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没有起色?关键点与学习的认识


分清楚真正重要的事


有没有那么感动自己的一刻?每天任务不断,埋头苦干,忙到没时间思考,到头来却发现好像没什么收获,有时候自己的努力却不被别人认可,感觉成果很多,但别人却看不到。why?

要知道,10个项目里面,可能只有1个是真正攸关公司生死存亡的;10个任务里,可能只有1个是真正紧迫的;10个决策里,可能只有1个是真正影响全局的——这也就是所谓的80/20定律。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没有起色?关键点与学习的认识


很多时候,项目的成败,跟你付出了多少、做了多少事情,也许没有很直接的关联,而是系于这些「关键节点」上面。这些,才是我们应该花上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去全力攻破的环节,也是真正重要的事。至于其他的事务,放一放,并没有什么大碍。

这是我掉过坑的经验总结,现在,拿到一项任务或paper,不要着急闷头按部就班的去做,把这个任务纳入到整个大的系统里面,思考决定整个项目关键的,这一块任务的关键节点是什么,找到关键节点,这才是你花费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的事情。

不然你很可能抓不到重点,觉得事情一大堆,却无从下手,花费很长时间,做了很多事情,却不是最关键的,而且,你以为的努力和繁琐的事情,却不被认可。其实问题就在你看起来很忙,却没把重要的环节做到很好,而是平均用力。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没有起色?关键点与学习的认识


其实,分清楚真正重要的事情,把它做到极致,比起按部就班完成更多的任务,效果往往要好得多。

要有亮点才行

亮点是什么?就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你的稀缺性,别人想到你是因为你特殊的亮点,也就是你的标签。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没有起色?关键点与学习的认识

简而言之,如果你只顾着动手做事情,是很难有发展的。即使你每天都能按质按量完成任务,那也只能说明两件事:

一是你的能力胜任这个职位;

二是你的工作不够饱和。

结果会被分配更多的任务,直到超出你的能力为止。

这个时候,你就只是一个执行者。就算再杰出,也只是一个更好用、更便宜、更听话的执行者而已。

就算你做完了100件事情,每件都是60分,都比不上你做了一件事情,把它做到90分、100分。

同样,把有限的精力平摊给80%的事务,导致每件事情只能做得平庸,不如集中到那真正重要的20%,并把它们做好,做到极致。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没有起色?关键点与学习的认识


仅仅完成日常事务,是无法获得成长的。别人也记不住你,有时候一个人的光环效应就是靠一件事情,大家都觉得他厉害,在光环效应的加持下,人就有更大的自信心,围绕着相关资源也靠拢过来。有时候你真的分不清资源的聚集是光环效应的加持还是个人能力的哪个占据主导。不然,那么多有资源有经历的人也会被自带高能量的“大师”欺骗。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世界运行中人与人关系的运作底层逻辑是相通的,类似的,在婚恋中,你的亮点是什么?情感除了基本的经济基础或潜在的价值匹配之外,能打动对方的一定是你身上的亮点。或许是温柔,或许干练,或许是责任感。

在生活中和工作中要时刻思考:

  • 什么事情是真正重要、有价值的?
  • 针对这些事情,我可以做些什么?
  • 如何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做出一些突破和亮点?

把有限的精力节省下来,用在刀刃上,用在真正提升自我上,工作前几年琐碎的事情多做一些是为了熟悉,5年后,就要开始抽丝剥茧,做好关键的事情,突出自己的亮点,升职加薪。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自信是怎么来的?前面我们说到,一个人把事情做到优秀,有了光环效应,别人的认可和赞许给你带来了这种自信的情绪体验,而且你会更加坚信有能力完成一些事情。

但是,稳定的自信不是一下子建立,也是刻意练习的努力。长期下来,人就获得了一种自我效能感。而有自我效能感的人会很努力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得到。

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四个步骤:

1.观察---先看他人是怎么做的,吸收相关知识。

2、拆解----把关键点拆解成能够练习的技能。

3、练习-----按照步骤练习,直到掌握关键技巧

4、萃取------把步骤简化到精髓,注入自己的创意。

我信,我能,我要。如果我们做一件事反复遭遇挫折,就会觉得这件事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无论怎么做都是徒劳的。

反复受挫会导致你的自我效能感下降,难以从挫折中恢复过来,也难以继续迎接挑战。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没有起色?关键点与学习的认识


那么,自我效能感缺失导致的心理弹性低该如何克服呢?

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其中一个就是掌控体验。

科学家在动物研究中发现,成功克服压力事件的经历可以让动物的前额叶皮质拥有更好的神经可塑性,帮助动物在未来不可控的压力中更好地应对消极情绪。

让一个人从零开始学习成功管理压力的技巧,然后反复练习这些技巧,并且在不断升级的挑战中得到反馈,直到能充分掌控挑战,这样做可以帮助一个人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

随着你建立起应对压力的信心,你会习惯于把生活中的压力事件看作挑战,这种积极的视角有助于你直面问题,拥有持之以恒的动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也会改变你面对压力时的情绪和生理反应。

提高自己是靠不断学习,那么,如何提高学习的能力?


我们首先搞清楚,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所以学习是两个过程,就是内化和应用。只有内化没有应用的场景,不去应用。这不是一个快速的学习闭环。

此前,我读到《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读书法---便签读书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用3张便签来实现“内化和应用知识”的方法。其过程就是内化和应用。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没有起色?关键点与学习的认识


我们回看上面的“便签法”。在“重述信息”(I便签)这个步骤中,很多人会止步于附会旧知,或者干脆就直接摘抄了原文中的内容。就算你把书里的这一段背下来了,它也不是你自己的。

“重述”的意义在于“理解”,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文中的内容,是很难用自己的话表达的。为了达到“内化与应用”的目的,可以在具体操作时将原文知识总结或加工出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

在“回想经历”(A1便签)这个步骤中,切忌泛泛而谈。没有具体时间、具体事件的都是泛泛而谈。讲的是认知而非具体经验。

为了让这个步骤执行性更强,可以参考这些要素:

1.记录的事件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因为只有经历,才明白其中的细节,才能对读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历you具体场景的联系。

2.叙事体现了起因、经过、结果;原文或AI便签的诸多要素有明确的对应。A1便签最关键的是经由新的知识点刺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思自己的经验,从而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以获得个人成长。

当你规划A2时,先问自己:“这件事对我来说有多重要?”如果在原书中很重要,但是对我自己不重要,不妨到此为止,去看后面的内容吧。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没有起色?关键点与学习的认识


当你真的决定要把书中的知识用在实际中时,先定目标

规划行动必须是自己可以实现的行动,而不是对原文的摘抄,哪怕原书的建议给的非常具体,也不能算成自己的知识。因为每个人的背景和能力以及资源不同,照搬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因为无法根据自己的情况给出结合自己的行动。往往在一个巨大的短板面前就自动放弃。

我们总是习惯于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标过了三分钟热度就再也没碰过。因为这些目标都太远大了,大到你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努力才能完成它。记住,目标是结果。不是过程,我们需要的是执行具体的过程和行为。

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新东西,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会放弃?除了目标过大之外,

我们下意识中会对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成功后所得的收益作一个评估,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对面临的困难的评估,当觉知到的困难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的大脑便会想:既然很大可能最终失败,甚至看不到成功的可能,为什么要白费力气去学一通呢?还不如省省呢。

这是大脑一个聪明的经济决策,去权衡性价比应该是每个经济个体的原则。

但我们有过成功体验的人都知道,现在的知识学习,大多开始时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是达到了之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未知的困难,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体力活动的事情我们可以有一个评估,但是对于学习的事情,我们需要一点点耐心。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没有起色?关键点与学习的认识


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你踏遍互联网,翻了若干教程、网站、书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同时还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该到哪儿最快最有效地找到参考,你还知道了哪些网站是寻找这个领域最有价值信息的地方,你还知道了哪些书是领域内最经典的书,说不定你在到处乱撞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若干意想不到的收益。

生活或工作中,很大程度上你遇到的每个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既然你遇到了某问题,那么很大的可能性你以后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如果选择总是问别人的话,下次你还得继续问别人,每次直接问到问题的答案的同时意味着你永远都要靠别人的大脑来获得答案。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