就可以長治久安了。

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上圖_ 黃河流域地圖


3.都有良好的生產發展條件

(1)河套地區

河套地區內的河套平原十分適於發展農業。其地形平坦,沒有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之憂,又毗鄰黃河,有灌溉的便利。所以許多人稱“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河套地區附近的匈奴、西夏等非中原遊牧民族政權,他們知道河套地區的富饒,所以常常入侵邊境,想要佔領河套提高自身生產力。

(2)燕雲十六州

《遼史·食貨志》稱燕雲十六州地區“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薊門為上,地方千里……紅稻青杭,實魚鹽之沃壤”

可見,燕雲十六州中不乏集中的平坦地帶,適宜的氣候,所以可以多方面地發展桑田漁牧,大大發展生產力。

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上圖_ 明朝版圖


  • 河套地區和燕雲十六州有許多不同點

除此之外,河套地區和燕雲十六州還有許多不同點。其中最明顯的不同在於河套地區在明朝遭到忽視而漸漸衰落,而燕雲十六州依舊被明朝重視。這如何體現呢?

《明史》載明成祖認為“天下既定,徒寧王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遂盡割大寧地畀三衛,以償前勞”。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河套地區防禦空虛,蒙古南侵,河套地區也因此遭受戰火蹂躪。

而明朝很重視燕雲十六州。比如說戚繼光在薊縣修建邊牆防禦,築造敵臺制敵,還訓練出一支有素質的軍隊鞏固邊防。明長城的修建,也昭示了統治者保衛燕雲十六州的志向。

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上圖_ 戚繼光(1528年-1588年)


  • 為什麼兩者在明朝的發展不同呢?

(一)政治中心的轉移

唐朝時,中原王朝都城仍是前代最愛的長安。到了宋朝,開封成了都城。明朝時,朱棣將北京定為首都。

這整個是一個政治中心由西向東、由南向北轉移的過程。既然政治中心轉移,那防禦的重點也要隨之改變。

對於關中地區的長安來說,河套地區是防禦的重中之重。

對於北京來說,外族入侵河套地區不過會引起地方動亂,不能直搗首都。但如果燕雲十六州沿線的瓦剌等外族若是入侵那明朝就有危險了。明朝統治者厚燕雲十六州,無可厚非。

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上圖_ 遼 北宋 西夏形勢圖


(二)主要外敵以及邊境人口變化

1.外敵方面

在外敵方面,歷代都有變化,總體趨勢是由西北向東北轉移。

漢朝主要被河套附近的匈奴侵擾,唐朝曾與突厥為敵。這些外族都來自西北,中原王朝一般選擇在河套地區設防。

至於宋朝,則是面臨著党項人的西夏,女真族的金朝,契丹人的遼朝的壓制。這些威脅,覆蓋了中國從西北到東北的地域,是順沿著燕雲十六州出現的。

明朝面臨著“南倭北虜”。其中北虜主要指燕雲十六州外的蒙古韃靼、瓦剌兩部,而東北的女真也暗藏禍心。

隨著歷史發展,主要外敵分佈也從西北轉移到東北,形成一張“威脅網”。河套地區作為集中的一個“點”,已經無法滿足統治者的防禦需要。

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上圖_ 明時期 韃靼 瓦刺 地圖


2.人口變化

秦漢時期,統治者在河套地區設置邊防和郡所,“徙謫戍以充之”來填充人口。在這種條件下,河套得到發展。可以說,從秦漢至唐末,河套地區一直在關中地區的輻射下發展。

到了唐朝末年,河套地區遭受戰爭破壞,人口減少並逐漸脫離唐朝統治。五代時期至明朝前,河套地區都一直由外族政權統治發展。

明朝前期,雖然河套地區迴歸版圖,但人口稀少。明朝中後期後,蒙古猖狂掠奪人口:“其精壯老幼殺死者不預焉。每次搶殺奚啻千百人”,讓河套地區的發展更加不妙。

而燕雲十六州很早就有一定的自然的人口和生產基礎,並不像河套地區需要政府強制遷徙,加之受到首都北京的輻射,發展自然是越來越好。

都是禦敵防線,為何明朝重視燕雲十六州的程度遠大於河套平原

上圖_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 乾隆御製本


(三)明朝消極的邊防政策的影響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如此考慮邊患的:“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他認為邊外之地、人都沒有什麼特別大的佔有價值。邊外之地大多不宜農耕,不符合明朝以農立國的發展方針。邊外之民和中原百姓秉性習俗有明顯差異,難以命令。

所以,基於這些認知,他認為應該堅持“來則御之,去不窮追”這種點到即止的防禦策略。

於是乎後代,尤其是明中後期的統治者為了節省力氣,在防禦方面是隻防自認為的重點,訓練軍隊也不甚上心。河套地區沒有觸及大明心臟地區,不是所謂重點,自然被冷落。


作者: 夏禎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讀史方輿紀要序》、《五代史》、《史記•匈奴列傳》、《契丹國志》、《遼史•食貨志》、《明史》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